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必須警惕有意詆毀愛國主義的言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龍魚 發表於 2018-8-16 1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龍魚 於 2018-8-16 12:15 編輯

必須警惕有意詆毀愛國主義的言論!特別是當前













來源:公眾號「蘭斌強」 作者:蘭斌強 時間:2018-08-15



愛國對於任何國家的國民來說都是天經地義的。然而,唯有在中國有人將「愛國」視為一個貶義詞,併發明了「愛國賊」一詞。這些人一見到「愛國」二字就跳腳,就開罵,他們利用某些極端事件竭力抹黑、詆毀、打擊國民的愛國言行,企圖形成社會不願主張、不敢宣傳愛國的「談虎色變」的現象。


在當前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美國繼續提升對中國的霸凌行為時,那些口不離「愛國賊」的人表演得更加活躍,槍口直接對準自己的祖國,不余遺力地為美國幫腔,大有中國一不敗塗地不甘心的心態。而且當他們散布攻擊中國的言論時,竟然還擺出一副是「為了中國好」的樣子,似乎只有他們才是當下最清醒的、最聰慧的「開明人士」,而其他人都是「愚民」、「奴民」。


有一句俗語為「中國從來就不缺少漢奸」。在當前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的態勢下,必須堅決打擊「漢奸」言行。對別有用心的詆毀愛國主義精神的言論也必須提高警惕,以免擾亂人心。



一、什麼是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對自己生長的國土和民族所懷有的深切的依戀之情。


在中國,愛國主義指的是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它同為國奉獻、對國家盡責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愛國主義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品德。



因此,在封建社會的中國,當西方列強入侵、毒害中國時,便有「鄧世昌撞沉吉野」的壯舉,有「三元里抗英」的英雄人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當日寇侵略我中華時,便會出現眾多的抗日力量;在新中國剛建立,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便會湧現出一大批邱少雲似的志願軍戰士;在新中國尚在困難時,便會出現放棄在國外優越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到祖國為國貢獻的鄧稼先等知識分子;在國家崛起的過程中,便會出現廣大的科技人員和勞動者為此砥礪奮進。等等。


然而,在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上,幾乎每個關鍵時刻都會出現一些幫著侵略者對付自己祖國的汪精衛之流似的漢奸。近幾十年來,隨著對外開放,中國的發展和崛起,一些漢奸已改頭換面以鼓吹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以所謂「開啟民智」類似傳教士的身份做西方的代言人,其實質就是要讓中國變色。這些人直到現在依然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二、詆毀愛國主義的真實目的

各個時期的漢奸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其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讓中國成為外國的附庸,讓中國人永遠只能當「洋奴」。


現在詆毀愛國主義的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只要看他們提倡的觀點和為誰說話,以及這些觀點和言論背後所藏目的就知道。


自中美貿易戰開戰至今,一些唱衰中國、貶低中國的觀點一直就沒有消停過。從中外媒體的報道中,可以很清楚的顯示,這些聲音並非全部出自美國和西方,相反叫的最響、喊得最多的正是中國人。其中,在境外被西方圈養的中國所謂「民運人士」開辦的一些中文媒體表現的最活躍。而中國內的某些長期鼓吹「普世價值」、積極提倡要引進西方制度的專家學者常常是這些媒體的座上客。


關於這些境外媒體的報道,本文不打算為其宣傳介紹,筆者只簡單披露幾件最近在國內外炒得火熱、有影響力的幾篇文章。


近日,清華大學著名的法學教授許XX的一篇題為「我們當下的恐懼與期待」文章被境外媒體廣泛報道。


【境外中文媒體的飆到標題截圖】

在該文中,許教授除了將中國的現狀描繪的一無是處之外,在評論中美貿易戰問題時對中國的評論寫道「毫無歷史感與現代政治意識,更無基於普世文明自覺的道義擔當,昧於時勢大道,卻又深濡文革政治烙印,虛驕之下,允為幹才而用力過猛卻用錯了方向,......而治國無道,豈止折騰,直是倒行逆施。」


他這篇長達一萬餘字的文章,如果仔細閱讀,其實就是一個主題,那就是期盼中國變色。


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的張XX,在去年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畢業典禮上作了題為《自由是一種責任》的演講。這篇演講中,張教授同樣將中國說的一文不值,他稱:「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一成就是建立在西方世界過去300年發明創造所積累的技術的基礎上,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每一項重要技術和產品,都是別人發明的,不是我們自己發明的。我們只是套利者,不是創新者,我們只是在別人建造的大廈上搭建了一個小閣樓。」在鼓吹西方的同時提出了對中國體制的質疑。


