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回國半年的感受(加拿大與中國的比較)

[複製鏈接]

429

主題

1069

帖子

87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希望 發表於 2005-3-31 0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加拿大獃了3年以後,非常迫切的想回國發展了。原因如下:

1。不能融入加拿大的文化,在精神生活方面不能的到滿足。
2。受不了加拿大的天氣,半年的冬天,一想到就很煩躁。
3。飲食水平及其差,很多自己想吃的東西都吃不到。每天只是為了填胃而食。
4。朋友交流很少。大部分人都為了生存而掙扎。每個人都很孤單。
5。工作難找且不穩定。似乎事業上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
6。醫療水平極差。生病得不到治療的痛苦無法言表。

當然,加拿大的很多優點也是值得留戀的。

1。自然環境好。到了夏天非常美麗。(但是冬天的鬱悶也是很明顯的)
2。社會福利好。養小孩,養老人,以後自己的退休都會很舒適。
3。人們非常禮貌,社會治安好。
4。國家民主,言論自由。
5。汽車便宜,養車費用低。
6。國家有很好的credit。

綜上所述,自己毅然回國。回國之後非常興奮,持續了半年。半年之後,自己對中國的認識又加深了。
這裡再來談談中國的情況。

1。首先:政府沒有credit。這個是最大的問題了。讓人直接就想到了要重新回加拿大。在中國沒有
安全感。比如,剛剛的房貸加息的問題。明明老百姓每月要多付錢了,卻大言不慚的說是為了老百姓
的利益。還有要實行房產稅,讓那些靠出租為生的人,每年就突然要損失一大筆錢交給國家了。一個
政策,老百姓就可以平白無故的被剝奪了很多,而且,這還是無法抗拒,無法協商的。
這個問題讓我非常非常的傷心,本來還想再買一套房子。現在也不敢買了。而且有了把房子賣掉,重回
加拿大的想法了。

2。環境問題:這個問題也很嚴重。在我的家鄉,基本上很難看到藍天了。不過大城市現在很重視,北京
環境比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現在的環境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要是北京像我的家鄉那樣,就真的不可能
在北京生活了。不過長期下去,環境不容樂觀。中國如果想全面改善環境。難。

3。汽車的問題:雖然一直在降價,還是貴。汽車貴,貴在了花同樣的錢,肯定買不到同樣品質的車。
當然,國內可以買到廉價質劣的汽車,不過海龜如果這樣就太掉價了。養車貴。而且由於政府沒有credit
,你不知道是不是當大量汽車到了老百姓手中的時候,政府就開始收各式各樣的費用了。使得養車的成本
加大。以我多年的經驗,我想這是肯定的。因此,也不敢買車。

4。房地產:個人感覺,北京的房價並不算高。還是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價位,也是一個我能接受的價位。
不過房屋質量差,物業服務差。使得實際上買房子的付出並沒有的到應有的回報。買房子會遇到形形色色
的陷阱。比如,買了房子,拿不到房本。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沒有房本,就說明你沒有房子的所有權
。政府可以想收回去就收回去,你沒有一點辦法。我就奇怪了,既然你政府認為開發商的房子沒有資格辦
房本,為什麼還允許他們賣呢?既然老百姓買了房子,為什麼不給辦房本?總之,無論什麼情況,都是老
百姓吃虧。政府不監督開發商,開發商出了問題,老百姓來買單。其實,政府,開發商都是一丘之貉。

5。養孩子問題:對於一個中國普通老百姓來說,養個孩子每月的花銷是2000RMB以上。對於海龜,如果是
外國國籍,那麼費用會大大的增加。本來想的挺好,不行就把孩子弄到老家去養。可是,自己都不能忍受
老家的環境,怎麼能忍心讓孩子在那裡?對於養孩子,政府沒有一點點的責任心。你會說,養個孩子要2000
,那麼很多人都掙不了2000,怎麼養?其實,2000是一個基本的消費,你當然可以給孩子低消費。可是你
不怕孩子吃到毒奶粉嗎?

現在也有了再回去的心了,可是想到加拿大也覺得很沒意思。我想做海龜真的只是應該兩類人,
1。國內有根基,回去創業。
2。國外的Loser。

其他的人,回來回去的,都會覺得很空虛。因為,沒有哪裡就會比哪裡強的很明顯。我個人還是想在事業上好好發展一下。所以,還是會在國內呆上幾年。(只是自己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果最後不行,還是老百姓的話,肯定還是要回去的。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3-31 02:24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都推薦上新聞主頁了。加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40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0
3
LK2004 發表於 2005-3-31 14:59 | 只看該作者
第一點舉的例子很不妥當。
中國的貸款相當於這裡的ARM。是隨著央行的利率漲的。央行調利率,美國月月都可能調,中國
這麼多年只調了一次,怎麼叫沒CREDIT?跟CREDIT又有啥關係?
至於房產稅,美加一直有啊?你覺得中國加得突然?中國當年搞房改的時候就說可能會在適當時候
徵稅的(實際現在也沒開徵)。以後還要征遺產稅,消費稅向國際靠攏呢。稅收本身就是
稅富濟貧的手段。這些東西
跟CREDIT毫無關係,你自己見識比較差而已。(俺可沒說政府CREDIT沒問題,而是
恰恰相反,但你舉的例子實在糟糕)。

再比如房本子的問題,在美國買房子,政府也不會管你什麼TITLE的問題。是你自己要去交錢
給保險公司做TITLE SEARCH,看有沒有問題。即使管也是法院管,那也只管詐騙和
糾紛。至於中國,腐敗確實是問題,可你抱怨的方向卻很反映你許多東西沒入門兒。
買之前自己要做調查。告訴你不給本子,你買是你自己的問題。廣告說給結果沒給,你可以去
法院告其詐騙,可能會有腐敗問題,可你抱怨政府不管,政府又不是保姆,你買東西受騙,自己不
告它咋管?
房子有所有權(產權)與使用權之分(許多國家也有),都可以買賣。
中國比較不同的地方是產權最多給70年。你搞明白了嗎?

這讓俺想起前幾年,國內很多人抱怨中國電信之手機服務雙向收費,你如果抱怨說中國人承受不了,
不應該如此,或電信壟斷應該允許多家國內企業競爭而降低費用,俺還可以理解,也支持。
可一個個憤怒的說「雙向收費,普天之下哪有這樣的道理?」,俺告訴他們「很多國家都這樣,
包括美國」。這種抱怨明明顯示的是自己的無知,和思路的怪異。世界是多樣的,世界各地都
這樣,你也可不收。你這邊該怎麼做跟世界沒關係。竟然還有人反過來說,世界上哪有這樣的?
所以國內不該這樣。你又去過幾個世界?

作者很多說得是有理的,但也有不少顯示出作者在加拿大三年,恐怕也沒了解加拿大多少。

至於「國內可以買到廉價質劣的汽車,不過海龜如果這樣就太掉價了」,呵呵,有啥實力過啥生活。
有啥掉價啊?想回去就調整好心態。否則在圍城效應的循環中沒完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4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8
4
盈瑩 發表於 2005-4-6 01:50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樓主說的大多正確, 而3樓這位GG好象有點固執哦....
小女子不懂什麼買房或信貸之類東西,可手機收費問題還是知道點的,有一點你說對了, 美加地區手機費也是雙向收費的,可是國內的contract月價格和美加地區差不多,甚至還稍微高了一點,你想,如果相比一下收入和支出比例, 那國人有這類抱怨不能說是完全盲目了,可能抱怨的爭對性有點問題,但還是萬變不離其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5: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