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別讓這些垃圾教育定律害了你的孩子

[複製鏈接]

220

主題

505

帖子

1430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orou 發表於 2018-6-30 1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別讓這些垃圾教育定律害了你的孩子!

有一種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

他們把孩子捧上了天,

把釋放孩子的「天性」當做必然、

當做合法、當做理所應當。

當然,最後的結果是,

孩子沒長成父母想要的樣子,

熊、野蠻、沒教養、

沒規矩成了這類孩子的最好代名詞。

這不是天性教育,

是垃圾教育,

聽出來很刺眼、很扎心,

卻很現實。



1

某電影院里,

大家在認真觀影,

只有一位孩子在位子上跳來跳去,

時不時大笑一聲,

從進場到現在,

鬧了差不多半小時,

他的媽媽就在旁邊。

旁邊的一個大人有點受不了,

對孩子的媽媽說,

能不能管下你的孩子,太吵了。

孩子的媽媽頭也沒回,

說,孩子天生就這樣啊!

然後繼續觀影。

之後,孩子離開座位,

在電影院跑來跑去,

跑了一會兒,累了,

卻發現找不到媽媽了,

裡面太黑了。

然後哭著喊媽媽。

喊了幾聲,沒人回應,

一位陌生男子沖他吼道:

你媽媽死了!孩子愣在那裡,

不敢動彈。

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

叫釋放孩子的天性。

孩子身上所有的特點,

都可以歸之為天性,

無論是好,還是壞,

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不可辯駁、

不可壓制。

一位清華教授憤慨:

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

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

這三個騙局,

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 ... 310062/xwxxl1Bl.jpg



2

孩子沒有規則意識



江蘇無錫的一家火鍋店,

大人都在位子上用餐,

只有一個小孩在走道里跑來跑去,

從這頭跑到那頭,

又從那頭跑到這頭。

他的媽媽就慢悠悠地跟在後面,

沒有責罵,更沒有制止,

他們一定覺得,

自己的孩子活潑可愛,

根本沒有必要管吧。

在跑到一處拐角的時候,

恰好撞上了轉彎的服務員,

服務員的手上還有一鍋烤魚,

孩子的額頭剛好貼到滾燙的烤魚鍋上,

悲劇瞬間發生,

孩子多處被燙傷。

事後,孩子的父母在未經過任何鑒定,

也沒有任何法律程序的情況下,

態度囂張地索取39萬賠償:

「錢不錢的不重要,

誰家小孩被燙成這樣不值39萬?」

孩子和父母的責任甩得一乾二淨。

為什麼中國的孩子普遍缺乏規則意識?

因為在很多父母眼裡,

孩子的天性高於規則。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

所以可以跑、可以鬧,

可以肆無忌憚地大聲喧嘩。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孩子無視規則,

也有越來越多的悲劇因此而釀成。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 ... 332575/q8qUqZ3w.jpg



3

孩子沒有敬畏意識



就在前幾天,

湖南隆回發生了一起殺人事件,

一名73歲的老奶奶被人殺死在自家門口,

民警立即趕往現場,

不到5個小時,

案件即被破獲:

殺人的是名小孩,

13歲。案發的那天下午,

小孩在老奶奶家附近逗留,

被老奶奶一頓責罵。

小孩二話不說,

拿起門口的一把篾刀,

徑直衝向老奶奶,

用盡全身的力氣,

朝著老人頭上就是一刀,

老人當場死亡。

隨後,這名小孩又將老人身上的700塊錢搜走,

最後逃離現場。

在不遠處的湖南邵東,

也曾發生一起類似事件:

2015年10月18日,

三名留守兒童商議去新廉小學溜達,

因當天放假,

學校大門緊閉,

三人便翻圍牆進去。

進入學校后,

他們撬開了小賣部的門,

盜走裡面的麵包、棒棒糖之類的食物,

恰好被值班的女教師發現,

因為害怕被抓,

三名孩子直接用木棒將女教師活活打死,

之後逃跑。

第二天,三名孩子被公安機關抓獲。

留守兒童,算是最徹底的放養,

沒人照顧,更沒人管,

天性算是得到了最徹底的釋放,

最後的結果,以悲劇收場,

連最正常的成長都無法完成。

每個孩子的心中都藏著一個惡魔,

在沒有約束與管教的前提下,

無條件的放養、釋放,

只會讓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 ... 357924/ncQhAOzc.jpg



4

孩子沒有自律意識



作家毛南見過一位媽媽,

很普通的一個家庭,

父母普通,

孩子也普通,

說是讀了某位著名專家的書之後,

決定效仿他的育兒方法——放養。

幾點起床,幾點睡覺,

媽媽從來不管,

因為她覺得孩子有對自己負責的意識;

至於學習成績,

興趣是最關鍵的,

決不做任何強求。

結果呢?三年後,

悲劇發生了,

成績就不說了,

本來還是中等偏上,

三年過後,基本都是墊底,

別的孩子都有一到兩項特長,

她的孩子呢?

沒有任何特長。

打遊戲倒是很厲害,

別的孩子從不帶手機去學校,

她的孩子從來不管,

每天玩手游的時間超過八個小時,

上學經常遲到,

一次還悄悄往遊戲沖了兩千塊錢……

她不明白,

為什麼這麼好的教育方法,

到頭來會是這種結果?

