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孫森倫揭發李洪志家族詐騙始末《法輪功教主妹夫的自述》 (四)

[複製鏈接]

133

主題

457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57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金復新1 發表於 2018-7-22 1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金復新1 於 2018-7-22 23:09 編輯

第四章

(一)泰國全國有30000多個寺院,分佈在全國各地,泰國有「千佛之國」與「黃袍佛國」的說法,泰國人大都信奉佛教,泰國佛寺外觀造型宏偉壯觀,而且金碧輝煌。

剛來泰國時前幾個月,李洪志均不出門,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以外,都是與女兒李美歌看書、看報、看電視、看錄像帶,或在房間里練練氣功。時間長了,可能李洪志也覺得枯燥無味,提出來要我帶他們出去走走逛逛。

我也問他,想去什麼地方?他說就去看看佛寺吧。

平時李洪志在家,或者逛街時,均是穿著一件襯衫或T恤衫,一條平腳的大短褲,也偶爾穿長褲,腳穿一雙涼鞋,在家時甚至光著膀子。

這天,我告訴他一些禮節——去佛寺除了臉部和足部,其他部位的皮膚不能裸露,要著裝整齊乾淨,要穿長袖的衣服和長褲,不能露肩膀和膝蓋,進佛殿內必須脫掉鞋子。

我怕李洪志像在家裡一樣,不遵守習俗,又鬧出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再次叮囑了一次,李洪志點頭稱是。

短短几個月,李洪志一家人在泰國,我就帶他們去看寺廟、道觀不下30個,經常一到寺廟或道觀門口,李洪志就叫李美歌用他教女兒的方法看一看,這座寺廟能不能進?只要李美歌有模有樣地看一下,無論李美歌說好與不好,李洪志都會稱讚她說她的悟性又提高了。且一進去看,通常父女倆與我們各走各的,除非李洪志要詢問解說,才又找我來解說,或與僧人交談、翻譯、詢問佛教故事。

玉佛寺是泰國最輝煌的佛寺,它與大王宮相鄰。玉佛寺的主要色彩是金黃色,是一個令人眼花繚亂金碧輝煌的世界,尖尖的塔頂,熠熠生輝,精美的裝飾五彩繽紛,每一個地方均會給人過目不忘的感覺,只要是到過玉佛寺的遊客都有同樣的感受。

李洪志漫步其間,觀看得很細緻,他對壁畫特別感興趣。《拉瑪堅》壁畫是最值得一看的,它布置在玉佛寺內部迴廊的牆上,全長有1900米,內容非常豐富,且壁畫上的故事眾多,很多故事我自己也不知道,只有花錢跟隨寺院的導遊,聽導遊來為李洪志講解,李洪志聽得津津有味,無論是佛經故事、冒險故事、還是降魔故事,李洪志都十分認真,特別聽到白猴王哈努曼的內容時,我告訴他,這可能就是孫猴子吧,他若有所悟。

導遊是泰國華人,做導遊已經很多年,也信奉佛教,因為工作的原因,看得出來佛教知識十分豐富。這樣也完全能夠解答李洪志對佛教的提問,而且我不懂的問題也是問他,每一個問題,導遊都能夠耐心細緻地給我們解答。

卧佛寺就在玉佛寺的旁邊,是曼谷最古老的寺廟,寺中也是有很多宗教建築,雕塑、假山、鐘樓,還有雄偉的大殿,最著名的是長46米的大卧佛。

導遊講給李洪志聽,一般人認為佛祖在睡覺,不是,而是佛祖在開悟,正處在涅盤的境界,倒卧的身姿和迷醉的微笑,都反映了他離開時的安詳與快樂。

導遊來到佛像前,開始講解佛祖的手勢,講得很專業,李洪志最感興趣,比如說「禪定印」、「觸地印」、「轉法輪印」、「施無畏印」、「與願印」、「傾慕印」、「祈雨印」、「蓮花印」。佛祖的手勢又叫手印,很多手印都代表著佛教特殊的含義。

