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志興:中美貿易戰的潘多拉盒子打開之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10-3 0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9-22 12:19:19  來源:周述 作者: 周志興

  最新的消息,是把中國駐美的新聞機構按照外國代理人來註冊,這樣的話,新華社和央視在美國的工作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對軍委總裝備部的制裁舉措,更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當然,此後,還會在台灣問題上,在南海問題上,他們都會採取對中國不利的做法。對於中美關係來說,將面臨更加多的挑戰,將不再局限在貿易問題上。

  9月24日,似乎是為了給中秋節送大禮,特朗普的兩千億美元加稅計劃選擇在這一天舉行。不過,這個月餅一點兒也不好吃。

  前幾天,我尊敬的王緝思教授在洪範法律與經濟研究所舉辦的一個講座上,講了他對中美貿易戰的觀察,其中特別提到四個不同的視角,第一是大國爭霸視角,第二是發展道路、經濟模式、經濟規則的視角,第三是經貿利益的視角,第四是美國國內政治和利益集團的視角。

  王教授的觀點,我很贊同。我想做一些補充,主要也是從四個角度,四個比較小的角度。因為中美關係很複雜,而中美貿易糾紛再發展到貿易戰的成因也很複雜,是多種因素決定的,所以,就要從多個角度來觀察。

  第一是從歷史的角度。

  我主要是說近五年的歷史。

  實際上,我在2013年五月才第一次真正去美國,之後雖然每年都會去美國幾趟,但是,對美國遠遠說不上了解,只是可以說一點皮毛。

  2014年和2015年,幾乎每次去美國,都要到華盛頓的智庫街上待幾天,拜訪很多智庫,在每個智庫都要說到新型大國關係,這是習主席倡導的。我認為,那個時候中國的領導人是非常希望和美國搞好關係的。因為,縱觀歷史,守成大國和新型大國在發展過程中,都會產生矛盾甚至戰爭,中國不希望中美之間也是這樣。習主席後來說,有一千個理由和美國搞好關係。我認為這也是他的真心話。

  但是美國人並不那麼積極響應中國新型大國關係的提議,他們認為,中國提出的這個所謂新型大國關係,只是一個帽子,帽子下面沒有人。他們說,你們新型大國關係裡面有什麼內容嗎?我們美國人是注重具體的事情,而不注重上面那個帽子。也就是說,中美之間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從這幾年的歷史看,儘管我們有很好的願望,但是對於很具象的中美關係中的事情關注的不夠,特別是沒有重視美國當時存在著的對中國的警惕和負面聲音。

  

  美國學者白邦瑞及其著作《百年馬拉松》

  美國人實際上對中國一直是有的各種各樣的看法的,但是,在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時候,我們聽到一些對中國不友好的聲音,都會認為是非主流的邊緣化的,所以不重視。比如白邦瑞寫過一本《百年馬拉松》,對中國很多看法是不友好的,也是片面的,認為相信這本書的人不多。但是我們不知道,美國的很多對中國並不了解的人,把這本書看作是了解中國的一本百科全書,甚至美國有的國會議員在討論中國問題時,問一些專家說,你看過《百年馬拉松》嗎?你看過這本書裡面的第多少頁嗎?如果沒有看過,那就不要來談中國問題。

  再比如納瓦羅,他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一個教授,他寫了一本書《致命中國》,同時他也做電視片,我們的美國朋友告訴我們,他做的電視片,就是美國版的《較量無聲》,知道中國這部電視片的人就很清楚納瓦羅的立場了,這一定是一個對中國不友好的,又有著鷹派思想的專家。但是我們並沒有對他很重視,我們總覺得對中國不友好的聲音是非主流的,所以沒有去接觸他們和了解他們。

  沒有想到的是,這些非主流的邊緣化的聲音逐漸的被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接受,特別是特朗普總統上台以後,班農、白邦瑞和納瓦羅等人成為了白宮中能夠影響總統的人。

  當然,這也是和中國的一些事情沒有做得很好有關。

  所以,從歷史上來看,中美關係是慢慢變化的,而我們沒有非常清楚地了解變化的節奏,掉以輕心了。

  第二是講行事規則。

  我覺得在國際關係中行事規則中很重要的一條,是言而有信。而恰恰在這一點上,美國人認為中國做的不好。比如說,中國加入WTO的時候有很多承諾,有很多是做到了的,但是有些沒有做得好,或者是做得很不好。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就認為你犯規了。當然,就WTO來說,有些是確實暫時做不到的,但是我們解釋和通氣上做的也不到位。

