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沈向洋、洪小文與恩師Raj Reddy聚首對話,暢談AI之路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9-23 0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9-19 11:21:11 來源: 網易智能


  本文系網易智能工作室(公眾號smartman 163)出品。聚焦AI,讀懂下一個大時代!

  網易智能現場報道9月19日上海西岸藝術中心

  文/小羿

  

  從左至右:洪小文、Raj Reddy、沈向洋

  9月18日下午,微軟在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舉辦了名為「AI前沿與行業賦能」的主題論壇。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主持了一場有關「人工智慧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尖峰對話,對話雙方為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慧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博士與人工智慧先驅、圖靈獎得主Raj Reddy。

  | 知古見今:Raj Reddy與AI相伴的55年

  Raj Reddy在1963年加入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后,從那時候起就開始研究人工智慧。Raj Reddy回憶到,那時一切才剛剛起步,並不清楚它未來的發展方向,「讓計算機擁有智能」聽起來就像天方夜譚,但現在我們都實現了。

  「上世紀60年代,我們提出了一些問題,怎樣提高計算機的智力?人類與機器是否能夠更高效地進行交流?計算機是否能具備人所具有的能力,比如理解語言和圖像?計算機領域有許多關於演演算法理論的工作,但還從來沒有人研究過這些問題,因此我們開始了語音識別的理論研究,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也需要時間讓語音識別技術變得更成熟。」Raj Reddy說到。

  

  人工智慧先驅、圖靈獎得主Raj Reddy

  60年後的今天,我們在AI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Raj Reddy表示,要使今天的人工智慧更進一步,我認為我們要更深入地認識人工智慧的理論原理。構建人類如何理解語言的完整理論需要我們投入很多時間,但我認為這非常有意義,因為我們今天致力的人工智慧系統將能讓更多人類享受智能和便利。今後的人機交互將無需通過打字、觸摸等方式實現,和機器交流將變得像和人對話一樣簡易,這是我們今後的目標。

  深度學習由當時的卡內基梅隆教授Geoffrey Hinton在1985年提出。Raj Reddy說到,當時的計算能力極其有限,做深度學習非常困難,但大家都沒有放棄。差不多從2010-2012年開始,深度學習在人工智慧領域開始變得非常流行,是因為我們今天的計算能力、帶寬、存儲空間等都獲得了幾百萬倍的提升,這讓深度學習這個想法得以廣泛實現,它最基本的理念其實沒有變化。今天海量的數據、高速的數據處理能力,也使我們過去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演演算法能夠在極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計算,從而實現更好的效果。

  沈向洋也回憶到,Hinton第一次將深度學習應用到語音識別領域是在微軟研究院做訪問的時候,當時和微軟語音團隊一起合作,做出了初步成果。我們做研究要把眼光放長遠,很多研究不會在短期內見到成果,但我們不能放棄。

  Raj Reddy教授還提到,從60年代到現在,許多人都對人工智慧抱有誤解,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取代人類。我想說並非如此,在人工智慧60年的發展中,我們的願景始終是希望AI能延伸人的知覺,強化人的能力,幫助人類更好更快地完成多樣的工作。

  | AI技術發展方向:漸進式學習、小數據學習、與神經科學結合

  從基礎研究的角度,Raj Reddy認為,接下來的五十年,將成為學習的時代,不只是狹義的深度學習,而是真正廣義上的學習。就像嬰兒通過模仿發音學習新語言,人類在課堂中學習新技能,未來的機器學習不會僅僅依靠幾百萬的大數據完成學習,而應該像人類一樣實現漸進式的學習。

  沈向洋也談到,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雖然已經能夠為我們解決許多問題,但現在的人工智慧大多使用大數據解決小問題。因此我認為在人工智慧發展的下一階段,我們要研究如何用小數據解決大問題。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慧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

  另外,沈向洋也非常看好人工智慧與神經科學的結合。他說,兩周前我到斯坦福大學聽了一場神經科學課程,課上講了許多人類大腦的認知失調現象,且據統計由於衰老、童年抑鬱等等不同的原因,約有25%的人在一生中會或多或少會經歷這種大腦功能的紊亂。因此通過人工智慧與神經科學研究的結合,我們不僅能更好地理解人腦的運行機制,也將能使用人工智慧補充完善失憶症這樣的腦類疾病的治療手段。這一領域也是我們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教育、醫療領域商業化的潛力都非常巨大,我們要做大量的基礎研究。

  | 面向未來: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的「守衛天使」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沙發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9-23 03:31 | 只看該作者
由人工智慧所引領的數字化轉型,不僅為金融、製造、教育、交通等垂直行業帶來巨大的改變,也為銷售、市場、人力資源、招聘等業務流程帶來全新的機遇。當洪小文問到,如何把人工智慧應用到社會中解決社會問題是,沈向洋博士同時表示,我們在收集越來越多的數據,我們要非常謹慎地選擇誰能擁有數據、誰有權使用數據。一方面我們要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一方面我們要利用這些數據進行計算,這對我們推動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

  Raj Reddy表示,我認為人工智慧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是成為人類的「守衛天使」,除了幫助我們對城市運行進行實時監測分析,賦能各行各業加速發展,人工智慧更能夠幫助我們完成地震、海嘯、交通事故等等災難或傷害的預測。對於這些天災人禍,我們人類沒有能力準確預知,人工智慧卻擁有這樣的能力來給我們預警,讓人們在危機的邊緣倖免於難。這並不是紙上談兵。

  Raj Reddy稱,自動駕駛汽車是目前人工智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領域。按照我們目前的預測,如果未來我們有了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人工智慧將能代替人類作出及時的反應,交通事故發生率可能會下降80%-90%,車輛損毀的維修費用也可以大幅下降,在大幅減少人類受到的傷害的同時節約社會資源。

  「儘管AI發展目前困難重重且需要大量的時間,但這是我們對人工智慧未來的美好展望。」Raj Reddy憧憬地說到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