「禪定印」,就是佛祖端坐,雙手交放在腿上,雙腿盤起,如同坐在蓮花之上,全神貫注於真理。李洪志也隨著導遊的介紹,然後自己也在比劃。

李洪志最喜愛比劃「蓮花印」,「蓮花印」不同於雙手合十,是雙手合十的一種變化印,就是雙手手根靠近,雙手拇指與小指接觸,其他手指伸開,作蓮花盛開狀態。他自得其樂地比劃著「蓮花印」。導遊又講到「轉法輪印」,又叫「說法印」,手勢是這樣,雙手抬至胸前,如同佛祖第一次在鹿野苑講法時的手勢,拇指和食指合成一個轉圈,另三指微微彎曲,代表佛教的法輪,象徵著佛法無邊,生死輪迴,因果報應,涅盤。李洪志眼放光芒,他對導遊說能不能再講解一遍,導遊又重新講了一遍,李洪志也在一旁不停地做著手勢。

導遊又說「與願印」。「與願印」是手掌打開,手指向下的手勢,是佛祖決心要幫助眾生的誓言,眾生也希望得到佛祖的普度,是佛祖與弟子們的互動手勢,這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專用手印。

李洪志一會比劃左手,一會雙比劃右手,像一個人在跳舞一樣。他以前在中國雖然了解一些類似的知識,但不全面,現在能這麼深入地學會一些佛教手印,他顯得興奮而耐心,每一個手印都做得很認真。

他問導遊,應該是用左手還是用右手。

導遊說,左手、右手都可以,主要是用右手作「轉法輪印」,左手作「與願印」。

李洪志馬上抬起右手,用拇指與食指合成一個圓圈,目不轉睛地盯著導遊的手勢,又看看自己,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手勢,然後左手作「與願印」。

他又問導遊,佛祖應該是什麼表情呢?站著還是坐著?

導遊說,佛祖應該是眼睛微閉,表情安詳、鎮定、祥和,呼吸均勻、心懷慈悲、普度眾生的樣子。佛祖站著、坐著都可以。

然後導遊就帶著遊客向前走,我走了一段,發現李洪志沒有在身旁,我回頭看,李洪志還在原地站著。

那時,只見他眼睛微閉,表情安詳、鎮定、祥和、呼吸均勻、心懷慈悲、普度眾生的樣子,右手作「轉法輪印」,左手作「與願印」,他很認真,一動不動,從來沒有這麼認真過……

他極力模彷彿祖的表情、手勢、動作完全一樣,彷彿自己成了金光萬丈的佛祖。

只不過佛祖沒有一頭粗長的黑髮,沒有穿小開領的T恤衫,沒有戴新式的手錶和腳踩黑色的皮鞋。

導遊大聲喊:「哎,這位遊客,別在那裡學佛祖了,你回家慢慢學,我們大家還要去下下個景點呢!」

李洪志極不好意思地收了動作,快速走到人群中來。

我與李洪志還去了金山和金山寺。整個寺廟在曼谷的中部,是曼谷城市的制高點,上了320級台階就到達金山頂部,曼谷風光近在眼前,李洪志遠眺整個曼谷城說:「曼谷真是個好地方啊!能在這裡得道成仙,也是人生的幸事。」

金山寺以雕刻非常精美的窗子出名,山頂有金光閃閃的尖塔,十分耀眼。寺里的壁畫也是李洪志愛看的地方,金山寺的壁畫具有典型的現代風格,他用眼睛看,不時地還用手比劃。

善見寺有著宏大的正殿和拜殿,它的壁畫在泰國也很出名,在大門附近有兩根巨大的紅色立柱,吊下來一個巨大的鞦韆,是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李洪志均一一觀看。

