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子智慧:大德非小惠

[複製鏈接]

398

主題

687

帖子

187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7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芸熙 發表於 2018-10-22 2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德非小惠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也就是說,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反而有德;一些人不願意失去德的名聲,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深含智慧。對於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現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只要把人們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徑、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規則固定下來並嚴格執行,就是德的表現,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這樣才會成全大德。相反,如果理政者總是為了德的名聲,熱衷於對個別人施小仁給小惠,搞「有求必應」,表面上看起來積了很多德,其實是偏私,是小惠個人、失德人民。

  「無為」方能大有為
  

  老子推崇「無為而治」,「無為」是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無為」是要「道法自然」,順應自然而不妄為。也就是說,要遵循事物發展的內在法則,根據實際條件採取適宜行動。世間萬物包括人類社會,都有其運行的內在規律,即「道」在其間。離開了這個「道」,事倍功半;順應了這個「道」,事半功倍。「無為」,就要順勢而動,按照自然和社會法則,使其自行運轉。「無為」並不是不作為,而是要通過「無為」達到有為,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控制亂作為,即不妄為。秦亡漢興,實行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出現了「文景之治」的盛世,這是老子所講的「我無事,而民自富」的例證。對於理政者而言,「無為而治」的啟示在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必須遵循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通過自己的「無為」而引導和發揮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應通過控制、監督,限制權力的私自膨脹,防止亂作為。

  天道忌盈
  

  老子認為天道忌盈。什麼是「盈」呢?口滿為盈,權大為盈,富奢為盈。口滿,不僅難以兌現,而且招人記恨;權大,則生驕橫,驕橫必然侵害他人;富貴且奢侈,揮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滿則虧,盛極則衰。老子曰:「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句話點出了貧富無常的道理。怎樣才能常虛不盈呢?關鍵是在成功的時候不忘憂患。有憂患意識,則無憂患;無憂患意識,則終憂患。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樂不忘悲。

  偉業須從細小做起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細小之事如何才能變成偉業呢?老子認為:「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也就是說,根本的方法在於不斷地積累。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天下大事皆由積累而成。所以,對於理政者而言,從小處做起,從一點一滴積累,抓好關鍵細節,方能成就大業。事物的發展在於積累的道理還啟示人們,積小過會成大惡,千里之堤會潰於蟻穴。因此,理政者應當努力看得遠一些、深一些,見事於初萌,防患於未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3: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