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驚聞李大師又開party,看老外牧師如何評價輪子鬧劇。

[複製鏈接]

15

主題

18

帖子

13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SNK娜可露露 於 2018-6-20 19:16 編輯

摘自加拿大網友Thames牧師評價某次FLG晚會:


就在幾個禮拜以前,我和妻子一起去看了場神韻在溫哥華的演出。票是我聖誕節之前在素里(Surrey)海灣百貨公司(The Bay,全名為Hudson』s Bay Company,哈德遜海灣公司,是一家大型百貨公司,加拿大乃至整個北美大地上歷史最悠久的公司——譯註)的一個商店裡買的。當時覺得這應該是我倆一次美好的約會。我沒看演出評論,票也是為了討妻子喜歡而狠狠心買的。

  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晚了。我以為自己認識去伊麗莎白女王劇院(Queen Elizabeth Theatre)的路,不過我迷路了。在找停車位的時候,我們聽完了廣播上關於「伯妮斯·麥多斯」(Bernice Meadows)的整整一期《竊聽》(Wire Tap)節目[1]。最後好歹在一個街區外找到了停車位,我們趕快跑去劇院,終於在第二幕開始之前趕到了。

  一入場,我們立刻感到怪怪的。等著引座員把我們帶到位子上的間隙,一位女高音唱了一首歌,介紹說是《等待升天的路》(Awaitingthe Way),歌詞用中英雙語打在屏幕上。我就把節目單上的歌詞直接放在下面吧(略)。

    這讓我感覺似曾相識。我參加過許許多多基督教的福音/佈道活動。我也參加過許多由教堂組織的聖誕節和復活節短劇。這些短劇到了最後總是要讓人上前來見證基督,並且解釋基督的一生。我也曾見過許許多多「移動使徒福音劇場」的表演,他們試圖用敘事性的舞蹈來解釋福音書;我見識過樂隊和合唱團試圖向大部分是基督徒的觀眾闡釋福音的表演;我參加過葛培理(Billy Graham)佈道大會[4];我曾經散發小冊子,請人去聽基督教的演講;我做諮詢師的那個夏令營當然也在用特定的方式傳遞福音。幾個世紀以來,基督教已經用各種手段傳達了福音。花里胡哨的節目、表演和建築能夠在一定時間裡吸引到大量觀眾。這只是效率和金錢的問題。

  不過傳福音的活動,或者和傳播信仰直接相關的活動,一般都很廉價。藝術應當能夠在世俗的環境下自立。而能夠在世俗環境下自立的藝術是不屑於用他們的宗教來標榜自己的。就神韻藝術團這個例子來說,他們的宗教內容大大拉低了整個演出的藝術水準。舞蹈演員一板一眼的演出也不能掩蓋他們的宣傳目的。即使以我對基督教傳福音手法的了解來看,也不禁為這個演出的廉價和粗製濫造感到失望。演出倒是有娛樂效果,但是仍然令人失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5: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