有很多大的寺廟,我都去過,我還可以說一些內容給李洪志聽,但是一些小的寺廟,我均沒有去過,我告訴他還是不用去了,但是李洪志說非要去參觀,我也說不過他,只有陪他一起去,一去都可以看上兩三個小時。

詢問和尚,看寺廟裡的壁畫、佛像,還讓我解說佛像姿態動作,我不知道的佛教知識,李洪志又要想了解,我只有出錢請導遊。每到一個寺院,李洪志每一尊佛均要仔細看。

只要有佛祖釋迦牟尼的佛像,他都會看佛像的動作、手勢,然後自己會用心地比劃,自言自語地說:「這是『施無畏印』和『與願印』。」說完后,自己都很高興,像是小孩子答對問題一樣。

菩薩有菩薩的手印,金剛有金剛的手印,李洪志均能夠說得出來。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就會叫我去問和尚,一直要問清楚才肯離開。

佛像無論大小,必須認真看完,且全寺每一個角落都要走遍,每到一個寺院均是如此,有時看得慢,一個整天,只看了一個佛寺。

看得出來我大舅子對自己不了解的佛教知識還是很感興趣的,這也促使本人更關注到佛教方面,翻看一些佛經的註釋,廣泛地學習了解了一番,以便本人更好為我大舅子服務,免得我一個佛教國度的人在他面前沒有面子,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佛教知識也開始豐富起來。後來我為了寫回憶錄,也細心地查找了一些數據。

中國城位於大王宮和玉佛寺的東南面,中國城的正南面是曼谷著名的湄南河。中國城裡有佛寺也有道觀,還有清真寺。中國城裡遍布中藥鋪、金店、中國商品店以及各種小商販,最著名的就是唐人街,很多華人的店鋪均在此地。李洪志對中國城是特別地喜歡,似乎找到了久違的空氣,中國城不同於購物中心及百貨公司,它有一種原始的商業氣息,人很多,貨很雜,中國貨琳琅滿目,叫買聲此起彼伏。

中國城內有很多佛寺,塔旺寺、差拉寺、坎瑪突亞寺、金佛寺、還有龍蓮寺。說起龍蓮寺,對於李洪志來說可以用終生難忘來形容。他在這裡有了自己許多方面的第一次。第一次自己單獨認識了泰國華人,第一次在曼谷的戶外練習氣功,第一次用自己的氣功給人治病,第一次氣功治病收錢,有了來泰國后的第一次獨立工作收入(稅前),第一次大規模地招收弟子(當然,小規模是指家裡的親戚),第一次被人們稱之為老師。這麼多第一次,豈能忘記?!

曼谷最大的水果蔬菜市場是帕克運河市場。它在中國城的西邊,湄南河從市場南面流過。帕克運河市場集中了曼谷最新鮮的蔬菜與色彩繽紛的水果。泰國的很多水果均是李洪志沒有見過的,他也比較喜愛,芭蕉、甜瓜、椰子、榴槤、番石榴、木瓜、山竹、紅毛丹、柚子。幾乎每一個品種都吃過,均十分愛吃。經常用照相機來拍下這些水果作為留念。

曼谷附近的佛寺、旅遊景點,我均帶李洪志去過,因為我工作的原因,未有時間帶他去更遠的佛寺。

泰國東北部的怡傘,中部的素可泰古城,北部的清邁,南部的碧武里、春蓬等地,均有許許多多的佛寺,後來是由齋堂弟子帶其去的,我也未有詢問過。總之,李洪志到過的佛寺,比我到過的還要多,他對佛像、壁畫的參觀已經到非常痴迷的地步。

回到曼谷后,李洪志說,泰國的寺廟真多啊,這裡的人信奉佛教真是太虔誠了,對佛祖又那麼膜拜,不知道還有誰能超過釋迦牟尼對凡人的影響啊…佛祖應該會轉世吧…」

扶清滅共!尊皇攘輪!忍看十億神州,效顰蘇美;相率八旗勁旅,還我大清。歡迎訪問全球最大最老的復辟帝制博客和反邪倒輪博客。

133

主題

457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5767
沙發
 樓主| 金復新1 發表於 2018-7-22 12: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金復新1 於 2018-7-22 12:57 編輯

