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空天信息院研發的蒙古旱情遙感監測系統移交蒙方使用

[複製鏈接]

235

主題

235

帖子

127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愛不可及 發表於 2018-9-21 18: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9月17日,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發的蒙古旱情遙感監測系統(DroughtWatch-Mongolia)正式移交蒙古國家遙感中心使用。在蒙古烏蘭巴托舉辦的蒙古旱情監測系統運行推介區域研討會上,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吳炳方與蒙古氣象、水文、環境研究所科技處長Gomboluudev Purevjav分別代表雙方簽署移交協議。

  在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組織(UN-ESACP)區域旱災機制的協調和支持下,中科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空間減災卓越中心「亞洲空間減災科學合作研究項目」等項目支持下,吳炳方團隊與蒙古國家遙感中心深入合作,完成了旱情遙感指數適應性分析,提出了分區、多指數的蒙古旱情遙感綜合監測模型,克服了旱情遙感監測技術時空適應性差、單一指數無法精確刻畫旱情發生及變化等難點,結合蒙古大陸性氣候特點,定製了DroughtWatch-Mongolia。

  自2014年以來,吳炳方團隊與蒙方開展了多次聯合地面觀測實驗。通過4年的驗證,蒙古旱情遙感監測系統的精度和監測能力達到運行化的要求,實現適合蒙古旱災特點的旱情遙感監測。此外,團隊積極推進系統蒙古本地化,為蒙古國家遙感中心提供連續的技術支持、人員培訓和能力建設,使之具備獨立開展旱情監測與分析的能力。由此,蒙古國家遙感中心實現了該國的旱情自主監測,併發布了蒙古國家旱災監測報告,為蒙古防災減災業務部門提供實時動態的旱災災情及變化信息,被蒙古氣象部門,食品、農業和輕工業部,自然、環境和旅遊部等應用,為各管理部門更好地應對旱災提供重要的方法和技術支撐,為提高蒙古綜合抗旱減災提供了有力保障。

  空天信息院研發的全球旱情遙感監測系統(DroughtWatch)已持續開展旱情遙感監測工作20餘年。經過多年開發、升級,目前DroughtWatch已經發展成為多衛星多尺度的旱情遙感監測系統。通過在蒙古的成功示範,以及與柬埔寨、斯里蘭卡的合作研究和系統移植,形成了亞太區乾旱監測預警的標準化操作手冊(SOP),成為UN-ESCAP亞太地區旱災機制的典型示範和主推系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5: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