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吃了這麼多包裝食品,還不懂營養標籤?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8-13 02: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黎小球 發表於  2018-08-06 10:18

  薯片!可樂!速食麵!……你一定吃過這些盛放在包裝袋或是瓶瓶罐罐里的食物。

  這種包裝完整、有準確重量或體積並且消費者可以直接購買的食品,我們通常稱之為「預包裝食品」。

  琳琅滿目的預包裝食品,出現在大大小小的商鋪里,不僅讓生活更加便利,還豐富著人們的飲食文化。而每一種預包裝食品流入市場前,都需要取得一張「通行證」,你會好好地查一查它的「證件」嗎?

  

  五顏六色的預包裝食品。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那預包裝食品的「通行證」究竟是什麼呢?答案就是——營養標籤。

  營養標籤,其實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含了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健康聲明等一系列內容,你可以通過它了解食品的營養信息,以便更加科學地選擇入口食物。

  營養標籤中,營養成分表是基礎

  

  圖片來源:拍攝

  營養成分表通常有三項主要內容,從左到右依次為營養成分的名稱、營養成分的含量以及營養素參考值(NRV%)。

  至於選擇哪些營養成分「上榜」,中國採取的是「1+4」模式,即能量+四大核心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因此,除了部分豁免食品外,所有的營養成分表上,都必須有這5個成分。當然,依據產品的具體特點,商家還可選擇性地添加一些營養素成分,比如奶製品通常會添加「鈣」,粗糧製品經常會添加「纖維素」。

  之所以選擇這5項作為成分表中的「常駐嘉賓」,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多是供能物質,可以較為準確地計算熱量攝入,以保障日常活動的消耗;另一方面,常見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都需要關注以上營養素的攝入量。

  成分表中間一列的營養素含量,通常是每100克、100毫升或是每份食品可食用部分所含的對應營養素含量。當然,各個國家地區常用的重量單位有差異,因此也會見到以磅、公克等單位為基數的營養素含量。

  而要理解最右列的營養素參考值(NRV%),不如讓我們來舉個例子。

  

  某奶製品營養成分表。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營養學家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800毫克的鈣,以上圖片中,每100毫升奶製品中含有110毫克的鈣,剛好占推薦量800毫克的13.75%(約等於成分表上的14%),這就是我們NRV%的含義。如果整盒奶有250毫升,當你喝完它時,你就完成了今日鈣攝入任務的34.4%。

  營養聲稱,讓營養標籤更詳盡

  營養聲稱又可分為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是一些對食物營養特性的確切描述。

  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食品包裝上寫著「高鈣」「低脂」「無糖」「富含纖維素」之類的字眼,這其中的「高」「低」「無」「富含」就是通俗意義上的含量聲稱。又或者某食品上寫明「增加了50%的維生素C」,這就是與同類常見產品的比較聲稱。

  

  進行了「高鈣」含量聲稱的乳製品。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這樣的聲稱,可不是商家想說就能說的,一定要達到規定的標準才能進行。比如比較聲稱的條件是,能量值或營養素含量與參考食品的差異≥25%,並且被聲稱的營養素必須要坐鎮在營養成分表中。

  有時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比如你看配料表,發現裡面有糖類,但聲稱卻是「無糖」,難道商家欺騙消費者?其實不然,因為有些時候,只要含量低於某個標準后就可以這樣聲稱。比如依據規定,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0.5克時,就可以聲稱「無糖」。

  一些小設計,增加標籤辨識度

  最後來看兩張國外的營養標籤。

  

  法國五顏色營養標籤。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這種通過直觀醒目的顏色與等級來標示熱量高低和營養推薦度的標籤,雖然沒有具體的數值,但在視覺感官上是不是更加吸引人?

  

  營養成分表配上顏色條,突出含量等級。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一眼望去少得可憐的綠,是不是突然讓人有了健康為上、放下它的想法?

  實際上,中國居民對於營養標籤的認知較低。一項針對中國五城市居民的調查顯示,僅有40.54%的消費者會閱讀營養標籤。或許從業者可以從上面這樣直觀的標誌中獲得靈感,改進標籤設計,喚起大家對營養標籤的關注。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個知道營養標籤並且會閱讀營養成分表的人了!開始更加健康科學的飲食吧!

  參考資料: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GB13432-2004)

  曾慶奇,曹望楠,紀穎等.五城市居民營養標籤閱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衛生研究,2013,42(04):600-604.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3: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