(二)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度,信奉佛教的國民佔了泰國人很大一部分,在泰國的大街小巷隨時都能看見佛教僧侶漫步。

泰國有很多節日十分重要也十分熱鬧。宋干節,為公曆4月12日至15日,是泰國泰歷新年,又可叫做潑水節,全國可放假四天。這個時候,舉國歡慶,曼谷更為熱鬧。

李洪志雖然性格內向,但很喜歡人多熱鬧。

5月13日,在泰國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佛誕節,又稱浴佛節。這是佛祖釋加牟尼誕生紀念日,全國放假一天。

我帶李洪志到曼谷市區的玉佛寺參加這個節慶活動。在這一天,都要舉行齋戒、頌經法會,以各種香水、鮮花水浴洗佛像。這天佛教信眾都要到寺廟敬香,參加浴佛儀式。

玉佛寺與泰國大王宮建在一起,在曼谷的西邊,被湄南河所環繞。玉佛寺與大王宮就建於湄南河的轉彎處,是泰國或者說全世界最金碧輝煌的佛教建築。

玉佛寺的正殿是整個寺院最雄偉,最宏大的建築,裡面是不能拍照的。玉佛安放在金黃色的蓮花座上,玉佛通透碧玉,神情安詳。對於泰國人來說,它象徵權力、神聖。

李洪志也神情專註而且認真。前來瞻仰的信徒川流不息,但均安靜而虔誠。泰國人相信這尊佛代表著國王與泰國之間特別神秘的關係。

李洪志也知道了進佛寺的一些禮節,他進大王宮和玉佛寺表現得很虔誠,他仔細觀察其他來朝拜的信徒的手勢、表情、舉止、動作,無論是雙手合十,還是跪地參拜,均是邊看邊學,照貓畫虎,有時認真得有點緊張,害怕某個動作舉止不對,有損自己的形象。

幾乎所有的佛像都是與蓮花座為伴,李洪志都仔細看,他告訴我,他最喜愛蓮花。

我對他說,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

泰國是佛教國家,蓮花也是泰國普通民眾最喜歡的植物。

蓮花,生長在沼澤污泥之中,但是出淤泥而不染。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係,還表現在佛教將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以蓮花作比喻,以蓮花為代表,佛教用蓮花來比喻佛,是因為蓮花的品格和特性與佛教教義是一致的。

佛教是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擺脫出來,其解脫的途徑是:此岸(人生苦海)——濟渡(學佛修行)——彼岸(極樂凈土)。即從塵世到凈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

李洪志平時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人人都應該學佛法,這個世界,真是太污濁了。」這也是李洪志特別喜愛蓮花的原因吧。他還說過,蓮花生長在污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污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蓮生在污泥之中,就好象我們人類社會,是一個污濁的世界。他自己總是與污濁相處在一起,受許多邪惡污濁事物的侵擾,佛教稱這些邪惡力量為「魔」。他說他就好象是一支蓮花。有時候,李洪志說這些話時,也會唉聲嘆氣,情緒不好。