  另外,比如說在南海諸島修建和軍事化的問題上,美國人也認為中國沒有兌現承諾。

  我接觸美國人認為他們是這樣的,開始幾次你失信了,他出於禮貌也許不會發作,甚至連公開的批評也不會,但是會在心裡累積起來。如果三番五次出現類似的事情,最後累積在一起,他們就會在心中形成一個印象。這個印象也是很難去除的。

  有一個美國的專家曾經對我說,他認為甚至朝鮮人都比中國人講信用,因為他們說話算數。我很驚訝這種說法。但是仔細想了以後,覺得也許有些道理,但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朝鮮是個小國家,外交也是閉塞的,對美國交往的管道就是一條,而且都是直通最高統帥的,所以每一個到美國去的朝鮮外交官,他們說的話,某種程度上都是代表最高統帥的,所以都是可以兌現的。而中國是一個大國,和美國溝通的管道非常多,很多管道都自以為可以通向最高層。也有不少人認為他們可以通向最高層,但是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這樣就產生了誤解,以為代表最高層的聲音實際上完全不能代表,言而無信的帽子一定會戴上。

  第三是語言規則。

  中國人說話和美國人說話還是有很多不同的,特別是在外交辭令方面。我看美國人和很多西方國家的人,包括日本人,他們在一些外交場合都會說一些非常客氣,非常婉轉的話。比如說,特朗普在對中國揮舞貿易戰的大棒的時候,總是在最後說,我和中國的最高領導人是很好的朋友,我很欣賞他,等等,這話聽起來很受用,我們往往會記住,而且會誤以為美國的最高領導和中國的最高領導真的是很好的朋友,很多問題他們是可以商量著解決的,不會出現大問題。但實際上,這隻不過是一句客氣話。就像我們有時候請日本人吃飯,其實他們並不喜歡,但是出於禮貌,他們最後都會說一句,今天這頓飯,是我吃過的最好的飯!當然我們會心裡有數,知道主人請的幾乎每一頓飯他們都要這樣說,表示對主人的尊重。當然了,這種客氣很多中國人也會。

  但是,由於語言環境的不同,心裡期望值的不同,有時候把客氣話當作是真心話,把外交辭令當成是真的,那就會犯判斷的錯誤。

  第四是我們沒有透徹地了解美國,是因為機制還有不足。

  要想深入了解美國,首先要被美國人接受,如果你的思想和語言甚至你的裝束被美國人反感,那麼就不容易被他們接受,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他們。

  實際上,也有捷徑。

  美國作為世界上實力和影響力最大的國家,是世界其他各國都不可能忽視也不敢忽視的存在,所以各國也把與美國的溝通放在其對外交往最重要的位置。長期以來,歐洲主要國家的政府都在駐美使館外,幫助並鼓勵本國的社會組織在美髮展各種交流團體,旨在影響美國與其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向美國民眾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亞洲的韓國和日本緊隨其後也是如此,並且已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我在華盛頓曾經去拜訪了這兩個東亞鄰國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機構:韓國經濟研究所華盛頓辦公室和日本平和財團美日交流基金會。通過與他們的交談,我們發現這兩個公認在美推廣本國形象非常成功的機構,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如他們分別隸屬於韓國最大的智庫和日本最大的公益財團,運營資金全部由其韓國和日本本部全額承擔,但其運營管理卻都由美國前高官、前國會議員和退役將軍們負責。韓國經濟研究所華盛頓辦公室主任Donald Manzullo先生是前眾議員,曾擔任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辦公室的二、三把手分別都有在美國國會和國務院任職高級官員的經歷。日本平和財團美日基金會的主席Jams Zumwalt先生曾是美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他的父親是著名的四星上將,家庭背景深厚,基金會的副主席曾擔任美駐英公使。主席主任由美國人當還是其次,關鍵在於這些機構的美國頭兒不是挂名而是真管事的主,從機構年度工作安排到執行實施,他們都全權負責。

  這也是自信。

  中國有沒有這種自信?可以用美國人來替中國的智庫工作而且放權。當然,日韓的這些智庫都是民間的,真正的民間的,決策比較簡單,現在,中國的民間智庫實際上在美國連起步都沒有呢!

