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活常識] 蹲廁比馬桶更適合中國人使用?5大原因,你可能1個都不清楚

[複製鏈接]

336

主題

337

帖子

214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為了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蹲廁所的方式也由早期傳統的蹲廁發展到現在的坐廁,而且坐廁因為方便、舒適也被很多人接受,但是坐廁貌似更容易引發便秘、痔瘡等肛腸問題,那麼蹲廁和坐廁究竟哪個更健康?平時又該如何正確排便呢?



蹲廁和坐廁到底哪個才健康?答案是蹲廁更健康。

第一,蹲廁比坐廁容易排便

蹲著排便時雙腳會岔開,這可以減輕下蹲壓力並在無形中增大腹部壓力,能夠增腸胃的蠕動而有利於排便。

第二,蹲廁比坐廁衛生

坐廁即坐在馬桶上面排便,我們的肌膚需要直接接觸馬桶邊緣,而公共場所的馬桶被多人使用過,上面的細菌比較多,目前也沒有專人去完成擦拭或消毒的工作,所以容易患上皮膚病。

第三,蹲廁不容易引發痔瘡

與蹲廁相比,坐廁更容易誘發痔瘡,因為坐著排便不怎麼費力,往往會延長排便的時間,影響體內毒素和糞便的排出,繼而更容易誘發痔瘡問題。

第四,蹲廁更有利於女性健康

女性蹲廁排尿能夠使膀胱有效的排空,而坐式由於擠壓膀胱所以會導致膀胱中的尿液排不盡,增加膀胱細菌感染的機會而誘發尿路感染,另外在月經期間蹲廁有利於經血的順利排空,相反坐廁會使經血殘留在子宮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容易引發中毒性休克。

第五,坐廁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坐廁的排便較為困難,所以人們習慣性的用力排便,而用力過猛就會使回心血流量驟減, 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那排便有什麼禁忌?

1.忌用力排便

排便的時候切記不要過度用力,因為會引起膈肌和腹壁肌強烈的收縮,腹內壓和血壓在短時間內驟升並增加心肌耗氧量,最終誘發腦溢血、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2.忌看報紙、玩手機

手機和報紙會轉移人們排便的注意力,干擾大腦指揮排便神經的能力並延長排便的時間,阻礙盆腔靜脈血液迴流后引發便秘問題,而且長時間排便容易引起腦部暫時性缺血。



3.忌起身太快

排便結束后最好先緩一下再慢慢起身,如果起身太快會使腦部暫時性缺血,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發生頭暈、摔倒、昏厥等意外。

4.忌錯過便意

生活中如果有便意一定要第一時間去廁所排便,如果錯過便意或刻意抑制便意,會讓糞便堆積在腸道內,引發便秘問題,長期如此甚至會發展成腸癌。

5.忌胡亂擦屁股

一般女性擦拭屁股時候要從前往後擦,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的機會。

排便是日常生理行為,但是也是暗藏學問的一件事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9: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