李洪志這些年來的不得志、鬱鬱寡歡,原來是他自己覺得他與蓮花一樣,生活在污泥里。是不是他自己也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來呢?我對李洪志說,不要管那麼多,人活著就要好好享受。他也不接我的話,只是獃獃地看著高高站在蓮花台上的佛祖,一副無奈的表情。本人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佛祖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為了弘揚佛法,使廣大群眾能夠理解和接受佛教教義,將蓮花比喻為佛,使得佛教能夠迅速傳播,信眾眾多。佛教的重要信條之一,是廣愛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慈悲就是指希望和幫助他人解脫苦難,獲得快樂。佛教要求對於有生命者,都應施予慈悲。對一些作惡的行為,都要容忍,用慈悲心去幫助他們,感化他們,使之向善,成為善良的人。這些佛教知識,是李洪志親口說的,看得出來,這段時間,他學習還很用功呢。總之,每次與李洪志參觀一次寺廟,他的知識增長一次,我也增長一次。他對蓮花的喜愛的確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在泰國一般的大小寺廟裡,佛、菩薩的像也離不開蓮花,不是高坐蓮花座上,就是手持蓮花,注目凝思。有時,李洪志觀察一座佛像,可以目不轉睛地盯著看1個小時。李洪志經過佛教氣氛的洗禮,表現得肅穆而莊重。他邊走邊看,一言不發,不時地也低頭思考。也許被這些虔誠的信徒與雄偉的佛教建築所震撼。

李洪志的思維方式與常人有所不同,一個普通人了解了佛教博大精深的內涵后,會特別喜愛蓮花,然後暗自決心向善,心歸佛祖。然而李洪志慢慢地深入了解佛教以後,他也會特別喜愛蓮花,但不同的是,他是不是想坐在蓮花上面呢?他問我:「今天是佛祖釋加牟尼的生日嗎?」我說:「是的。」然後,他就若有所思地輕輕念著:「5月13日,5月13日。」過了很多年的一天,我偶然地發現,李洪志的一本證件上的出生日期變為了5月13日,以前我見過他的護照上的出生日期是7月7日,因為數字重複,特別容易記住。

一般寺廟都有捐款箱,泰國的佛教信眾都比較虔誠,每次去寺廟裡,均會往捐款箱里放一些錢,有的信眾,一次會捐很多錢,都是信眾們心甘情願地捐贈。李洪志說每天都有這麼多的錢,寺廟裡一年下來,錢就多得數不清了吧。本人告訴他,這錢捐得再多也不算多,因為這些錢要用於佛事活動,寺廟的日常維修,僧人的供養以及慈善事業,這些都是為了廣大信眾而做,所以不算多。李洪志低頭思考,不時地點頭。

這些日子參觀遊覽眾多寺院,對李洪志來說是一次對佛教知識的強化學習,也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刺激,本人做為當事人,能很明顯地感覺出來。但遺憾的是:李洪志先生在後來的日子裡,隻字未提這段經歷,不知為什麼?反而是稱他自己小時候受到各種世外高人點化,具備超凡能力的事卻寫在其小傳當中!

難道在泰國這段學佛、參佛、拜佛的經歷,就這麼不好開口嗎?

李洪志愛看花,因泰國手工藝品好,做假花是一流的,外銷全世界,他經常一看到就會問我,假花材料製作方法。為此我還帶全家去看曼谷市九世皇公園花展,他可以看上兩三個小時,且還去了很多次,百看不厭。尤其是在中央大閣樓的蓮花池,足足看了30分鐘,一動不會動,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

雖然李洪志初到曼谷時對我說,他對佛教很感興趣,也看了很多佛教的書籍,但是,有時他也會說些對佛教不尊重的話。比如他說,這蓮花真美,只有佛才能坐上去。如果他坐上去,不知會有什麼感覺?

李洪志不但喜愛蓮花,很多種類的花花草草,他都喜愛。後來,李洪志自己出去逛街時還買了許多盆花,有一次買了一盆菊花在家裡觀賞,每天準時為花澆水,及時為花修枝,看得出來,他特別喜歡這盆菊花。

還好我家沒有大庭院,否則李洪志會在家裡養蓮花。

扶清滅共!尊皇攘輪!忍看十億神州,效顰蘇美;相率八旗勁旅,還我大清。歡迎訪問全球最大最老的復辟帝制博客和反邪倒輪博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主題

