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類史上的這些恐怖病症, 連科學都無法給出真相!

[複製鏈接]

35

主題

35

帖子

2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to1 發表於 2018-9-26 1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類史上的這些恐怖病症, 連科學都無法給出真相!





  2018-09-26 07:03     默語世界

  7.後天學者症候群

  學者症候群可促使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例如,自閉症或低智商,發展出驚人的才能。這些才能和潛在的精神問題,是天生自帶的。所以神經學家至今還不能解釋他們之間的關聯。

  據說10%的自閉症患者都具有某種怪才潛能,但更有趣的是,有些人在頭部經歷劇烈撞擊后得了後天學者癥狀或對等潛能。等等,先別急著撞牆,這些能力僅限於藝術,數學,記憶或特殊才能。湯米,麥克休就是個例子,當了51年職業罪犯的他,在一次腦出血后,一夜間就成為了令人驚嘆的藝術家和詩人。

  

  無獨有偶,傑森.派克.傑克,在遭搶劫時曾被多次踢踹頭部,事後,他突然間就成了學神,各種複雜數學公式可在頭腦中,以幾何圖案的形式浮現。

  現在關於先天自帶才能,或後天變成怪才的理論涉及到大腦通過激發,另一個未使用區域,來彌補其他部位的功能缺失。

  6.自燃

  搖滾音樂史上最悲傷的歌之一是萊昂國王的《Sex on Fire》,這是卡雷布.弗洛威爾寫給自燃而死的前女友的歌曲。她在做愛的時候自燃掛了。

  自燃,這可不是在說笑。每年都有許多人莫名其妙地自燃,在沒有火源或助燃劑的情況下意外地被大火吞沒。古歷史學家普林尼就提到過,他曾見古羅馬人用人來做火炬。

  

  我們現在還無法解釋,這些神秘又震驚的事件是怎麼發生的。有意思的是2/3的受害者為女性,而且這些事件大都發生於黎明時分。在受害者附近的牆面上經常會有煙塵和燃燒脂肪的痕迹。但除本人外,其他物品看上去都沒有燒痕。有時候,甚至受害者的衣服都還完好無損。

  合乎邏輯的解釋又與事實不符,即受害者極其快速地被燒成灰的事實。但火葬場工作人員和心理變態都直到,人體90%都是水,是很難燃燒起來的,全部燒盡也要花個半天。另外,許多犯罪現場調查者都聲明表示,這些自燃案件都與他們所見過的火災現成死亡情況不同。

  5.爆炸頭症候群

  

  這癥狀很煩人不是嗎?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隨時都可能要飽受爆頭的疼痛,從你起床開始。

  儘管爆頭症候群聽著十分奇怪,但它真不是血腥爆頭,而是幻聽,讓你覺得炸彈好像就在你身邊爆炸,或是汽車鳴笛聲。這些癥狀持續時間很短,但長期的折磨會給人帶來嚴重的心理影響。目前,它屬於睡眠機能混亂癥狀的一種,因為爆炸頭症候群通常發生於那些半睡半醒的人身上。

  很遺憾,我們現今所知的就只有這些,因為目前沒有更多關於該疾病的研究了。

  4.幻肢綜合症

  如果你是殘疾人士,生活一定會有所障礙。但在剩下的日子,你還要被失去的肢體所困擾,這可真是學上加霜。大約60%~80%的截肢患者飽受幻肢綜合症的折磨,這種情況不僅只發生在手腿上,許多失去乳房,牙齒,眼睛和舌頭的人,也同樣感受到了這種幻覺。

  據患者描述,他們截肢的部位常產生痛覺,好像這部位被扭曲到不自然的姿勢。奇怪的是,這種現象也出現在那些生來就沒有肢體的人身上。大腦還殘留著舊神經的感覺,這有可能解釋該病的發病原因。但對於那些生來就沒有肢體的人來說,這完全不合理。

  3.通感症

  通感症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能夠使人能夠聽聞顏色的癥狀,但事實上,這神經生物學的古怪癥狀非常複雜,它可能設計到感官和認知的混合,通感症的癥狀是多種多樣,包括從顏色中能感受到疼痛,從字母或數字中辨別個性和性別。甚至,當看到或聽到一些詞時,患者可以感受它們的滋味。

  最有趣的是,有些患了聯覺的人,在聽到某些特別的聲音時,他們會覺得某些身體部位正被撫摸。世界上大約4.4%的人患有通感症,一致認同的說法是,當一個人的感官能力過於靈敏,以至於相互干預,由於大多數患者並未因該癥狀而感到困擾,所以對於該病的研究可以慢慢來。

  2.幻覺記憶

  

  Dejq vu直譯為「似曾相識」,是用於描述一種對某種行為或事件有著強烈的熟悉感。一些非科學的解釋稱,這是大腦能預言未來的潛在能力,然而,該領域的研究人員極其反對該說法。一些心理學家認為,這會成為西方國家的一個問題,他們指責我們日益消沉和重複的生活。許多的人每天上班都走著相同的路線,一整天都呆在一個小隔間里,回家吃著同樣的快餐,還有乏味的性生活。、

  這種解釋還真說得過去,但有些人可不買賬,他們指出人類本身就是一種做著重複事情的生物,別指望精神學家們能給出更好的解釋。一種科學理論聲稱,幻覺記憶症是由於大腦二次信息傳輸時間的秒差,它源於左右半腦之間的信息交換,先收到信號的半腦實際收到了兩次傳輸信號,就像光碟卡碟一樣。然而,另一種較為含糊的分析是,大腦存檔相同記憶時出現了小差錯,才會造成人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3: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