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讓敬老愛老成為一種新常態

[複製鏈接]

264

主題

264

帖子

168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清氣正 發表於 2018-10-17 1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遠眺、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1989年,我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重陽節又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一步在法律上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作為老年節。設立老年節不僅僅是個節日,更重要的是要心裡想著老人,為老人提供各種服務,讓敬老愛老成為一種新常態。

  黨和政府對老年人十分的關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老年人,多次視察老齡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安排,要求各級政府和老齡工作部門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做好基層老齡工作,解決好廣大老年人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惠老文件,「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進一步落實於行:退休工資連年上調;社會保障更為有力;農村五保老年人納入農村敬老院等機構集中供養或分散供養;年齡越大補貼越多;乘公交逛公園免費;居家養老、小區養老、醫養結合養老等,讓養老有了更多的選擇。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2017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佔總人口的17.3%。老年人各有不同,有的身體健康,有的身體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日常生活能自理,有的不能完全自理,總體來說,老年人由於身體功能的減退,需要更多的關愛,關愛老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現實中愛老助老的事例隨處可見,在筆者所在的江西贛州章貢區:社區居民黎德慶義務照顧老人李德祥18年,李德祥說「他比親兒子還親。他幫我洗衣服,幫我做飯,甚至幫我洗澡。」還有餘新秀連續7年不間斷照顧陳維俊,讓他感受到「親女兒」般的溫暖。贛州一教師全家無償贍養鄰居老人37年等等,把老人當父母、為老人送溫暖的事例數不勝數。在火車上、在公交車上隨處可見年輕人給老人讓座;在道路上、在危險地帶常有人主動對老人行走進行攙扶等等。尊老愛老已經成為社會的一種自覺行動。

  然而,也不可否認,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空巢老人」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多,「空巢老人」因子女不在身邊,缺乏親情的直接關懷,由此導致有的情緒低落,沒有活力,有的經濟來源不穩定,有的因突發疾病時行動受阻而耽誤了急救時間,有的行走不便,缺少自理能力等等,針對以上這些情況,亟待健全和完善養老機制,對「空巢老人」進行全面摸底,簽約家庭醫生應多上門進行檢查和診治,同時,基層組織應開展各種有益老年人健康的文娛活動,有條件的地方要組織老年服務隊,為老年人提供家電維修、醫療衛生、生活救助、情感陪護等服務,並且定期上門為高齡和失能老人提供進食、沐浴、移動、康復、心理安撫等專業服務,還需大力推廣「醫護結合」模式,醫護結合、養教結合、養樂結合,讓「空巢老人」享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老齡科學研究,借鑒國際有益經驗,搞好頂層設計,不斷完善老年人家庭贍養和扶養、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待、宜居環境、社會參與等政策,增強政策制度的針對性、協調性、系統性。」重陽敬老其意義不僅在節日,更在於節日之外,尊敬老人,愛護老人,幫助老人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難題,讓老年人度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