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創新發展狀況主要看文藝創作, 而文化自信是文藝創作潛在的、基本的精神底蘊和精神品格。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昌盛。」我們提出的「文化自信」主要是增強文藝創作者的擔當意識,喚起文藝作者的歷史使命,催生出幢景理想、凈化心靈、燭照前行的精品力作, 才能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應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開闊視野,以務實的作風了解邪教的醜惡特徵及對社會的危害性,牢記自己的社會責任, 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水平, 用足用活用好現有的依法治邪的法律條文, 主動融入到法治文化建設中去,創作更多更好的反邪教文藝作品。各級文化部門要釆取有效措施鼓勵文藝創作者們多創作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原創精品和具有影響力精品力作,推出更多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具有教育意義的反擊邪教的文藝作品。有關部門應尊重文藝創作者與文藝表演者的勞動成果,提高文藝作品發表的稿酬, 這樣才能調動廣大文藝創作者的積極性。每年的文化下鄉活動中,都應有一定數量的反邪教文藝節目演出,農家書屋都應配送有一定比例的反邪教圖書供村民們閱讀。演出一台優秀的文藝節目不知能感動多少人, 它比聽10場輔導報告的效果還要明顯,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所以, 我們不可忽略文藝節目的宣傳演出。通過廣泛深入的反邪教宣傳教育,以增強廣大群眾抵禦邪教的「免疫力」; 通過用文化織密反邪教防線,築牢社會抵禦邪教滲透的「防火牆」,通過用文化構建邪教易感人群的「保護網」, 就能使邪教無法在中華大地立足。反邪教文藝作品與文藝宣傳節目多了, 社會主義文化就會得到空前繁榮, 就能用文化自信的精、氣、神擠壓邪教的生存空間, 從而起到揭批邪教、弘揚正氣、凈化社會環境、用文化擠壓邪教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