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喜歡看擠痘痘?因為人們都是受虐狂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9-16 1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09月16日 08:40 新浪科技-自媒體綜合


  來源:狂丸科學微信公眾號

  網際網路上有這麼一些視頻,它們的全部內容就是擠黑頭,擠痘痘,挖耳屎,但這些讓人一想就噁心反胃的內容,卻意外的有著驚人的播放量,更有趣的是,人們在沒看過時,都說噁心,看過一次后,卻無一例外的淪陷成了「真香」黨。所以,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這其實是種本能,沒錯,我們天生就喜歡看這個。但具體的成因,有點複雜。

  

  英國朴茨茅斯大學高級講師,臨床性科學家Diana Fleischman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動物和人類都會對環境存在適應性。在我們進化的環境中有著成噸的外寄生物,比如蒼蠅和跳蚤,為了避免被這些蟲子傳染疾病,人類進化出了互相清理身體的本能,學名叫「整飾行為」。

  

  這些行為有助於消除疾病風險,而且會促進多巴胺的產生,讓人們感到輕鬆和愉快。擠痘痘也是一樣——把本不該在身體里的東西弄出去,我們就會感覺到爽,甭管是從我們的身體里弄出去,還是從別人的身體里。

  

  另外,一項2013年發表在期刊《人格與社會心理學》中的研究表明,噁心的事物,就是更能抓住人們的注意力。

  

  噁心是一種人人皆有,起保護作用的情感。這種情感的作用機制和免疫系統有些相像,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注意那些噁心的事情,進而遠離它們。

  

  在看擠痘痘的視頻時,我們的大腦會認為這些玩意極易傳染疾病,沒事別作死。老實說,看多了這些視頻,真的挺能扼制我們想對自己操刀的手。

  

  不過僅靠這些,還不足以讓這類噁心的視頻得以如此廣泛的傳播,還有個原因是,我們更熱衷於分享這些內容。

  

  2001年,斯坦福大學曾對不同網站上的熱點內容做過跟蹤研究,結果發現,越讓人噁心厭惡的故事,傳播的越廣。擠痘痘視頻得以廣為傳播的原因也差不多,我們會自發的把可能引起危險的內容公開,引起身邊人的注意,從而減少傳染患病的風險,很有「唇寒齒亡」的意思。

  

  而且,因為我們都有著相同的生物衝動,一個讓你看了爽的視頻,你就是會忍不住想讓其他人跟你一起爽。

  

  此外,還有一種隱藏至深的奇怪癖好,受虐癖。2013年,一篇心理學的研究中,提到了個有趣的概念,良性受虐癖。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沙發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9-16 11:49 | 只看該作者
研究人員認為,在安全範圍內,我們會通過情緒上或感官上的小型起伏來獲取愉悅感,以避免更大的不愉快,比如坐過山車來尋求刺激,吃辣食引發灼痛感獲取愉悅,在做這些事時,由邊緣系統調控的應激反應會釋放多巴胺,行成強化刺激。

  

  這就像這類視頻下面經常出現的評論所說,「卧槽真是太噁心了,但是好爽。」更一些觀眾透露,自己在看視頻時,還能產生「顱內高潮」,可以說是真正的爽翻了。

  

  而這個安全範圍就是,這些事情不會真的傷害我們。如果不在安全範圍內。。。。。。大概就該叫慌得要死了。這類噁心視頻也是同理,我們自己去擠痘痘可能會留下痕迹,引起感染,並非一個安全的環境,但放在視頻里看別人擠,這就是一個安全的環境。

  

  再舉個例子,這就像是你不會為了感受狗屎摸起來什麼樣而把手插進狗屎里,但如果有人錄了個視頻,你還是挺樂意點進去的。

  

  不過,還是得說,這些由皮屑,皮脂,各種桿菌球菌和蟎蟲組成的固體,以及脂肪酸組成的液體,真的挺噁心的。。。。。。

  

  而熱衷於看這些的我們,可能真的就是一種集體變態,當然,我知道你們是不會承認的。

  

  別忍了 隨時隨地擠痘痘吧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2: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