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分百按父母想法長大的孩子最好騙

[複製鏈接]

258

主題

259

帖子

156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shsrose 發表於 2018-10-29 1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朋友說他準備給孩子換個幼兒園了。這已經是他半年裡第三次要給孩子換幼兒園。第一次他說孩子的外教老師有口音;第二次說幼兒園裡有個孩子一不順心就尖叫,自己孩子現在也變得喜歡尖叫了;這一次他說幼兒園給孩子打小紅花,他很不認同這種教育方式。

我估計,用不了倆月,他還會繼續換幼兒園,可能的原因包括:老師不給孩子喂飯,老師當中挖鼻孔,老師愛吃大蒜,老師不抱他的孩子(說明不愛孩子)或者老師抱了他的孩子(可能性侵孩子)……等等吧,最大的可能性是我說的這些都不對,因為他總能找到令人刮目相看,驚為天人的原因。

而像我朋友這種家長,好像每一所學校的每一個班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其實我特別理解這些家長,關於孩子教育問題,在所有家庭都是世紀工程,巴不得孩子能夠按照自己預想的那樣成長起來。而實際情況卻比想象的最差情況還要糟糕,於是有的家長就開始學孟母,三遷完全不能滿足他們了,簡直就是「走讀」,走到哪,讀到哪。要不是這個過程本身就很痛苦,都讓人很懷疑他們就是利用免費試讀的空子,這麼一家一家讀下去……別說,把北京所有幼兒園都讀一遍,孩子應該也能上小學了。



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當然很重要,但是像我朋友那樣的,我覺得就是一種病態。這種病就像潔癖,他們期待著孩子能夠只生活在他們認同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當中直到長大成人。而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一點與自己的想法相悖,就忙不迭的逃開保護起來,彷彿孩子多待一天都會被壞思想腐蝕,從此就不再純粹了一般。

有回和一個幼教老師聊天,她說起自己班上有兩個孩子先後轉學了。其實原因都很雞毛蒜皮——關於睡午覺。

按學校規定,中午孩子們都是要睡午覺的。但實際情況卻是有的孩子能睡,有的孩子不想睡。這位幼教老師的態度其實蠻開放,能睡的孩子就睡,不能睡的就躺著,但不許吵。

但她班上有兩個家長,一個家長是要求必須要讓孩子睡,而另一個就是別逼孩子睡。這就比較麻煩了。因為小孩子都是有樣學樣,如有一個孩子不睡,那麼就會有孩子學樣不睡。於是,先是那個必須讓孩子睡的家長找她,質問:為什麼不讓孩子睡午覺?

這位幼教就只好要求所有孩子都睡,沒幾天那個不要求孩子睡的家長又找來了:孩子睡了午覺,晚上就睡特別晚……

最後,那個不要求孩子睡午覺的家庭率先轉學了,理由是:睡覺都嚴格要求的學校會限制孩子的自由性格。

本以為這就好了,可沒幾天,那個必須睡的家庭也轉學了,理由是:睡午覺這麼常識性的問題,學校居然都執行不到位,將來孩子會變得自由散漫,無組織無紀律。

好吧……祝這兩位家長找到一所像分男女廁所一樣將孩子分為「睡午覺班」和「不睡午覺班」的學校。

加油啊!你們是最「胖」的!



那些家長所期待的那種教育「凈土」是不存在的,這是一個基本常識。別說學校了,即使在一個家庭當中,也不可能達成完全的共識。

上周,和丈母娘發生了一點小分歧。

那天是周末,到了吃飯的時間,女兒卻還要繼續玩兒。所有人都坐到了餐桌上叫她來吃飯,她既不過來,也不回答,就是完全沉浸在自己創造的「獅子王」世界里,戴著一副毛線手套假裝獅爪,認為自己是「辛巴」。

看到孩子沒有反應,我就說:開心,如果你現在不過來吃,那麼我們吃完就會把晚飯收走,你餓了,就只能等明天的早餐了。

這是我和太太一貫的態度和教育觀念——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己操心。但在吃飯的問題上,從來沒有實現過(哭)。因為之前家裡有阿姨,現在岳父岳母在。這種事情只要有老人們在家裡,基本就是條不可被執行的要求。

所以,當我這麼說完,見孩子依然沒有反應的時候,我就甩開腮幫子開始大吃起來。那天伙食還特別好,有鹵牛肉、有大蝦……我是真的沒準備給孩子留吃的。

但是丈母娘一看,就坐不住了,從餐桌起身去地上抓孩子,打算硬摁過來吃飯。見狀,我就說:隨便她,不想吃不要硬讓她吃了。

丈母娘聽到我的話,大約是有點不開心的,說:你可以這樣,孩子不行。

我說:吃飯是她自己的事情,不要弄得你比她還緊張。

丈母娘抓女兒幾次都沒有達成她的戰略目的,最終只得氣呼呼坐回飯桌上來。而女兒在幾分鐘之後,也許是「電池耗盡」,便自己爬到桌上來吃飯。直到此時,丈母娘的心情才好了起來。

這看似只是一個吃飯的問題,但其實就是兩代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但是不是因此我就要和家人們坐下來談一談了呢?不!我反而是樂見於孩子生活在一個價值觀更多元複雜的環境當中去形成她自己三觀的。就像我的女兒在上幼兒園之後也學會了尖叫,但我不會因此就給她轉學。我知道,這樣的行為變化,很可能是在幼兒園中看到別的孩子這麼幹了而學會的,但我並不認為女兒學會了用尖叫來表達情緒就是學壞了。恰恰在這個時候可以更好的與她交流什麼樣的溝通方式是好的,是有效的。大約經歷了三個多月尖叫之後,女兒便很少使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情緒和解決問題,而是學會說:你能不能……



女兒剛進幼兒園的頭半年,時不常會病一病的。大家都說,幼兒園再什麼消毒終究是公共環境,不比家裡衛生,所以孩子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我覺得,這是很有道理的。而其實,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也會時不常帶回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有段時間喜歡打阿姨,比如上頭講到的沒事就尖叫……但在我看來,這也不過是「小發燒」而已,她從一個單純的家庭價值觀當中進入到一個複雜的社會價值觀當中,也需要學習和適應。這就像在無菌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身體是極為脆弱的一樣。一個人如果是在一個「無菌的價值觀」當中成長起來的話,那他同樣是不堪一擊,現在這社會最喜歡這樣的人了,因為好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7: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