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抗戰時中國這個軍種犧牲最為慘烈 陣亡率超65%

[複製鏈接]

345

主題

420

帖子

363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6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鐵林 發表於 2018-8-14 17: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40年,納粹德國發動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不列顛空戰爆發,英國空軍頂住巨大壓力,在付出巨大傷亡后,最終粉碎了希特勒入侵英倫三島的企圖。可以說,英國空軍憑藉一己之力拯救了英國。

戰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演講中說:「在人類戰爭歷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多人對這麼少人,虧欠這麼多的恩情!」他誇讚的,正是在強敵面前視死如歸的英國空軍飛行員。

其實,在萬里之外的中國,同樣有這樣一批飛行員,他們面臨的情況比英國還要糟糕,他們的陣亡比例更要遠遠高於英國空軍飛行員,但即便如此,他們仍然一次次的起飛,雖然每一次起飛都有可能面臨著永別。

他們,就是中國空軍飛行員。

在這裡,先說一下中國空軍的歷史。

由於中國近代長期處于軍閥混戰的局面,再加上當時中國工業非常落後,軍事工業基本為零,近代中國空軍的建設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長期處於「有空無機」的尷尬局面。

1928年,國民革命軍攻克北平后,接收了航空機構,可憐的是,當時總共只有24架老式飛機。第二年,蔣在南京中央軍校設立航空班,這也是國民革命軍空軍的起點。

1931年,中央軍校航空班遷往杭州筧橋,並改名為「軍政部航空學校」,這就是著名的筧橋中央航校。正是這所學校,培養了中國第一代飛行員,到抗戰爆發前,依靠老式教練機,共培訓飛行員500多名。

但是,隨著淞滬會戰的爆發,中國空軍的發展也被打斷了。

當時,中國空軍共有軍用飛機346架,其中在編的,只要能飛的都算上,只有約200架能投入戰鬥,主力戰機還是雙翼的「霍克式」驅逐機。而日本方面,僅作戰飛機就超過2000架,而且日本國內有著完備的軍事工業,戰鬥機性能也比中國空軍先進得多。

但是中國空軍飛行員卻毫不畏懼,在淞滬會戰第二天,中國空軍就主動出擊,轟炸了日軍的指揮所、彈藥庫、碼頭等重要軍事目標。這讓日軍大為惱火,急令駐台北的戰鬥機出動,空襲杭州筧橋機場,企圖摧毀中國空軍力量和機場設備。

中日空軍在杭州上空遭遇,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在大隊長高志航的率領下,沉著應戰,一舉擊落三架敵機,第四大隊只有一架戰鬥機受了輕傷。為了紀念這次空戰,國民政府將這一天定為「空軍節」。

面對強敵,中國空軍展示出了超凡的勇氣。例如,在淞滬會戰中,由於駕駛的戰機出現故障,飛行員沈崇海毅然駕機撞向敵艦;武漢會戰中,曾獲得「空軍勇士」稱號的陳懷民,在駕駛的飛機被擊中后,駕機撞向日機同歸於盡……這樣悲壯的案例,在那個年代數不勝數。

但是隨著戰爭進程的推進,中國沒有完備軍事工業的弊端顯露了出來,飛機基本上是打一架少一架,飛行員短時間也無法培養,高志航、樂以琴、劉粹剛、李桂丹等空軍王牌相繼犧牲。

後來,隨著日本零式戰機參戰,中日雙方空軍的差距被拉到最大,國民政府不得不決定停止與日軍進行空戰,以保存僅有的空中力量。

這段時間,是中國領空最黑暗的時間,日軍肆無忌憚地轟炸中國大後方的成都、重慶等城市,造成了大量無辜平民的傷亡。

這一局面,直到陳納德率領「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大名鼎鼎的飛虎隊)來到中國才得以改變,這裡我們需要感謝一個人,就是宋美-齡,正是她花重金聘請美國飛行員、教練來中國,重新建立起中國的空中力量,才有了中國空軍反擊日軍,奪回制空權的壯舉。

在長達8年的鐵血抗戰中,從東海之濱到萬里長江,從九州島上空到喜馬拉雅山之巔,到處留下了中國雄鷹戰鬥的影子。

8年間,中國空軍共擊落擊毀敵機1226架,中國空軍損失各種飛機2468架,6164人殉國,陣亡率超過65%。而這6000餘名烈士,都是清一色的熱血青年,平均年齡才23歲,年齡最大的剛過而立之年,最小的只有16歲。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為國捐軀的年輕人大多出身不凡,有的來自頂尖學府,有的是歸國華僑,有的出身名門望族,比如,林徽因的弟弟林恆,南開校長張伯苓的兒子張錫祜,出身於馬來西亞富商家庭的林日尊,美國僑商張炳聯的兒子張益民等等,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是他們撐起了民族的脊樑,值得所有中國人敬重!

0

主題

709

帖子

27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93
沙發
jetfighter 發表於 2018-8-15 17:10 | 只看該作者
位於重慶南山的空軍墳的墓碑上刻著的名字一看就是書香門第的後代。他們才是中國軍人的楷模,他們的精神永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