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為發布兩款AI晶元,稱不與英偉達等直接競爭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10-11 0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10-10 15:41:03 來源: 網易科技報道

  

  圖: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

  崔玉賢/文

  每年一屆華為HC大會再次來臨。據網易科技了解,此次華為HC大會參會人數多達2萬多人,佔用了兩個場館,現場7種語言同聲翻譯。這次HC大會以「+智能 見未來」為主題,主要圍繞人工智慧技術。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此次大會上首次透露了華為全棧全景解決方案。同時,首次曝光了「達芬奇項目」,以及基於「達芬奇架構」的兩顆AI晶元。

  首發人工智慧戰略:全棧全景AI解決方案

  徐直軍談到,AI從1956年開始到現在的出現兩次發展高峰,如果把兩個發展軌跡放到一起,人工智慧與ICT產業發展密切相關。

  其認為,人工智慧是一種新的通用目的技術,希望重視人工智慧的巨大價值和影響,人工智慧不僅可以高效解決已經解決的問題,還可以解決未能解決的問題。而這是構建未來領先優勢和競爭力的關鍵。

  「人工智慧不僅可以替代人,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這是人工智慧有價值的地方。人工智慧可以涉及和改變所有行業。」徐直軍表示。

  比如人工智慧將顛覆以下行業交通、醫療、多語言翻譯、基於AI電信網路運維降低,智能汽車將顛覆整個傳統汽車行業。

  而此時,徐直軍認為,人工智慧帶來的改變才剛剛開始,現在人工智慧屬於技術發展與社會環境相互碰撞階段,人們對AI的反應充滿興奮、衝動、焦慮和困惑。「人工智慧不是萬能的,任何技術都不是萬能的,充分聚焦人工智慧可以解決的問題。選擇正確的問題,比選擇新奇的方案更重要。」

  徐直軍提出了10個人工智慧的重要改變方向:模型訓練、算力、AI部署、演演算法、AI自動化、實際應用、模型更新、多技術協同、平台支持、人才獲得。這十個改變不是人工智慧的全部,但是基礎。

  基於這十大改變,華為制定了人工智慧發展戰略:投資基礎研究、打造全棧方案、投資開放生態和人才培養、解決方案增強、內部效率提升。

  早在今年(2018年)4月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就預告了人工智慧全棧全場景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此次,徐直軍正式發布了其方案。

  華為全棧方案有四大方向:1)基於可統一、可擴展架構的系列化AI IP和晶元:Ascend。包括Max,Mini,Lite,Tiny和Nano等五個系列;2)華為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還包括晶元運算元庫和高度自動化運算元開發工具,CANN;3)以及支持端、邊、雲獨立的和協同的統一訓練和推理框架的MindSpore;4)以及提供全流程服務(ModelArts),分層API和預集成方案的應用使能。

  首發AI晶元昇騰系列:與晶元廠商無直接競爭

  「外界一直在傳華為在做AI晶元,今天我要告訴大家,這是事實。」徐直軍直言。

  今天華為發布了昇騰910(Ascend 910),目前全球已發布的單晶元計算密度最大的AI晶元,還有昇騰310(Ascend 310),是目前面向計算場景最強算力的AI SoC。

  昇騰系列AI晶元,都是基於「達芬奇架構」。

  徐直軍表示,昇騰910屬於Max系列,是目前發布的所有晶元中,計算密度最大的單晶元。該晶元採取7nm工藝製程,最大功耗為350W。

  「昇騰910可以達到256個T,是目前全球已發布單晶元數最大的AI晶元,比英偉達的V100還要高出1倍。」徐直軍表示。

  該晶元將會在2019年2季度推出。

  徐直軍在隨後的網易科技等媒體採訪環節表示,華為兩款AI晶元均不會單獨對外銷售,而是以AI加速模塊、AI伺服器、雲服務的形式面向第三方銷售。

  對於可能與其他晶元公司產生的競爭,徐直軍直言:什麼叫市場?市場就是需要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市場。

  「市場上的參與者也是歡迎競爭的,至於華為能不能在市場中贏得競爭,就要看華為怎麼做了。」徐直軍表示,「而且,我們不直接向第三方提供晶元,而是提供基於晶元的硬體和雲服務,我們和純晶元廠商沒有直接競爭。」

  

  首次曝光「達芬奇項目」:為什麼不用寒武紀?

  除此之外,徐直軍還首次澄清了外界一直謠傳的「達芬奇計劃」。

  之前有媒體寫到華為有個「達芬奇計劃」,是近十年來最重要的一個計劃,也是徐直軍負責的項目。此次,徐直軍做了澄清,他說確實有「達芬奇項目」但沒有「達芬奇計劃」,除此之外,其他信息外界傳遞的信息都不是真的。

  徐直軍表示,自己會關心每個項目,而達芬奇項目是其中之一。

  「為什麼要構建新架構來支持人工智慧晶元,是因為這是基於華為對人工智慧的理解,基於端管雲對對人工智慧的需求自然產生的。」徐直軍表示,「寒武紀也很好,但無法支持我們的全場景。」

  其表示,華為需要覆蓋從雲、到邊緣、到端到物聯網端,需要全新的架構,創造力的架構。

  「現在,我們找到了這個架構。我們開創性的達芬奇架構,滿足了極致的算力需求和極致的功耗需求,目前我們還沒看到市場上有何架構可以實現全覆蓋。」徐直軍表示。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2: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