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3名民企科技專家進入火箭軍「智庫」,與國家隊待遇同等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8-10-8 0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10-06 08:30:20字型大小:A- A A+來源:解放軍報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多次強調,要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這其中,人才的融合和集聚成為關鍵所在。「選天下之豪傑,致天下之精材,來天下之良工,則有戰勝之器矣。」習主席深刻指出,推動科技興軍,必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3名民營企業科技專家進入火箭軍「智庫」,是踐行這一重要指示的一個具體舉措。提高科技創新對戰鬥力的貢獻率,呼喚更多這樣的軍民融合創新實踐。

  據《解放軍報》10月6日報道,近日,一批民企技術人員組成兩支創新團隊,對接火箭軍武器裝備關鍵技術需求展開攻關。牽頭組織技術人員隊伍的是來自某民營企業的張浩,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火箭軍科技專家」。在火箭軍國防科技專業專家組成立大會上,和張浩一起接過「火箭軍科技專家」聘書的民企科技專家還有12名。民企科技專家進入「智庫」,已成為火箭軍拓展軍民融合深度廣度的新舉措。

  引入民企高端科技人才力量,是火箭軍落實習主席科技興軍重大戰略思想的實際舉措。長期以來,火箭軍科技專家隊伍主要來源於軍隊、國有裝備製造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國家隊」。近年來,隨著一批擁有高新技術的民營企業加速崛起,一批民營企業技術專家也脫穎而出。為此,火箭軍黨委決定打破傳統選聘思維,從制度機制上激活民企專家這股新生科技力量,提高科技創新對戰鬥力的貢獻率。

  此次受聘的13名民營企業科技專家,均來自信譽好、研發能力強、實力雄厚、具有軍隊承研承製資質的民營企業。這些專家,有的專攻新興材料、能源動力,有的長期耕耘於機器人領域,還有的在「智慧陣地」等領域成果豐碩。他們分別擔任火箭軍導彈總體技術、導彈發射技術、網路信息體系技術等6個專業組的專家,任期5年。對於這些民營企業科技專家,火箭軍給予他們與「國家隊」同等的科研待遇和條件。他們可以參加所在專業組年度計劃中所有軍內外調研考察、學術交流、專題研究等活動;技術諮詢報告經所在專業專家組組長把關后,可以以個人名義直接提交火箭軍機關決策使用。

  「多了『火箭軍科技專家』這個身份,意味著自己要肩負更多的創新使命。」讓張浩沒想到的是,受領聘書的當天,他們就與「國家隊」專家一起開展工作。「聘用的是13名民營企業科技專家,其實背後是13支具有高知、高智、高能的民間創新團隊。」火箭軍裝備部領導說,雖然民營企業科技專家目前在火箭軍「智庫」中所佔的比例較小,但他們將成為戰鬥力建設新的增長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6: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