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閑說西楚霸王項羽二三事之五

[複製鏈接]

152

主題

158

帖子

16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史遇春



1、男兒淚

垓下被圍時,項羽竟然落了淚!

想想,項羽以一介武夫,經過無數戰事,最盛時號令群雄,困頓時尚有半壁江山,其威武剛硬、喑唔叱吒之勢,一定如同那萬鈞雷霆。

誰能想象,被圍垓下,竟然對美人而泣下。

英雄末路,甚是可憐啊!

這對美人而流下的淚水,證明這錚錚鐵骨的漢子,也是一個多情的人,一個痴情的人!

項羽垓下絕唱中云: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烏騅馬跟隨項羽,征戰多年,衝殺縱橫,功勞不小。項羽死意已決,心中放不下的,有他的戰馬。天不佑人,馬又何辜啊?

當然,項羽最放心不下的是美人虞姬。

烏騅馬捨不得,或許還可以用它是個物來搪塞?可是,虞姬呢?虞姬要怎麼辦呢?她可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而且還是一個和自己感情甚篤、不離不棄的愛人啊?

烏騅馬舍它不得,狠下心,也就舍了。

虞姬更是舍她不得,再怎麼狠心,還是舍她不得啊!

記得《論語·鄉黨》里有言: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孔子問人不問馬,是把人作為第一位的,是仁者愛人的大度與開闊。

項羽捨不得馬更捨不得人,是他粗豪之中的細膩。

面對烏騅馬和虞美人,項羽落下的淚,所流露的更多的是英雄氣短時的兒女情長。

2、推脫么?

項羽死前,把自己的失敗歸因於上天,說是上天要滅他,人是無能為力的。

項羽對自己總結,應該是有所思索才說出來的,大概不會是信口開河的應付之詞。

由於項羽的最終結局是失敗,所以,很多人就以失敗來看項羽。他們認為項羽臨終前對自己的總結,是一種卸責、是一種推脫。這類論斷,將項羽之敗的主要原因開列如下:

一、鴻門宴不殺劉邦;

二、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三、婦人之仁;

其實,這些論斷,就項羽失敗的結果看,似乎都有道理,但是,仔細分析,似乎並不全是這樣。

一、鴻門未殺劉邦,後面也還有再殺的機會嘛;

二、沒有用范增,不說其他人可用,就是項羽自己,也是很有謀略的人啊;

三、如果說婦人之仁,這個範圍有點大,不但項羽有,劉邦大概也有。

從史實來看項羽的失敗,還真有形勢不利的因素。即使項羽不用范增;即使鴻門未殺劉邦;但是,如果大司馬曹咎聽從了項羽的策略謀划,謹守成皋,不使漢軍向東,那麼,項羽的失敗,也不至於這麼迅速。說不定,項羽就能夠運天下於其指掌之中。這還真是未可知的事情啊!

僅從這個角度看,項羽歸敗於天,也不見的完全就是自我卸責、就是推脫了。

3、渡江嗎?

項羽自殺前,笑著說到:

「既然是天要亡我,我還渡江做什麼呢?」

「想當初,我帶領著八千名江東子弟橫渡大江、一路西行,時至今日,八千子弟所剩無一,我就這麼孤零零一個人回去,即使家鄉的父老抬愛我、可憐我,仍然擁戴我為王,我又拿什麼臉面去見鄉親?我又有什麼臉面去見父老?」

「假使我硬著頭皮、厚著臉皮回去,父老鄉親不怪罪我,不議論我,難道我獨處時就能夠心安理得?難道我自己內心就沒有半絲愧疚?」

項羽嗜殺,的確是十分可惡的事情!

但是,時事離亂,戰爭頻仍,處於如此的歷史時期、處於這樣的社會環境,從項羽的一生看其為人,項羽仍可以稱得起是天地間的一位英雄。

死前的那番言論或者獨白,一點都不失大丈夫的氣概,讀來悲戚之餘,也會生可佩、可嘆之情!

項羽如果在此時此地不以自殺的方式結束其生命,那麼,大約就很難成就這麼一個傳唱千古的男兒形象。

縱使不死,又有何面目見父老?又如何能無愧於這火辣辣的一顆心?

想後世,又有多少人能夠拋出這錚錚作響的豪語?

想後世,又有多少人能夠敲響這聲聲動心的鐵板音?

(全文結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