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上罕見高層集體穩市場

[複製鏈接]

120

主題

203

帖子

84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anggesheng 發表於 2018-10-23 0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國家副總理層面,到一行兩會高層對股市集體維穩,這在史上罕見!

  上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10月19日,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罕見同時向市場喊話。而就在4小時之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也回應了當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涉及當前經濟形勢、股市、民企、就業、國進民退等爭議問題,信息量巨大,這是金融監管最高層首次就股市等當前熱點問題給出的回應。


  劉鶴表示,股市的調整和出清,正為股市長期健康發展創造出好的投資機會,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以及其他相關部門都在研究出台新的改革措施穩市場,「現在是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關鍵時刻,各方面落實的力度要大一點,責任心要強一點,敢於擔當,快速行動,切實推出一些具體政策,推動股市健康發展。」

  昨日下午,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國基金業協會等三部門齊發聲,這不僅用實際行動疏困股權質押風險,還是響應高層的集體發聲,用制度改革和一線監管穩定市場、提振信心。

  值此關頭,理解高層的表態至關重要。高層果斷密集發聲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出爐,到底將為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能多大程度改善投資者悲觀預期?股權質押的紓解,將如何影響市場?被否IPO企業再重組上市間隔期縮短,又將使哪些板塊和個股受益?

  對此,券商中國記者梳理了各大機構的觀點,看看他們的分析。

  聚焦一:高層密集果斷髮聲,改善投資者悲觀預期

  10月19日(周五),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同時向市場喊話,維穩市場意圖明顯;

  4小時之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接受媒體採訪回應了當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涉及當前經濟形勢、股市、民企、就業、國進民退等爭議問題,這是金融監管最高層首次就股市等當前熱點問題給出的回應。

  興業策略:高層集體發聲有利投資者悲觀預期修復

  上周劉鶴副總理對「國進民退」的擔憂,予以正面直接回答,駁斥了目前政策執行中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錯誤做法,充分肯定了民營經濟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對企業家進行鼓勵,給改革倒退的擔憂吃了顆定心丸。同時,由於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成立,使得此次以一行兩會為代表的相關部門能夠迅速統一的調度和協調,密集出台相關切實可行、直擊問題要害的政策方案,進一步有利投資者悲觀預期修復,恢複信心。

  歸根到底,市場當前最缺的是信心,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而監管層乃至決策層在這個時刻集體發聲,對於改善市場悲觀預期,重塑信心起到非常積極正面的作用。

  方正策略:股市的政策底出現,具備後續的政策延伸

  上周五盤前一行兩會領導的集中表態意在化解股權質押問題,自六月份市場加速下跌以來,股權質押成為了制約風險偏好的重要因素,閃崩個股的增多挫傷了市場的流動性。目前質押市值佔全部A股總市值10%以上,近期各地國資委設立專項資金緩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副總理強調鼓勵地方政府管理的基金、私募幫助紓解股權質押困難確認了這一信號。

  再者,對於近期熱點問題,如民營企業困境以及國進民退問題的正面回應,有助於進一步夯實政策底的形成。最後,10月20日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布,實質性的政策逐步推出,結合目前高層對於減稅問題的密集表態,後續有望出現更多針對企業、出口、個人等方面的減稅措施。

  廣發策略:高級別領導發聲夯實政策底

  A股的「市場底」常滯后「政策底」,主要源於政策由緊轉松初期,市場對政策力度及效果存在分歧;以及部分經濟數據仍可能處於慣性下滑態勢,投資者對經濟擔憂未見緩解。

  歷史經驗來看,高級別領導人發聲和穩定市場措施的出台有助減緩對政策力度的猶疑,夯實「政策底」,具備階段性提振市場或緩和下跌幅度的效果。類比幾次較大級別的穩定市場措施或高層發聲之後的市場表現,企穩或反彈的概率較大。當前解決融資和流動性風險的方案漸進出台,政策暖意緩和投資者擔憂,修復市場風險偏好。

  太平洋證券策略:政策底出現,「春天」不遙遠

  中國並沒有因內外風險集聚而放棄改革,多項改革措施出爐(諸如降准、降低個稅、提振消費、穩定基建投資、擴大對外開放)顯示出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領導層繼續釋放改革紅利的決心。

  未來,增值稅減稅並檔以及為面臨流動性風險的優質公司提供流動性等紓困措施也值得期待。國家已經通過以上方式表現出相當的改革決心及誠意,我們認為市場對於中國長期經濟增長的信心有望逐漸修復,「崩潰論」及「停滯論」均將被證偽。

  聚焦二:股票質押風險緩釋

  10月19日(周五),劉鶴副總理和一行兩會主要負責人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的回答中,高度重視股權質押問題,均提到股權質押困難的解決措施。

  海通策略:政策聚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資金壓力大

  通讀相關內容可見,政策措施聚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資金壓力大的問題,維護金融市場穩定、舒緩股權質押風險。

  在此之前的兩天,10月17日劉鶴主持召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工信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全國工商聯、財政部參會,會議重點是為中小企業減輕稅費負擔、解決融資難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及舒緩股權質押風險,需要金融市場的穩定,各項政策顯示監管層維持金融穩定的決心很強。

  中信建投策略:股票質押風險緩釋

  周五高層的談話主要包括穩定市場預期、推進市場改革、化解市場風險,反映出政府著手解決當前的質押風險問題,對金融市場風險緩釋具有重要的幫助。

  第一,穩定市場預期。劉鶴副總理和易綱行長都指出,當前股票市場的波動主要是由外部因素、經濟轉型和市場預期變化引起的。中國股票市場調整和出清后,泡沫大幅度縮小,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

  第二,推進市場改革。首先允許理財資金和私募機構入市,引導金融機構做好股權質押風險管理;深化市場制度改革,完善公司回購股份制度、深化併購重組改革,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的支持力度。;鼓勵市場長期資金入市,鞏固價值投資基礎;促進國企改革和民企發展方面;繼續擴大市場開放。

  第三,化解市場風險。央行降准補充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為市場提供了宏觀流動性;證監會允許符合條件的再融資補充流動資金;各地方政府成立基金,支持股票市場,解決質押風險,也鼓勵保險公司積極參與。

  興業策略:紓解股權質押政策,企業流動性有望改善

  在10月19日,高層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的回答中,高度重視股權質押問題,均提到股權質押困難的解決措施,且結合近期深圳國資委、深圳國資委等的支持措施,股權質押的政策底已到,且股權質押主要風險集中於民企和中小創中,也是目前市場表現中表現相對最差的板塊,紓解股權質押的困難將對相關板塊起到一定的托底作用。

  華泰策略:股權質押風險或將得到邊際改善,悲觀預期有望得到修正

  10月19日,國務院副總理、一行兩會領導共同發聲,指出政府高度重視股市的健康穩定發展,相關部門在研究出台新的改革措施;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等正採取措施幫助有發展前景的公司紓解股權質押困難,比如允許保險資金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

  當前A股估值已處於歷史較低位置,稅改措施、股權質押風險釋放等助於悲觀預期逐步修正。股權質押平倉風險與股市下挫之間的負反饋效應將有望得到改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3: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