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別急,看完這篇再扔也不遲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8-8-14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08月13日 11:29 新浪科技

 
  來源:科普中國

  味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但是近年來關於味精是否有害身體健康卻是爭議不斷。

  

  有人說味精吃多了會致癌!有人說味精是化學合成產物,是化工產品。有人說我家非常注意健康,做飯從來不加味精。甚至還有人到麵館吃碗面也不忘交代不要加味精……

  

  那麼事實又是怎麼樣的呢?雞精和味精到底是不是對人的身體有害呢?我們該不該使用味精?快來看!

  味精是否對人體有害?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它是由日本科學家在1907年通過蒸發大量海帶湯得到的。谷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之一,在很多天然食物中都存在,並不是什麼有毒物質。但是,被束縛在蛋白質中的谷氨酸不會對味道產生影響,只有遊離的谷氨酸才會呈現谷氨酸鹽的狀態,而產生「鮮」味。

  

  在現代食品工業中,通常以玉米等糧食為原料,通過發酵或生物工程技術製取,製成谷氨酸鈉后,再進行提純等處理得到味精。這個過程跟酒、醋、醬油的生產是類似的。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原料」。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通過收集文獻及實驗數據得出了「在現在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下,長期食用味精對人體無害」的結論。我國也通過相應毒理學實驗得出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當谷氨酸鈉加熱到120℃以上時,可能產生焦谷氨酸鈉。這也就是傳說中味精緻癌的罪魁禍首。然而焦谷氨酸鈉並不致癌,溫度過高只是會使味精喪失鮮味,所以味精最好在70℃~90℃下使用。

  雞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會用雞精代替味精增鮮,他們認為雞精是從雞肉、雞湯中提取出來的產物,與味精相比其更天然更健康。

  事實上,雞精的主要原料之一是谷氨酸鈉,只是味精是單一的谷氨酸鈉,而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料,其中的谷氨酸鈉含量在40%左右。雞精中除了味精之外,還有澱粉、增味核苷酸、糖、其它香料。

  

  絕大多數雞精中並不含有任何雞肉成分,更不是從雞湯中提取的。或許有些廠家生產的雞精含有雞的成分,但含量一定不高,所以雞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與味精相比,雞精的優勢就是鮮味更複雜,口感更豐富,非常適合燉菜等。而味精的鮮味單一,適合用於烹調魚類或涼拌菜肴等。雞精與味精之間並沒有明顯差別。

  使用味精時應注意什麼?

  1、味精和雞精都含一定量的「鈉」,高鈉飲食對健康有不利的影響,所有需要限制鈉的人群都應該控制味精或雞精的攝入量。

  一般認為,菜肴中味精添加量為0.2%左右就可以產生足夠的鮮味了,放太多會讓人覺得口乾。

  成年人每天攝入味精不超過1~2克為宜。另外雞精含有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是尿酸,對於痛風患者應控制雞精的攝入。孕婦、嬰幼兒、兒童不宜過多吃味精或雞精。

  

  2、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70~90℃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沒有鮮味,對燉、燒、煮、熬、蒸的菜,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出鍋時放入。

  3、在含有鹼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鹼會化合成谷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其他增鮮方法

  1、干香菇增鮮

  風乾的香菇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這兩種氨基酸具有強烈的鮮味。與此同時,干香菇粉還含有其他各種必需氨基酸,營養豐富。

  2、蝦皮、紫菜增鮮

  乾淨的紫菜、海腸,乾貝等也可以做成粉末做味精用,這樣的自製粉末不但能起到增鮮提味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增加營養!

  

  3、黃豆增鮮

  3、黃豆增鮮

  由於黃豆有豆腥味,把黃豆放入鍋中翻炒可去除腥味,晾涼後用攪拌機打成粉末,可用於烹飪肉類的食物中替代味精。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0: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