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訪vivo周圍:手機行業的下一站是AI與IoT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10-1 05: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9-28 09:06:56 來源: 網易智能

  

  出品 | 網易智能(公眾號 smartman163)

  期號 | AI英雄總第103期

  作者 | 小羿

  「兩年後手機將會迎來大變革,手機將變成一個自學習、自索引、自推薦的智能終端。」

  上周,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對手機的未來做出了這樣的預測。

  自今年六月集眾多黑科技於一身的vivo NEX新機發布之後,我們看到以前的那個給人「主明星代言」印象的手機廠商,正在抓住AI,布局未來。

  作為在vivo公司任職13年的老兵,副總裁周圍是一個在幕後專註於手機技術的低調之人,他曾經擔任過vivo軟體研發總經理,在AI方面頗有建樹。目前,周圍正在扛著vivo的AI大旗,引領著這家國內排名前三的智能手機廠商開啟新的征程。

  | vivo AI全球研究院成立,廣納賢才布局未來

  vivo AI全球研究院於今年7月26日宣告成立,周圍擔任首任院長。據悉,vivo AI全球研究院有12個技術方向,包含語音識別、NLP,以及機器視覺中的圖像識別、圖像歸類、OCR等一系列AI相關技術。

  「我們的理念並不是要做多出色的基礎技術,而是要基於AI技術構建一個平台,為消費者服務。」周圍這樣解釋研究院的使命,在公司內部,vivo AI研究院定位連接中心,將AI能力輸出給消費者。

  在採訪中,周圍向網易智能透露,兩個月來研究院不斷招聘AI人才,目前已經有200人到崗,其中vivo深圳研究院、北京研究院的院長已經就位,而杭州研究院、南京研究院的負責人還虛位以待。周圍預計,到明年第一季度研究院的團隊人數會超過500人。

  對於研究院未來一年的發展規劃,周圍表示,研究院希望有力支撐起vivo的AI產品和服務,除了自研之外,還有度量團隊去評判每一項AI技術的行業情況,進而決定在vivo手機上使用自研技術還是合作技術,為的是給消費者帶來更好地體驗。

  | vivo戰略布局AI:聚焦數據、場景、服務

  在採訪中,周圍向網易智能詳細地解釋了vivo的AI戰略規劃。

  對於人工智慧本身,周圍的認知是,「在我看來,人工智慧是通過數據+演演算法,得到新的數據,最重要的是精確識別出場景,把消費者需要的服務,精準、按時、按需推送給消費者,這個過程就是人工智慧。」

  經過一年的研究,vivo終於在近日公布了「AI金字塔戰略」,它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數據、第二層是場景,第三層是服務。

  

  最底層是數據。周圍認為,數據對於深度學習、強化學習非常重要的,沒有數據就沒有今天人工智慧的繁榮。為了更好地收集數據,周圍表示vivo會積極定製更好的感測器。

  但數據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歐盟之前發布的GDPR對數據的收集和使用做了嚴格的規定。周圍表示,「vivo也在進行GDPR的合規性建設,讓數據在匿名化、去標識化的過程中公開透明,讓數據的整個使用過程是可追溯的。」

  第二層是場景。vivo將用戶場景總結為三類,分別為手機場景、垂類場景、IoT場景。與之相適應,第三層服務也是對應了手機服務、垂類服務、IoT服務三類。周圍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手機依然是最大的連接中心,對應的服務也要根據場景來做。

  | 手機服務AI化:拍照進化與Jovi語音助手

  AI技術正在給手機本身的使用體驗帶來前所未有的革新。在周圍看來,安卓手機出廠會搭載超過120種服務,這些服務未來都會被AI化。目前,vivo根據用戶的需求把這些服務的AI化進行了排序,其中拍照首當其衝,其次是遊戲,還有消費者對性能、功耗、續航等方面的痛點。

  那麼,vivo手機未來在拍照上如何利用AI技術進化?周圍回答說,vivo在手機拍照上面的進化是根據消費者調研而驅動的。「我們首先要把白平衡做好,白平衡場景有數千個之多,室內、室外、夜景等,我們希望通過AI技術,提升這些場景的拍照效果。」周圍表示,「隨著手機多攝像頭的介入,我們還要精準的識別拍照場景,比如近景、遠景、人像、建築物等。另外,針對自拍我們還使用AI技術進行美顏優化,針對用戶需求我們還設置了AI構圖等等。」

  在手機基礎功能之外,還有一類因AI催生的新服務,比如語音助手、識圖服務、翻譯服務、健康中心、負一屏等等。

  在今年六月份的vivo NEX發布會上,vivo對外推出了Jovi語音助手。在周圍看來,語音交互是觸屏之後一個很大的交互方式,已經成為目前消費者使用手機的一個強需求。但目前語音交互還是不能取代觸屏交互,只能作為補充交互方式,尤其是在雙手不方便操作的時候。