【境外中文媒體視頻報道的截圖】

中國5000年的歷史還不如西方300年的歷史!張的這篇演講遭到社會的廣泛聲討,稱其為「地地道道的『推牆』宣言!」


近日,張教授又發表了一篇題為「什麼樣的國家才是真正的發達國家?」文中,他對於美國、德國等西方國家的基礎建設(如高鐵、機場建設等)不如中國的現實情況,認為「這些都只是實現目標的工具,而非值得追求的目標本身」,因此,他譏諷中國別以為這些方面比西方發達就是「發達國家」。


當中國破舊不堪時,有些人就會展示西方的高樓大夏批評中國的落後,鼓吹應該引入西方的體制。但當中國趕上來,發展起來了,在基礎建設方面超過西方時,他們就開始跟你說這些不能代表什麼,關鍵的是「民主自由」價值,只有在這些方面和西方一致了,中國才是現代化。這就是他們慣用的詆毀邏輯!


近日,《南華日報》發表一篇報道,就中國知識分子愛國主義的問題進行了評論,其中長期被西方關注的北京歷史學家章XX稱「中國提倡愛國主義的時候,往往都是在黨中央領導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和凝聚力的時候。」他如此看待愛國主義用心是什麼,不言而喻。


【境外《南華早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也是在近日,一篇在網上熱炒的文章,從題目上就直接將其觀點表露出來「親愛的同胞,韭菜怎能愛鐮刀?」,這篇文章不僅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進行批判,並煽動性地寫道「愛國是個偽命題,愛天下才是真理,匹夫言愛國,就像韭菜愛鐮刀。」


上述這些現象絕非個例,詆毀國家,詆毀愛國主義的言論已成為一種現象。這些言論究竟想要達到什麼目的?目的絕非要提倡「韜光養晦」,而是期盼中國變色,希望中國在中美貿易戰中向美國投降,希望中國永遠做美國的附庸!


三、不可小看對愛國主義詆毀的言論

詆毀愛國主義的言論,多是利用社會發生的一些極端事件進行歪曲,甚至捏造似的評論,將人們的思想搞亂,讓人們的價值觀出現倒錯,從而對愛國主義產生質疑,挑起對國家現政體不滿,最後達到使國家變色的目的。


其實,這樣的言論並非一般大眾真實內心的表達,更非他們所為。


去年就有媒體報道,美國一些組織對中國某些活躍的「民運組織」進行了資金援助。其中,上面所提到的清華大學許教授任特約研究員的「天則所」就是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援助的機構之一。而國內一些為美國搖旗吶喊的人,為何那麼賣力?正因為這些人同樣也得到了西方的資助。


【媒體披露的報道標題截圖】

前蘇聯解體前,正是蘇聯社會已被西方滲透,在輿論上大肆對蘇聯的黨和政府進行攻擊、抹黑,讓蘇聯民眾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混亂,價值觀出現倒錯,加上早已被西方俘虜的戈爾巴喬夫裡應外合,所以才會發生國家解體。而東歐、中東的色變和動亂、戰亂也無疑不是如此。


【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蘇聯解體的評價】

一個國家的國民如果失去了愛國主義,如果愛國言行受到詆毀,如果將愛國視為禁忌,可想而知接下來將會是什麼?又會落得什麼樣的下場?


提倡愛國主義當然不包括利用愛國的名義夜郎自大的過激言行,以及借愛國知名行為法之事的行為。但妄自菲薄、自輕自賤更要不得。


在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時,如果連愛國都不願提、不敢提,任吹捧美國、鼓吹西方的「普世價值」為所欲為,任詆毀國家的言論肆意傳播,這場貿易戰怎可取勝?


兩軍交戰時,取得勝利的關鍵並不是絕對的武器,人的意志和精神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如果在戰爭中,一再滅自己的意志而漲敵人的威風,這場貿易戰怎可取勝?


戰爭中,散布消極情緒,傳播恐戰、厭戰、投降觀點,特別是替敵方搖旗吶喊,不是姦細也是膽小鬼,是會受到戰場規則的處罰的。中美貿易戰中是否也可這樣?


因此,對於有意詆毀愛國精神的言論必須提高警惕,特別是當前。


2018年8月14日



本文鏈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societies/info_26386.html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文鏈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2: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