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事」抓細 「大事」抓實

[複製鏈接]

264

主題

264

帖子

168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清氣正 發表於 2018-10-18 1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事」抓細 「大事」抓實

——記廣州市海珠區赤崗街道黨工委書記趙虎

光明日報記者 王忠耀 吳春燕

  說起廣州,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想到有「小蠻腰」之稱的廣州塔。這座總高度近600米的廣州新地標,就坐落於廣州市海珠區赤崗街道轄區內。在這個有著18萬人口、多條地鐵線和城市主幹道貫穿的街道,說起最讓大傢伙兒感到自豪的,除了廣州塔,就要數「紅房子」黨建和「303」工作室了。而一提到黨工委書記趙虎,街坊鄰居們更是有說不完的感慨。

  近兩年,80歲高齡的老黨員張愛玲成了街道「紅房子」黨建實踐基地的常客。「自打退休以後,黨組織生活就很少過了,這兩年街道建起了『紅房子』,才真正體會到了心中有組織、身邊有組織的感覺。」張愛玲說道。

  赤崗街道有機關團體、事業單位57家,「兩新」組織432家,城市社區115個。為加強區域內各單位黨組織之間的溝通聯繫,街道黨工委在「紅房子」黨建實踐基地設立了黨建研究中心、區域發展促進中心、黨員教育發展中心、志願者服務中心,組成黨建聯合促進會。

  近年來,赤崗街道在黨工委書記趙虎的推動下,逐步建立起了以「紅房子」黨建為標識的基層黨建工作體系。「促進會為有效協調解決日常工作中的難事、急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互助平台。」趙虎認為,作為基層街道,通過黨建工作引領全局工作是題中應有之義。應當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搭建平台協調各單位間的關係,實現黨建資源共享。

  在黨工委的牽頭下,赤崗街道成立了青年智囊團、文體指導團、社區評議團、社區宣講團4個團隊,不斷促進社區治理科學化。此外,平安聯盟、公益聯盟的建立,使得轄區內眾多單位和小區資源得到有效統籌,實現以黨建工作為基層社區管理破題,推動建設平安社區、幸福社區。

  在趙虎看來,基層黨員最應該關注社區居民的「小事」,把居民「小事」當作黨工委的「大事」抓細抓實抓好,把「小事」做到位、做入心。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理念,赤崗街道兩代表一委員「303」工作室(諧音「心連心」)得以搭建起來。在趙虎帶領下,街道轄區內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起聯繫群眾,「打撈沉默的聲音」,既暢通了傾聽民意、受理投訴、排憂解難的渠道,又形成了普通群眾在家門口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平台,搭建起了黨委人大政府和人民群眾間的新橋樑,有效促進了基層社區民主化、法治化建設。

  趙虎表示,赤崗街道黨工委層面的黨建工作都是為了強化基層建設,鞏固基層政權。而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通過黨建引領,紮實推動各項惠民便民措施在社區落地,不斷取得居民群眾的認可。

  赤崗街道對轄區內22個社區居委會進行划片,建立4個工作站,將「303」工作室建在群眾家門口。街道安排領導幹部每月3次深入社區工作站開展接待工作,通過設立熱線電話、印發聯繫卡、公開領導個人微信等方式,使聯繫群眾工作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另外,領導幹部定期到「303」工作室值班「坐診」,對居民訴求和意見建議,按照輕重緩急跟進處理,確保事事有落實、件件有迴音。自「303」工作室成立以來,作為黨工委書記,趙虎親自接待的群眾來訪、居民探訪已超過1000人次。截至今年上半年,「303」工作室已開展駐室接待活動78次,接待來訪群眾2500餘人次,收集各類意見建議1436條,解決問題216宗。

  「紮根基層,要有信仰、有情懷,需要能力、實力和擔當去踐行對群眾的承諾。基層工作不僅需要埋頭苦幹,我們還要時刻學習,統籌謀划、整合資源、善於處理。」趙虎說。

  自從到赤崗街道工作以來,城市管理、房屋拆遷等一道道難題都被這位法學博士一一攻克。趙虎表示,如何進一步塑造黨員形象,提高基層組織影響力,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結出碩果,是他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2: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