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路易斯維爾大學學者解讀諾獎:猛人PD-1的逆襲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8-10-2 09: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10月02日 07:33 新浪科技-自媒體綜合

  來源:徐鑫科學網博客

  作者徐鑫,系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研究人員

  公元1992年,潛流涌動的年頭,猛人PD-1,被一個叫Honjo的日本人輕輕喚起。

  1992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頭,但PD-1出生時,天上沒有任何異兆。PD-1似乎只是在細胞程序性死亡中打醬油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之一,看起來只是一個垃圾股,因此只在一個叫EMBO J的雜誌上做了簡單的介紹。

  在PD-1出生時,P53已經名震江湖。這個只比PD-1早發現13年的分子,由於在細胞周期調控、DNA損傷、癌症發生等領域的重要作用,吸引了無數追逐。PD-1出生一年後的1993年,當PD-1的研究論文依然寥若晨星的時候,P53已被科學界的時代雜誌Science評為明星分子。多年後,P53研究節節攀升,如今相關研究論文已達到70000多篇。

  比P53稍晚些的Ras也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這個癌蛋白最初作為癌症的病毒學說的一個證明而出現,後來又成為癌症治療的分子靶標。現在Ras相關論文50000多篇。

  再晚些的HER2一出生就被Science報道,後來更是有無數的製藥公司打它的主意,目前針對HER2的抗體藥物是乳腺癌靶向治療的標準之一。

  甚至比PD-1出生還要晚些的BRCA1、BRCA2都似乎後來居上,迅速成為各大雜誌搶奪的焦點。這些基因由於在乳腺癌、卵巢癌的預判上的作用,成為乳腺癌早期檢測的首選;以此為基礎的基因公司,每年有幾十億的營業額,養活了上千名員工。

  即使是同在細胞死亡領域的Bcl-2,從一開始驚才艷羨,註定成名。PD-1出生的這一年,整個分子生物學領域都籠罩在細胞程序化死亡的陰影之下,大地上的巨人,唯有Bcl-2,冠蓋滿京華,而PD-1,斯人獨憔悴。

  恆星沒有行星耀眼,那是因為它更加深遠。PD-1在對自己的安慰中,度過了漫長而寂寞的歲月。

  二

  燦爛的煙火還需要夜空,科學發展史上常常有東成而西就。PD-1也是如此。

  地球東部Honjo發現PD-1后7年的1999,地球西部的LiepingChen見證了B7-H1的發現,這是一個對免疫反應發揮負調控作用的蛋白。誰也沒有想到,B7-H1和PD-1是天作之合。

  2000年,Honjo實驗室的Gordon Freeman證實B7-H1與PD-1結合,負調控淋巴細胞的激活,而且,Freeman把B7-H1更名為PD-L1。從此之後,Lieping Chen和Freeman就各唱各的,我叫我的B7-H1,你唱你的PD-L1。但在公眾中,PD-L1叫的似乎更響,可能因為看到PD-L1,就能想到PD-1,就像看到居里夫人就想到居里一樣。

  窗戶紙就這樣捅破了,其實很簡單:PD-1是一把T細胞活性的剎車,PD-L1就是踏在剎車上的那隻腳。

  2001年的時候,已經獨立的Freeman又發現了第二隻腳:PD-L2。

  就在這一年,Honjo還發現了PD-1缺陷小鼠能造成自免疫性心肌擴張,進一步證實了PD-1在T細胞激活的負調控方面的作用。這是一個搞出一個敲除鼠就能在Nature上灌水的美好時代,從此以後,這樣的機會就一去不返了。

  三

  腫瘤是人類的夢魘,叫醒夢中人的,有手術、化療、放射性治療和靶向治療。科研中的寵兒不見得是臨床上的王者。P53雖然有著眾多的研究,但是很難在臨床上作為一個靶向的分子。Ras雖然是腫瘤中突變最多的基因之一,但是針對它的抑製劑從未成功過。當然HER2、Bcl-2的抑製劑在臨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這些都不是非常好的靶。PD-1作為腫瘤治療的分子靶標使以前所有的靶標黯然失色。

  PD-1的三伯樂包括搞免疫的Honjo,Freeman和搞腫瘤的Lieping Chen。PD-1在腫瘤中的作用的功臣首推Lieping Chen。2003年起,Lieping Chen就採用針對PD-L1抗體阻遏的方法來治療癌症,並取得了實驗上的成功,為臨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Lieping Chen砍出破竹的第一刀之後,聽到的就是PD-1抑製劑劈開腫瘤治療的噼啪聲了。

  第一聲巨響發生在2012年,PD-1發現的30年之後,德川家康說人生如負重遠行,不可急躁,誠不我欺也。這一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臨床醫生眼中的聖杯一樣的雜誌上的兩篇文章,發現PD-1抗體的效果很好。有多好呢?非小細胞肺癌的反應率達到18%,黑色素瘤的反應率28%,腎癌的反應率27%。

  接下來就響聲不斷,令人應接不暇了。2013年到2015年,至少有7篇文章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如果上面的反應率不能說明問題的話,讓我們看一個例子。非小細胞肺癌是一種比較頑固的腫瘤,根據情況可能首先選擇手術、化療。化療中常用順鉑,順鉑不好用的話常採用多西他賽。使用多西他賽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腫瘤晚期或轉移時,也就是很棘手的時候了。在這個時候,PD-1抑製劑同多西他賽相比,有哪些優勢呢?在一項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中,採用多西他賽的組,總生存月中位數是6個月,採用PD-1抑製劑Nivolumab的則是9.2個月;多西他賽組總生存率24%,Nivolumab組總生存率42%,採用Nivolumab病人死亡率降低41%;有人說PD-1抑製劑反應率低,比如這項研究中PD-1抑製劑反應率20%,但多西他賽反應率只有9%;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同多西他賽55%的3到4級副作用相比,PD-1抑製劑的3到4級副作用率只有7%。

  如果說科研文章是專家間的對話,專利批准就是有話語權者的宣言。

  PD-1的抗體Nivolumab(商品名Opdivo)在2014年獲得FDA批准治療晚期黑色素瘤,2015年又被進一步批准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PD-1的另一個抗體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也在2014年獲得FDA批准治療某些晚期的黑色素瘤患者。

  四

  如果說科研文章是專家間的對話,專利批准就是有話語權者的宣言,媒體傳播則是高調的揚聲器,而網路,則常常是變奏的開始。

  PD-1抗體目前只對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癌等有效,對霍奇金淋巴瘤表現出非常好的反應率,但還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證實。密雲不雨,得到的可能是甘霖,也可能是暴風。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