  「在最開始的階段,大家在語音助手上做得都差不多,但是經過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vivo開始走自己的路。」周圍透露,根據vivo的調研,用戶花費在語音助手上的時間有20%是閑聊,除此之外還有喚醒手機上的各種服務,提供語音的快捷入口。據周圍表述,Jovi語音助手將重點做好閑聊和喚醒服務,這個服務包括手機上的服務,也包括垂類服務,如車載場景、語音翻譯、常識問答等。

  | 垂類服務AI化:押注快應用做服務直達

  眾所周知,目前的安卓手機平台上有成千上萬種服務,如果某家企業想要把服務推送給消費者,一般需要到應用商店去尋找,然後經過「下載—安裝—啟動—註冊」后,消費者才能體驗服務。

  如何利用AI技術解決服務直達的問題,已經成為國內很多手機廠商的共同訴求。據悉,今年3月,包括vivo在內的10家主流國產手機廠商共同發起了「快應用聯盟」,希望用快應用搭建一個生態,用戶無需下載安裝APP就能獲取服務。

  據網易智能觀察,快應用的形式與小程序有些接近,二者都是應用免安裝、免下載、服務直達。不同的是,快應用本質上希望通過AI技術識別用戶場景,從主動提供精準的服務。周圍表示,「很多人都說快應用是要取代安卓生態的應用分發模式,但我認為快應用是為人工智慧的服務直達而存在的。」

  「在快應用平台上,比如識別到用戶在一個商場過周末的時候,AI助手可以直接給用戶推薦餐廳、訂電影票,而不應該再去下載和尋找一個應用或服務。」周圍解釋到。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沙發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10-1 05:05 | 只看該作者
 | 手機之外,戰略布局IoT:打造聯盟,鋪平生態道路

  根據一些機構報告預測,從今年開始,IoT設備開始進入一個爆發增長期,IoT設備用戶活躍度開始加速上升在這個過程中,智能家居的增長首當其衝。

  Gartner公司最近的研究報告稱,估計到2021年將有251億台智能設備連接到網際網路。IDC數據也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銷量4.3億台,預計2022年全球出貨量接近10億台。

  無疑,IoT已經成為當下很多企業最重要的戰略方向之一。周圍表示,vivo已經瞄準了智慧網際網路時代,實際上就是IoT互聯、體驗的場景。在9月初舉辦的vivo X23新機發布會上,vivo推出了自家的控制中心「Jovi物聯」,在這個控制中心上,可以調用各種各樣的物聯網設備。而且,周圍在此次採訪中向網易智能透露,vivo也在開發一些智能家居設備,比如智能音箱等。

  不過,從行業角度來看,IoT目前有兩大痛點,一是因為行業碎片化,開發者和企業需要為不同的標準、生態、硬體做適配;二是消費者在使用IoT設備之前,都要為設備做一次適配,比如安裝控制類的應用程序,這樣無法保證用戶體驗的一致性,不同設備之間也無法保證互聯互通。

  如何解決這些痛點?周圍的答案就是「IoT生態開發聯盟」。據悉,這個聯盟是今年7月初由vivo等七家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的,旨在構建一個開放的IoT生態,服務開發者和消費者。據周圍表述,IoT生態開發聯盟有三個特點,完全開放、不設置門檻、沒有障礙。

  

  周圍表示,IoT生態開發聯盟屬於行業公有的生態,設有秘書處和辦公團隊,所有的專利、標準、代碼都是公開共享。「我們也歡迎已經存在的IoT生態一起來對接,一起共建生態,讓開發者、消費者沒有開發、使用障礙。」周圍表示,只要是IoT行業企業,秉承開放的心態,都可以加入這個聯盟。而且,聯盟不強制要求用某一個控制中心,允許企業有自己的控制中心,比如某家電視廠商加入開放聯盟,也可以將自己的電視作為連接中心。

  當問到未來如何評判開放聯盟是否成功的時候,周圍表示,我們對成功的界定是讓消費者因為開放聯盟享受到IoT設備的服務,享受服務的過程中沒有障礙,真正互聯互通,IoT的開發者也不需要像現在一樣去做多重適配。只要這個局面出現,我們就達成了願望。「我認為只要我們的方向是對的,開放的趨勢是不可擋的,而且會越來越快。」據周圍透露,目前有很多企業已陸續加入這個聯盟,預計今年底聯盟成員將會增加到100家。而且,工信部也正在評估是否將聯盟標準作為行業標準來使用。

  | 暢談手機未來:變成自學習、自搜索、自推薦的智能終端

  在vivo任職13年,周圍這樣看未來手機產品發展。他說,目前推動智能手機產品變革有兩股力量,一個是明年5G手機的到來,另一個是AI技術的成熟,將會讓手機將變成一個自學習、自搜索、自推薦的智能終端。「可以預見的是,18-24個月之後,手機的推薦服務可能比我們更了解自己,手機給用戶的感受會發生比較大的變革。」周圍說到。

  那麼在AI的加持下,手機上會出現殺手級應用嗎?周圍回答說,他認為最大的殺手級應用就是自學習、自搜索、自推薦——當你需要各種各樣服務的時候,手機都是第一個出現來幫助你,手機的角色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它從一個被動的終端變成一個主動服務你的助手。

  「屆時消費者可以享受到被深度聚合后的各行各業的服務,包括具有很好用戶體驗的、各種互聯互通的IoT產品服務。」周圍憧憬道。

  由此看來,從數據、場景、服務入手,vivo除了藉助AI讓手機得以進化,還希望助力IoT聯盟建設,實現真正的「無縫連接」。未來手機戰場如何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完)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