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鍵時刻 華盛頓緊鑼密鼓開了兩天會 句句不離中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8-29 09: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8-8-29 09:28 編輯

  2018-08-29 07:49     參考消息

  核心提示:到底是鷹派們吹響的"秋季攻勢"號角?還是白宮意欲轉移"特朗普危機"的例行手段?最終的答案,就藏在這一場接一場會議的細節之中。

  參考消息網8月28日報道(文/唐立辛)

  這些天,美國白宮會議室前所未有地繁忙。

  從總統特朗普親自下場主持,到親信幕僚齊聚,再到美日歐三方官員頻頻碰頭……一場接一場會議,句句離不開中國--

  16日會議,重點討論了對中國貿易制裁問題;23日的會議,又提出要對中國投資加以限制;24日,美日歐則商討如何迫使中國改變路線……

  而會後流出的一份份會議簡報,更不斷放出特朗普和他的閣僚們向中國施壓加碼的風聲。

  

  ▲美國白宮網站會議簡報截圖

  如此強硬的姿態,意味著鷹派們在白宮的得勢,以及"他們對華即將發動的一場秋季攻勢",有美國媒體這樣預測道。

  但也有美媒直指,如此虛張聲勢的背後,是白宮謀求將當前特朗普面臨的注意力轉移到中國身上的企圖。

  到底是鷹派們吹響的"秋季攻勢"號角?還是白宮意欲轉移"特朗普危機"的例行手段?最終的答案,就藏在這一場接一場會議的細節之中。

  

  ▲美國白宮

  白宮密集開會,"秋季攻勢"要來了?

  8月16日,11時43分,白宮內閣會議室看上去異常擁擠--美國總統特朗普、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美國內政部長瑞安·津克和教育部長貝齊·德沃斯等人悉數到場。

  一場"由中國話題開始,也由中國話題結束"的會議,正在進行。

  

  ▲16日,特朗普在白宮主持召開內閣會議,重點討論對中國貿易制裁問題。

  "多年來,中國都被各界認為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而美國面臨落後,現在美國與中國比,如何?"特朗普向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問出第一個關於中國的問題。

  回應中,儘管自謙自己不是中國問題專家,但庫德洛仍回答:"中國經濟狀況並不好,不如美國有吸引力。"

  很顯然,這正是特朗普想要的答案。會議結束時,他稱美國正在與中國對話,並再次強調"在沒有達成令美國滿意的條件之前,美國不會妥協"。

  一周后,中美雙方代表團於22日至23日在華盛頓進行了新一輪經貿問題磋商。也正是在磋商期間,雙方新一輪相互加征關稅措施開始實施。

  而貿易戰的不斷加碼,也讓一個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談"的誠意,美國到底有多少?

  答案或許就藏在23日白宮召開的一場內閣會議中。

  當天,特朗普向在座的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以及多位國會議員深表謝意,因為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有助於保護美國知識產權和國家安全的"《外國投資風險審查更新法案》才得以通過。

  該法案於本月早些時候被納入由特朗普簽署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

  詭異的是,會上,特朗普再三提及要對"外國投資"加以限制,但均未明確指向中國。

  但在場國會議員的發言卻將會議背後用心暴露無遺:參議員湯姆·卡頓認為中國在傷害美國製造業,是美國的主要長期對手;參議員約翰·康寧則進一步認為,中國是世界上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構成最大挑戰的國家。

  隨即,特朗普表示:美國長期以來對中國的關注不夠。

  

  ▲特朗普在23日召開的白宮內閣會議上

  也許是為了表達"足夠的對華關注",第二天(24日),白宮會議室里就請來"外援"再度研判中國。

  據香港《南華早報》28日報道,中美磋商結束后次日,美國官員在華盛頓會見了歐盟和日本官員,討論如何升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以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

  貿易戰之外,華盛頓企圖開闢對華"新戰場"

  很顯然,這波"進攻"的號角由美國鷹派吹響。

  美國彭博社27日報道稱,美國近期的一系列舉動表明,總統麾下的鷹派在辯論中獲得了勝利。

  

  ▲美國彭博社網站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正是由於鷹派的推動,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磋商中提出的要求才會越來越極端,而這正是由於他們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對手"而導致的。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看來,美國視中國為"主要戰略對手",早在特朗普上台前就已是華盛頓政界的共識,如今這一觀念正在全國範圍得到傳播。

  而特朗普最近簽署的《外國投資風險審查更新法案》,則無疑是這股思潮在實際行動層面的重要一步。

  正如《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所說的那樣,"該法案的改革被認為應對中國的意味非常明顯"。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此前的一篇文章則預測認為,《外國投資風險審查更新法案》的簽署表明,美國正在全力計劃對華投資限制,而這一步"比關稅戰和貿易戰更值得警惕"。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報道截圖

2018-08-29 07:49     參考消息

"中國已經成為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眼中最大的商業國家,如果中國再成為世界上高端技術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那麼西方的優勢到此就全結束了,所以美國非常重視對中國科技發展的近乎全面的遏制。"時殷弘這樣向小銳分析美國新一輪對華動向背後的複雜心態。

他同時分析指出,白宮專門就此事開會並對外公布,實際上是在說給美國公眾聽,以表示美國對高科技這一核心利益的態度非常堅決。

大張旗鼓背後,究竟藏著哪些"秘密"?

事實上,就在23日的會議中,還有一個對話細節頗值得玩味。

當參議員康寧提出中國是美國最重大挑戰時,特朗普兩度插話問道,"不是俄羅斯?"康寧則回應稱,"從長遠來看(不是)。"

但對特朗普而言,更急迫的顯然是眼前--中期選舉臨近,他不能不抓住一切機會撇清與"通俄門"的干係。

據美國CNBC網站26日報道,美國中期選舉將在11月6日舉行,而民主黨此次贏得眾議院的可能性"非常大",再加上特朗普前競選主席和私人律師兩大親信最近被定罪,更對選情產生了不利影響。  

  

  ▲美國CNBC報道截圖


有專家對CNBC分析稱,特朗普可能會利用升級中美貿易戰的契機來轉移選民注意力,並表示特朗普以前就在國際事務中使用過這種手段。

報道同時援引分析師觀點稱,如果特朗普貿然升級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將帶來新的風險,進一步損害美國利益。

更為巧合的是,這些天在中國重慶舉行的一場博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回應了上述CNBC的論斷。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這場旨在促進全球人工智慧技術交流與合作的博覽會,吸引了美國的高通、微軟、谷歌等多家大型企業,而在與中國高新技術共同合作與發展的良好機遇面前,這些美國企業無不表露出濃厚興趣。


▲8月23日,觀眾在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參觀筆記本電腦智能測試線。

而這一幕,也無形中成為中國對下一波美國"攻勢"的最響亮回答。

"對中國來說,最關鍵的就是在不'翻車'的情況下,加速、加深國內的經濟改革,加大自主突破一些高科技瓶頸的努力,"時殷弘說,"同時也要充分運用外國高科技輸入中國的所有渠道,這都需要我們大跨步地去進行。"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5: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