  但是,能夠在美國建立多個能夠深入當地的智庫,能夠非常仔細地了解美國人的想法,是中美之間互相了解的必須的橋樑。

  因為只有交了朋友才能說真話。比如說2016年的四五月份的時候,我去美國見了對美國的中國政策有影響力的高官,他跟我吃早飯的時候我們聊天,他說了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就是:也許我們要犯很大的錯誤。他這是指的中美關係,因為他一直主張和中國友好,而他的意思是這個主張也許錯了。

  他的這個結論來自哪裡?就是他剛才新加坡參加了一個國際會議,見到了中國的很多老朋友,他說,很多官員是和我很熟的朋友,但是我覺得他們說話似乎變了,他們雖然是和我說話,但其實是說給中南海聽的。我覺得,只有朋友,才能這樣直言不諱。而交朋友需要時間的積累。

  最後想再說一下貿易戰。

  很多人認為,特朗普就是個商人,他打貿易戰,是為了減少貿易逆差,給美國爭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這一點,我也相信。

  但是我認為,即便是特朗普初衷是為了在商業上為美國爭取更多的利益,不代表特朗普身邊人人都是這樣一個想法。因為奧巴馬執政八年,很多人對奧巴馬的對華政策是有意見的,而且這種意見是在逐漸累積的。我知道美國有一些很重要的中美關係研究者,他們在奧巴馬卸任、特朗普上任的時候,給特朗普寫了一個報告,總結奧巴馬執政八年對華政策的失誤。我相信,這樣的東西還很多。也可以說,貿易戰只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盒子,放出來的東西開始是解決問題,接下來的東西很難預料。

  如果說特朗普下了很大力氣打這場貿易戰,從500億到2000億,如果不能奏效的話,他會覺得很沒有面子,而他恰恰是一個愛面子的人。於是,他很可能會用經濟以外的方式來制裁中國,迫使中國低頭。最新的消息,是把中國駐美的新聞機構按照外國代理人來註冊,這樣的話,新華社和央視在美國的工作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對軍委總裝備部的制裁舉措,更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當然,此後,還會在台灣問題上,在南海問題上,他們都會採取對中國不利的做法。對於中美關係來說,將面臨更加多的挑戰,將不再局限在貿易問題上。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沙發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8-10-4 04:28 | 只看該作者
9月21日,美國依據去年7月制定的《通過制裁打擊美國對手法》,宣布對中國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及其負責人實施制裁,同時列入制裁名單的還有俄羅斯33家單位和個人。對中國軍方和軍方負責人的制裁史無前例,無疑將對目前因經貿問題本已惡化的中美關係火上澆油。

這是也個很嚴重的事情。有些人只覺得可以給貪官以威脅。其實對個人事小。對整個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制裁,是一件非常嚴重而且對中國軍隊非常嚴重的事情。中國反應強烈。除了外交抗議以外,召回了正在美國訪問的海軍部長,停止了美國國防部長來中國訪問。反應之強烈幾乎相同於那次大使館被轟炸。為什麼?我的認識是!先看看他怎麼制裁!

按照美國這項法律規定和總統令,對於被列入制裁名單的法人單位,美方制裁措施主要包括:1、拒絕頒發出口許可證;2、禁止在美司法管轄下進行外匯貿易;3、禁止通過美金融系統進行交易;4、凍結所有在美司法管轄內的資產和利益。對於被列入制裁名單的自然人,制裁措施包括:1、凍結其本人及其代理人在美國的資產;2、拒絕發放美國簽證,禁止其入境;3、禁止其利用美國金融系統進行交易等。

注意重要的是首先是被列入制裁名單的法人單位,也就是中國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1、拒絕頒發出口許可證;2、禁止在美司法管轄下進行外匯貿易;3、禁止通過美金融系統進行交易; 4、凍結所有在美司法管轄內的資產和利益。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三大軍事用品出口國。拒絕頒發出口許可證;,豈非要切斷中國的武器出口?中國和美國可以不做武器買賣,但是中國要是要和用美元交易的國家做武器買賣。已經公開的有以色列,烏克蘭。還有一些秘密的國家。這不是明擺著扼脖子嗎?

中國反應這麼大,連美國國防部長也不讓來了。當然也決不會服從美國的制裁。但是武器接受單位及武器賣給我們的單位,他們敢嗎? 所以無論如何。這份制裁書,對中國軍備的發展起了極大的阻礙作用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1309

帖子

378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786
3
布信易 發表於 2018-10-4 06:0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以為對美國人了解,而美國人對中國人根本不了解,雙方能談到一起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8: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