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爸媽裝的後備廂」,有一些東西未曾改變

[複製鏈接]

340

主題

529

帖子

297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lyubawa 發表於 2018-10-8 2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爸媽裝的後備廂」之所以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與心理共振,就在於它觸碰了民眾內心深處關於家庭、親情和團圓的柔軟地帶。


國慶假期快結束,臨走前,網友們紛紛曬出被爸媽塞得滿滿登登的行李箱和後備廂。一位網友表示:我媽託了好多人才買到的散養土雞蛋,還有外公家給的大米、南瓜、冬瓜、菜籽油,奶奶給的自己種的蔬菜和紅薯,二姨家給的洗衣液還有自己釀的葡萄酒等等,滿滿都是愛。

千姿百態的社會流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和資源,既讓人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也讓許多人承受了一家人散布在不同的地方的無奈。假期為不少家庭提供了一次合家團圓的契機,讓那些在外打拚的年輕人有足夠的時間「回家看看」。在享受了短暫的團聚之後,年輕人又將踏上「返程的路」。

在家庭結構小型化的格局下,一些外出打拚的年輕人的後備廂里不僅有爸爸媽媽的愛與關心,也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其他親屬的牽掛。

大城市為年輕人提供了多元化、個性化的價值實現的通道,卻也「居大不易」,生活成本較高,年輕人的城市融入並不容易,甚至充滿了艱辛和曲折。「爸媽裝的後備廂」以農產品和土特產為主,父母們既想讓子女們吃得更有營養、更加放心,也希望能幫助孩子們節省一些生活開支。

儘管山水阻隔,以血緣和倫理為核心的傳統家庭觀念卻猶如一根天然的社會聯結紐帶,讓父母們時刻在心中為孩子們保留了一個位置。「爸媽裝的後備廂」之所以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與心理共振,就在於它觸碰了民眾內心深處關於家庭、親情和團圓的柔軟地帶。

伴隨著市場化和商品化進程,許多人感嘆情感表達的手段越來越匱乏和單一;以利益和財富為核心的社會評價,成為衡量情感厚薄、關係親疏的一根標尺。在經濟因素不斷嵌入日常生活的今天,情感關係難免會和利益關係雜糅;可是,情感表達理應是豐富多彩的,「爸媽裝的後備廂」或許值不了多少錢,卻同樣飽含著家人們對年輕人的樸實、厚重的關愛。

在一個變動不居的時代里,依然有一些東西未曾改變。不論是「母親千里送葯」,還是「父母掃雪送行」,抑或「爸媽裝的後備廂」,得到父母關愛、體恤與庇護的年輕人,要學會感恩、懂得回饋、善於分享。只有重新尋找和發現「家」的價值,將共同體意識融入家庭生活之中,親情互動才會更有品質。畢竟,親情互動不應該是單向度的,而是雙向度的;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給予父母更多的愛與關心,想方設法地去豐盈父母們的精神世界,年輕人可以做到的還有許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0: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