457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5767
3
 樓主| 金復新1 發表於 2018-7-22 12:57 | 只看該作者
(三)李洪志在泰國的這段時間,對泰國傳統舞蹈及傳統戲劇也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

泰國的一些傳統戲劇及古代歌舞,經過了長時間的演變成為表現形式很豐富、很好看的藝術。經典的舞蹈、戲劇看的人均很多,有的歌舞會有一些民間氣息或者說有一點低級庸俗的民間娛樂。在大劇場里,演員在台上表演,台下觀眾是可以拍照的,所以李洪志就在台下拍個不停,也消耗了我很多膠片。

泰國傳統舞蹈分古典舞和民族舞兩種,其中古典舞是一種十分複雜而且難懂的藝術,每個舞步動作都具有特殊含義,講的是婆羅門教故事,情節十分複雜。

古典舞是泰國舞蹈藝術精華,也是有好幾百年歷史,據說是印度南部「卡達卡利」宗教舞蹈,同時又受中國皮影戲的影響。在古典舞中,啞劇舞最有名。古典舞又有「宮內」與「宮外」的區別。宮內舞比較嚴肅古板,沒有滑稽場面。

但是,宮外舞則比較活潑自由、動作豐富,其中有很多滑稽的動作。跳舞少女們所穿的服裝,以著名的泰國絲製成,再配上閃閃生光的金片。她們所戴的帽子,是寺廟風格的寶塔型金冠,充滿宗教氣息。

在跳舞的時候,女演員們總是穿著富有宗教色彩的服飾跪於地上,雙手有節奏的一開一合,開時雙臂伸張,合時雙手合十,或作「蓮花印」,就是雙手手根靠近,雙手拇指與小指接觸,其他手指伸開,作蓮花盛開狀態。

前面說過,李洪志最喜愛作「蓮花印」動作,他看見台上的演員手舞足蹈,自己也不停地比劃手勢,他的手勢作得特別好,像一朵盛夏怒放的蓮花。

對於每一個有用的動作,李洪志均不會放過,他拍攝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演員,不同的姿勢,那種認真的神情,好象一個攝影記者一樣,很專業,很投入。

古典舞與戲劇經常一起表演。古典舞劇最著名的是Khon面具劇,這種劇是從印度廟的典禮和舞蹈中演變過來。全劇最特別的地方,是所有跳舞的男性都帶著不同的面具、穿著不同的服裝,表達不同的身份。與面具舞劇一樣有名而同樣受到民眾喜歡的是Lacorn舞蹈劇。表演中的男舞蹈演員大多以真面目示人,不需帶上面具。

泰國古典舞經常在宗教活動、紀念典禮中出現,表演者在演出時完全赤腳,無論一舉手或一投足,都是很緩慢而有節奏,婀娜多姿,嫵媚動人。舞蹈者都是用手和手指表達意思,比如說兩手交叉於胸前表示愛,雙手摩擦頸部代表憤怒,左掌伸平貼於胸口表示內心的喜悅,食指指向地面表示兇惡。整個舞蹈動中帶靜,靜中有動,特別是女演員,動作傳情,眼睛傳神,表達無盡的神韻,雙臂自然伸展,神情安詳而和諧。

泰國的民族舞蹈豐富多彩,有表演結婚習俗的「婚禮舞」、農民們下田插秧的「農民舞」、喜慶五穀豐登的「豐收舞」以及「祝福舞」。祝福舞是一種普通民眾的舞蹈,一般在宴會及聯歡后同來賓一起共同歡跳。表演時,男女配對表演,旋轉揮動手臂,輕輕抬起腳步,舞姿漂亮。

