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是如何治病的?學中醫必需明白!

[複製鏈接]

148

主題

733

帖子

52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治療薩 發表於 2018-10-15 18: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醫治病大家幾乎都知道,首先是通過各種儀器設備的檢查,看看哪裡的細胞發生了病變。如果沒有發現,那就是健康滴!如果發現了細胞病變,就用外力去清除它們。簡單,明晰,似乎也挺有道理。

中醫治病要複雜得多,它把人看成是一個與自然對立統一的整體,以與自然的矛盾激化為疾病的外因,以整體的管理失控為疾病的內因。治病就是要恢復整體的管理,使病變細胞在整體力量的控制下改邪歸正。

學中醫的都知道陰陽,但對陰陽所表述的意義卻很少有人清楚。比如,大家都愛講陰陽平衡,卻不知道這裡的平衡是一種不平衡中的平衡,因為這裡的陰和陽本質是不平等的,陽為主,陰為次,陽主陰從才是平衡的根本。以八綱辯證中的陰證和陽證為例,在這裡,人體為陰,自然為陽,人體的力量怎麼可能與自然相比,人要想不斷保持健康,就必須在與自然變化的對立中不斷尋求與它在變化上的統一,疾病就是人與自然矛盾激化造成的,這種矛盾激化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整體的功能低下,難以適應自然的變化,這就是陰證;另一個是整體的功能亢進,超越了自然的變化,這就是陽證。由於治療方法完全相反,因此,在治病之前首先要分清是陰證還是陽證。如果你有些不理解,就以企業和市場的關係來類比,企業自以為是,製造出的產品超越了市場需求,那就是陽證,企業管理不善,無法適應市場需求,那就是陰證。

自然是不斷變化的,人必須不斷適應這種變化才能夠保持身體的健康,這就要求人體能夠根據不同的自然變化來調配整體的管理,使之能夠與這種變化相平衡。但是,人一出生都有某種體質上的偏性,加以出生以後所處的社會或自然環境不同,飲食習慣不同,加劇了某些偏性,這就阻礙了人體對自然變化的適應能力。比如,先天肝旺,肝功能就強,而它克的脾土就會衰弱,甚至反克肺金,整體的功能不平衡,在適應自然變化方面就出現了困難,疾病就會應運而生。比如,肝旺的人遇到了一年之中的春天,肝功能就會亢進,而脾胃功能就受到了壓制,由此會引起很多疾病。

中醫診斷就是要找出整體的不平衡的地方,或者說,整體哪裡功能亢進,哪裡功能低下,而且還要判斷出功能亢進或功能低下的強度,從而強者抑之,弱者扶之,使之不斷恢復平衡。

當然,人體器官眾多,功能亢進的有一批,功能低下的有一批,而且其程度不同。在治療的時候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在這些矛盾之中抓主要矛盾。或者說,找出最功能亢進或最功能低下的那一個,以它為主,君葯就是針對於它而設置的;然後,根據五臟之間的關係,設置臣葯,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為了調配各臟腑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還會設置佐葯,調理那些處於次要地位的臟腑;為了提高療效,使葯往往必不可少,根據藥物歸經的特點,使用使葯使藥物集中濃度,而不是漫天飛撒。

顯然,在這裡正確地診斷必不可少。但中醫診斷都是司外揣內,根據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來判斷的,由於不是直接的檢測,而是間接的,因此,判斷不準確很正常,這就體現了一個中醫的實力。判斷得准,就能夠對症下藥,藥到病除,而判斷得不準,如果大方向沒錯,只是對功能亢進或功能低下的程度判斷有點問題,還有情可原;如果連大方向都判斷錯了,治起病來就完全反了,其結果只會加劇病情,這樣的例子在中醫治療中舉不勝舉。

有了正確的診斷,還需要正確認識葯的偏性和偏性的大小,如熱性葯中,附子較強,桂枝、肉桂弱之,蔥姜就更弱。體質寒性大,當然有大熱葯,體質寒性小,當然有小熱葯,而且可以用量來調節熱性的大小。一句話,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恢復了整體的平衡,就恢復了整體的管理,病變細胞就會在整體力量的控制下改邪歸正。

西醫治病,要求一擊必殺,但瞄準太難了,經常漫天撒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中醫治病,則是一個反覆的過程,因為恢復整體的平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首先是藥物都有偏性,它往往平衡了某些地方體質上的偏性,但同時又加劇了另一地方的偏性,只是它以恢復了大的不平衡,犧牲了小的不平衡,功大於過罷了,因此,中醫治病往往都是一個反覆的過程,即不斷調節用藥,使大的不平衡逐漸向小的不平衡轉化,最終實現整體的平衡。其次,人體質的偏性往往是先天的,體質在基因上的,徹底改變根本不可能,因此,中醫特彆強調食療,以求在平時加以調理。

綜觀中醫治病,比管理企業難得多,但原理是一樣的。企業是順應市場變化為健康,人體是順應自然變化為健康。市場瞬息萬變,自然變化也是變幻莫測,要及時順應,都需要整體的平衡,因為整體的信息主要是通過同一種媒介來傳遞的,信息的區別僅僅在量上,而在質上沒有任何兩樣,所以只有平衡,局部對外部變化的信息才能夠準確地傳遞到管理中心,而管理中心的決策才能夠準確地在局部實施。如果出現了不平衡,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就會失真和變形,這樣,整體的管理就失控了,而疾病就是整體管理失控導致了整體不順應外在世界變化的一種結果。

既然我們稱企業管理是一門科學,那麼人體管理就更是一門科學了!中醫就是這樣的一門科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0 1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