其實,被放養毀掉的孩子,

又何止這一位。

我從不懷疑,

孩子有自我管理的意識;

我懷疑的是,

孩子的自律意識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

卻被很多父母無限誇大。

可能到最後,

不是孩子控制了命運,

而是手機控制了孩子。

一個不懂得自律的孩子,

是永遠不會有未來的,

放養、釋放,只會讓孩子喪失最基本的控制力。

在將來,這樣的孩子沒有任何競爭力。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 ... 373407/kn8uo9Te.jpg



5

孩子沒有教養



網上見過一個段子,

一名女生在排隊買奶茶,

排得好好的,

突然跑來了一個孩子,

7、8歲的模樣,

直接就插到她的面前,

他的媽媽就在後面。

女生看不下去,

這麼小就這樣,

以後還得了,

質問他媽媽,

你是怎麼管教小孩的。

他媽媽滿不在乎的說,

孩子就這樣,

你讓一下嘍。

女生冷不丁地來了一句:

「憑什麼要讓他?

他長那麼丑!」

他媽媽氣得臉都青了,

拉著孩子就往外走了。

前幾天見過一個更奇葩的。

3月27日中午一時左右,

河南鄭州一小區,

兩個孩子正在乘坐電梯,

其中一名小孩突發奇想,

嘗試在電梯內做伸展運動,

一邊用手撐住牆,

一邊用腳抵住電梯門,

然後用力一蹬。

沒想到的是,

電梯內側的安全門一下子飛了出去,

電梯的主控制板被彈出牆壁,

要不是有外牆保護,

後果不堪設想。

更沒想到的是,

事發之後,

熊孩子的媽媽在業主群里轉發監控視頻,

無理取鬧:「這電梯是紙做的嗎?」

「要說物業還得感謝我兒子呢?」

三觀都被顛覆。

這樣的熊孩子到處都是,

防不勝防。

每個熊孩子的背後,

一定有無作為的父母。

對於孩子的任性和無知,

他們選擇了閉眼,

也選擇了放棄作為父母的責任。

他們肯定沒想到,

放養的背後,

一定是熊,一定是任性,

沒有例外。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 ... 406788/8uD2YR6F.jpg



6

最無力的教育:放養



這些年,放養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

孩子要快樂、要自由、

要釋放他們最完美的天性、

要讓他們獨立自由地成長。

看上去很美,

實際卻糟糕得透頂。

很多父母根本不是「放養」,

他們眼中的放養,

其實是放棄、是放縱,

最後成了犯戒、

甚至犯法。

《不平等的童年》一書中寫道:

至少在一定範圍內,

美國精英階層普遍實行協作培養,

大致可以理解為「圈養」,

而工人階級和貧民實行的育兒方式才是順其自然的成長,

也就是我們說的「放養」。

看吧,被你們捧上天的「放養」,

不過是美國底層人民無奈的選擇罷了,

就像大部分的中國人一樣,

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去教育他們的孩子。

背後而且更嚴峻的現實是:

放養出來的孩子,

根本沒有實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競爭,

放養的代價可能是,

你將永遠失去上升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

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

,一輩子都享不盡它給你帶來的利息,

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

一輩子都在償還無盡的債務。

其實,任何國家都一樣,

精英教育從來就不是放養出來的!

https://shop-file.tiancaixing.co ... 421601/16xAtOfU.jpg



7

不能越過「界」



教育學者丁琳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前段時間,

她家裡來了一位美國客人

——一位三年級的小姑娘。

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樣,

小姑娘對糖果沒有絲毫的抵抗力,

吃完第一顆,

還想吃第二顆。

她問媽媽,是否可以。

媽媽很明確地說,不可以。

小姑娘只好平靜地接受。

很多人都喜歡講國外的教育多麼自由、

多麼先進、多麼地尊重孩子的意願,

卻有意無意忽略掉了,

這自由的前面,

還有一條清晰可見的邊界,

有些事可以做,

有些事堅決不能做。

奧巴馬是美國總統,

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

但有一個身份更令他自豪

——兩個孩子的父親,

奧巴馬對孩子的教育,

堪稱美國精英教育的典範。

奧巴馬有兩個女兒,

在她們分別10歲和7歲的時候,

他制定了九條家規,

內容並不複雜,

但操作性強,

而且極具意義:



家規1:不能有無理的抱怨、爭吵或者惹人討厭的取笑;

家規2:一定要鋪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潔而已;

家規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沖麥片或倒牛奶,自己疊被子,自己設置鬧鐘,自己起床並穿衣服;

家規4:保持玩具房的乾淨;

家規5:幫父母分擔家務,每周1美元;

家規6:每逢生日或是聖誕節,沒有豪華的禮物和華麗的聚會;

家規7:每晚8點30分準時熄燈。

家規8:安排充實的課餘生活:跳舞、排戲、彈鋼琴、打網球、玩橄欖球;

家規9:不準追星。



這樣看下來,

你會發現奧巴馬最重視的還是規則的養成,

而且都是生活中切切實實可以操作的事情。

父母應該給與孩子自由,

但這個自由不是無限制、

無規則、無節制的,

更不是縱容和無作為。

一定的釋放和寬容沒有錯,

但在釋放的面前,

必須有一條清晰的界限,

有些事情可以容忍,

但有些界限堅決不能跨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