泰國民族歌舞服裝華貴、動作優雅、內涵豐富,泰國人也最喜歡看。其中銀光閃爍的「指甲舞」最有魅力;神秘感十足的「蠟燭舞」最有藝術;大眾化的「南旺舞」最為普及。

南旺舞是泰國民眾特別喜愛的舞蹈,在民眾中最常見,演員穿著泰國傳統服裝,舞姿大方,動作活潑,左手右手頻頻上下起伏,高舉輕落,韻味十足。這種舞蹈,李洪志照的膠片也是最多的,好象掌指乾坤,又似金猴分身;彷彿雙龍下海,又象菩薩扶蓮。

李洪志忙前忙后地拍照,生怕錯過任何一個令人興奮的動作。他認真的樣子,很幸福,很享受。

泰國戲劇有很多種,孔劇,一般均是表演《拉瑪堅》里的情節,演員頭戴面具,表演的都是正規舞蹈,演員服裝、頭飾都五彩繽紛,有很濃的泰國特色;洛坤劇,比較引人入勝,它表現的是女性的優雅及機敏,演員運用不同的眼神和複雜的手勢來表現感情和劇情。李洪志對這些手勢,表現出很大興趣,他用照相機不停地拍照。

此外,還有梨伽劇、皮影戲和圓舞。圓舞是最受歡迎的傳統舞蹈,泰國人均喜歡看,一般在廟會和節日的時候表演,舞蹈動作簡單容易學習,舞者的感情通過手臂的優雅姿勢來表現。

有時觀眾都會自己比劃動作,李洪志也不例外,又是拍照,又是學動作,天氣很熱,汗水都出滿了額頭。

我對他說,這些舞蹈,我經常看,都很一般,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他停頓了一下說我不懂,氣功與舞蹈都是高層次的、超常的東西,特別是宗教舞蹈,它是與神在對話,它有宇宙的特性,非常玄奧。用最簡單的話對我說,再說深了,我更不明白。

原來本人有一台高級的大型照相機CANON,功能相當多,聚焦、變焦、長焦、控制速度以及光線暗亮,景物遠近等等,我怕李洪志使用不佳,把我的高級照相機用壞了,所以我另買了一台新的全自動照相機給他。他對照相還是有一定使用經驗,他說他在中國時,曾參加過文藝表演隊,也使用過照相機。

對於舞蹈的喜愛,李洪志超出常人,也許他原來在過文藝表演團有關。對每一個舞蹈動作,無論是壁畫,還是劇場,甚至於街頭表演,他都拍得非常認真。

每次帶全家去旅遊,都免不了要照相、合影。李洪志也特別喜愛照相,經常是照寺廟、佛像、和尚、樓閣、佛塔、壁畫、風景、表演、舞蹈、戲劇、花朵、水果、市場、小販等等。

每次去劇院看泰國歌舞演出,是李洪志最為忙碌的時候,他總是喜歡去第一排,因為可以看得清楚,拍的相片也就清楚,一場演出結束,他可以拍很多膠片。

李洪志拍了非常多的相片,我均看過,但沒有給我留下任何一張他拍的相片,他自己拍的相片均自己收藏,從來不會送人。所有相片中,內容最多的是佛像、壁畫及舞蹈,特別是人物的動作、姿勢,他重點地拍攝了很多人們舞蹈時四肢的肢體動作。

李洪志所拍的相片中,佛像是最多的,佛像相片中,佛祖釋迦牟尼的像是最多的。有佛祖打坐在蓮花座上,作「禪定印」;有佛祖站在蓮花台之上,右手作「施無畏印」,左手作「與願印」;有佛祖在鹿野苑講法時,作「轉法輪印」的打坐像;有菩薩作「蓮花印」。

相片很多,有些是同一個佛像,但從不同的角度拍攝多張。我很不能理解,就問李洪志拍這些佛像有什麼用?

他對我說,信奉佛教的人那麼多,那麼虔誠,如果有這麼多虔誠的人來學氣功,那就好了。

扶清滅共!尊皇攘輪!忍看十億神州,效顰蘇美;相率八旗勁旅,還我大清。歡迎訪問全球最大最老的復辟帝制博客和反邪倒輪博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