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今天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複製鏈接]

220

主題

505

帖子

1430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orou 發表於 2018-7-18 1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01

在中國當下的社會中,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衣食無憂,生活優渥。但是許多的工薪階
層,收入並不高的家庭也把自己的孩子當富二代養,滿足孩子的奢侈要求:手機電腦非
蘋果不要,衣服鞋子一定要耐克阿迪。

我身邊就有個這樣的家庭,一家三口,父母經營著一家小店,女兒在上大學。由於電商
的發展,小店生意很難做,有時候夫妻倆一個月忙下來連房租都出不來,兩口子平時中
午吃飯,連個葷菜都不敢點。

但是女兒上了大學之後,第一個假期回來就找爸媽要蘋果手機,說自己的手機太掉價,
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

然後她父母硬生生地拖了一月的貨款,擠出來五千塊錢,給女兒買了手機。

在中國像這樣的父母實在太多了。他們不顧家庭資源的差異,百般努力,傾盡所有,讓
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家庭不寬裕,他們覺得自己虧欠了孩子,擔心自己孩子被別人比下去,產生自卑心理,
所以更加嬌慣、寵溺孩子,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於是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極其享樂的生活,用著最新的電子產品,穿著時興的大牌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02

雖說關愛下一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值得弘揚,但萬事都要有個度,太過溺愛就走
向極端了,父母的「呵護」,對於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味「毒藥」。

孩子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體貼父母,不知
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還滋生了很多虛榮、懶惰、不學無術的壞毛病。導致啃老族橫
行,「白眼狼」層出不窮。

前不久上海報道了這樣一件事:一名體型較胖的年輕女子,在大街上用手狠狠地拽著一
個環衛工人的頭髮拖行數米,旁邊其他環衛工急忙上前攔架。記者一採訪才知道,原來
是女兒在向母親要錢!

這位母親已經48歲了,做環衛工10多年了,一個月才幾千塊錢。她的女兒孩子都有了,
還隔三差五伸手向母親要錢,不給錢就辱罵、吵架、打架……

這就是溺愛的後果,過度的愛,會讓孩子會無視父母的辛勞付出,把這一切當成理所應
當,最終變成啃老族、白眼狼。



03

漢朝的時候,漢高祖劉邦分封了一百多位功臣,其中蕭何為劉邦穩定後方,對新朝的建
立居功至偉,所以劉邦分給他很多肥沃的良田。但是在蕭何堅決不接受,反而要了很多
貧瘠的次田。

劉邦問他為什麼,他說,貧瘠的土地可以督促子孫勤勞耕種,懂得節儉。而肥沃的封地
,孩子就容易變得好吃懶做,這樣家族慢慢就會沒落。

果不其然,在一百年之後,這一百多位功臣的家族大多沒落了,但是蕭何家卻依然興旺。

曾國藩曾說過,如果孩子不經苦難,是不能成材的。孩子一定要給他坎坷,給他磨礪,
而不是給他各種卓越的條件。」

在曾國藩的家訓中,「窮」是「善身」之道。在寫給大兒子曾紀澤的家書中,曾國藩說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意思就是,越是
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儉自律,越能在物質生活上主動跟貧寒之士一樣,這
樣的孩子將來才有可能成大器。」

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正如曾國藩所
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
架子而不為也。」

今天的父母,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這其實是在害孩子。成長過程中,物質越充
裕,孩子就越不能懂得感恩,越不懂得勤勉,好吃懶做,害人害己。反之,給孩子正確
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困難與艱辛,引導孩子學會勤奮和努力,這才是對孩子最深邃的
饋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3: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