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應急」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複製鏈接]

126

主題

206

帖子

2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kinshop 發表於 2018-10-12 1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應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堅固防線,也是社會治理的應有之義。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國家組建應急管理部,就是要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國家應急能力體系,健全公共安全體系。近年來,針對事故災害易發、信息共享不足、資源整合不力、指揮體系不順、協同能力欠強、應急機制欠完善等問題,台州市以建設一流應急平台為龍頭,積極探索「大應急」模式,切實推進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體系,為國家應急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地方經驗。

  一、全力打造

  「大應急」平台體系

  匯聚共享各類信息情報是應急管理的「先手棋」,直接影響突發事件處置的成功與否。因此,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應急管理業務為主線,整合多方資源,打造一流的應急平台體系,實現信息互聯共享是建設「大應急」模式的重要基礎。

  打造一個技術先進的中心平台,即市政府應急平台。台州市政府先後投入4000多萬元,由市應急辦牽頭,經過多年醞釀、謀划和論證,邀請國內權威機構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做好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建成技術先進、功能豐富、集成性強、特點鮮明的應急平台。它是全市應急管理的中心樞紐,上通下聯、左右銜接,既能匯聚共享全市各類信息,又具備強大指揮調度能力。

  編織兩張資源豐富的數據信息網。一張是天上的視頻監控網。融合共享多個部門的8萬多個視頻監控點位,使得全市港口、河道、車站、碼頭、公路、景點等諸多公共場所情況一目了然。另一張就是地上的萬物信息網。通過數據共享、在線填報、自動入庫等多種方式,建立全市統一的應急物資裝備、人才、預案、隊伍等10大資料庫,並實時接入了消防、氣象、海事、交通、測繪等相關重要數據,建立起「應急一張圖」,較好地實現了應急管理「眼中有圖、心中有數、腦中有策」的目標。

  構建多個相互支撐的重要節點。會同台州軍分區高標準打造應急指揮車,並通過多渠道、全方位的互聯互通,強化部門間的橫向「鏈接」,實現以市應急平台為中心節點,應急指揮車為突發事件現場節點,軍分區、公安、消防等10多個部門為重要節點,形成了立體化、多節點、網狀式的應急平台體系。

  二、全力完善

  「大應急」指揮機制

  通訊是指揮的前提,而指揮是行動的基礎。應對非常規性的大災巨災,通訊保障和指揮協調顯得尤為關鍵。因此,努力形成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反應靈敏、運轉順暢的指揮機制,全面提升指揮協調能力是「大應急」的重要保障。

  從技術上充分保障指揮通訊的「韌性」。應急指揮中心充分考慮應急、備份、自然災害等因素,在高標準配置機房、電源等硬體設施基礎上,接入公網、電子政務網、專線、衛星鏈路,配置衛星、微波、短波通訊設備,並主動對接無線電管理部門積極申請應急專用無線頻段,謀划構建城市應急通訊專用「高速公路」,努力形成公專融合、專常相備的應急指揮通訊能力;同時接入視聯網、政府應急、防汛、林業、安監、消防共6套視頻指揮系統,實現各種系統兼容共存、應急備用,使得指揮通訊「韌性」十足。

  橫向積極構建「1+1+N」式的指揮機制。第一個「1」為一個綜合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時是市委、市政府的指揮部,可實現統一指揮、高效應對;第二個「1」是根據專項應急預案而設的專項指揮部,遇到突發事件,各指揮部可根據應急預案隨時入駐應急指揮中心,牽頭承擔專業指揮協調職責。「N」為不同情況下的多個配合部門,指揮中心設置13間專屬工作室,可隨時「坐席備勤」。

  縱向積極構建扁平化指揮機制。首先,應急指揮中心充分融合運用指揮車、無人機、移動應急平台等技術手段,並通過接入消防指揮系統,使得指揮中心能第一時間看到並指揮事發現場,努力構建從事發現場直達指揮中心的信息通道;其次,積極運用視聯網、防汛、林業等視頻會議系統,實現應急指揮中心直達各級政府和事發現場的指揮通道;另外,充分利用電視、網路、手機簡訊、村村通廣播、社區電子閱報亭LED滾動發布等方式,建設預警信息全網發布體系,努力構建從指揮中心到全社會的信息發布快速通道,從而最終實現指揮中心到事發現場、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三個層面的快速指揮能力。

  三、全力構建

  「大應急」聯動機制

  傳統應急管理基本上是「分條塊、分災種、分部門」模式,容易導致信息孤島、條塊分割、職能模糊等現象,很難適應當前突發事件更趨複雜性、關聯性、耦合性的現實。因此,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應急辦綜合協調職能,努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社會協同、綜合應對」的應急管理大聯動格局,在應急處置中可謂至關重要,也是「大應急」發展方向。

  深化部門聯動。台州市政府應急辦會同公安指揮中心,加強部門對接和暗訪督查,持續推進社會應急聯動工作,不斷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全力提升突發事件部門聯動反應能力,確保先期處置快速高效;主動對接軍分區,努力打造應急管理軍民融合、軍地合作典範。大力推進應急預案修編和日常管理,積極督促指導或直接牽頭開展各類應急演練,不斷提升部門聯動實戰能力。

  推進社會協同。以消防隊伍為主體,整合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切實打造綜合應急救援體系。對接交通部東海救助局溫州基地、海事局、民間海上救援站等組織機構,加強交流互動,不斷提升海上應急搜救能力。參與引導相關企業成立海上溢油「聯防體」,助推海上溢油應急能力建設。組建市政府應急專家組,建立突發事件心理疏導隊伍。

  創導全民參與。堅持「全民應急」理念,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各類宣傳活動,積極營造濃厚應急文化氛圍,大力創導應急管理全民參與和「應急第一響應人」理念,不斷提升全社會應急能力和應急意識。堅持開展基層應急管理示範點建設,以點帶面促進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大力助推民間救援力量發展,積極構建民間救援隊伍交流平台,一批民間救援隊伍蓬勃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5: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