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適: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複製鏈接]

90

主題

134

帖子

62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nroug 發表於 2018-9-21 1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生活中有兩種人,一種人只顧自己舒服,對於別人不管不顧;另一種人,處處與人方便,讓別人舒服。

孔子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讓別人舒服,就是讓自己舒服。

[1] 懂得照顧別人的面子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不懂照顧別人的面子,別人也不會給你面子。

老話說的好:「逢人減壽,見貨添錢」。

猜人年齡要往低了猜,這樣會讓人開心,覺得自己依然很年輕。

別人今年三十,你一張口就說別人五十歲,別人不惱才怪。

看到別人買的新東西,要往貴里猜,這樣讓別人覺得自己有眼光,沒花瞎錢。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開開玩笑,吵吵鬧鬧,都要把握住分寸,再熟悉的人也不要揭短,傷了面子,就傷了和氣,保持分寸感才是最重要的。

林語堂年輕的時候家庭困難,無法籌措學費,胡適特地以北大的名義資助他,讓林語堂避免了尷尬,保全了面子。

胡適去世之後,林語堂前去悼念,說自己一生記得胡適先生的恩義。

胡適先生交友遍天下,和他會照顧別人面子,是分不開的。

懂得照顧別人的面子,別人才會照顧你的面子。讓別人舒服,才是讓自己舒服。

[2] 懂得回饋他人

《禮記・曲禮上》講:「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尚往來,人際關係就是這樣,你來我往才熱乎。

前幾天有些新聞報導,說閨蜜倆人鬧掰了。

原因是因為,甲結婚的時候,乙給了8888的紅包;而乙結婚的時候,甲假裝不知道,壓根沒去。
人和人之間,只要是平等的關係,就要懂得知恩圖報。

你給我一分,我還你一分。這樣關係才能長久。

兩個人的關係里,只索取不付出是遲早要崩盤的。

胡適和陳寅恪是很好的朋友。

陳寅恪曾應聘牛津大學教授,胡適寫了一封長信,以自己做擔保,打消了英國人的疑慮,讓陳寅恪順利入職。

後來陳寅恪罹患眼疾,考慮到陳寅恪生活艱難,胡適在薪資微薄的情況下,依然寄去醫療費。

後來胡適競選文化院院長,陳寅恪特地跑到重慶去投胡適一票。
倆人在學術上、生活上相互扶持,成就一段佳話。

讓別人舒服,就是懂得回饋他人。

知恩圖報,是一個人的本分。心懷感恩,彼此幫助,關係才能長久。

[3] 不給別人添麻煩

紅學家周汝昌在年輕的時候拜會胡適,冒昧向胡適借閱世間孤本《甲戌本紅樓夢》。

這麼貴重的書籍,第一次見面就冒昧借閱其實很不禮貌,但是胡適二話不說,借給了他。

後來周汝昌成為大陸著名的紅學家,台灣想要刊發一篇關於周先生的文章,文章里有一段話,是胡適對周汝昌的讚譽。

胡適要編輯把這段話刪掉。

胡適說:我現在在大陸名聲不好,誇讚他反而給他惹麻煩。

胡適自己是這麼做的,也是這麼教育孩子的。

他對自己兒子說:「合群有一條基本規則,就是時時要替別人想想。時時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應該怎樣?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嗎?我不願意的,他願意嗎?』能這樣想,便是好孩子」。

心裡裝著別人,設身處地為別人想,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從販夫走卒到文人學子,都稱讚胡適先生的為人,才有了「我的朋友胡適之」這樣的佳話。

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讓別人舒服,就是讓自己舒服

90

主題

134

帖子

62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3
沙發
 樓主| winroug 發表於 2018-9-21 11:24 | 只看該作者
「在過去一百年中,{共產}主義在世界範圍內害死了超過一億人。在蘇俄、在柏林牆下有多少冤魂仍在遊盪,得不到超度;其它{共產}政權在蘇俄及{中共}支持下殺害了多少本國人民!柬埔寨那麼小的一個國家,卻有幾百萬人民被波爾布特{共產}政權虐殺,萬人坑裡的累累白骨記載著{共產}{紅魔}的殺戮惡行。最近的朝鮮{共產}{極權}{黨}魁更在光天化日下,虐殺包括自己親人家屬在內的{黨}內及普通世人,還以核大戰來威脅世界。{共產}主義的歷史就是一部部的殺人史,每一頁都染著世人的血跡、都記載著{共產}{邪靈}百年來一路暴力嗜殺的惡行。在這傳統文化被毀、道德敗壞的大潮中,很多世人隨波逐流,已經失去了最後能聽懂神的教誨的能力,面臨著徹底被毀的結局。但有多少世人意識到大劫在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3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8-9-21 11:41 | 只看該作者
winroug 發表於 2018-9-21 11:24
「在過去一百年中,{共產}主義在世界範圍內害死了超過一億人。在蘇俄、在柏林牆下有多少冤魂仍在遊盪,得不 ...

這一段話也是胡適說的,還是您老人家的金句?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