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來西亞媒體:中國靠花錢搞不好足球

[複製鏈接]

387

主題

426

帖子

355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親衣舊 發表於 2018-6-26 0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來西亞「駐亞洲記者」網6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不可能靠花錢成為足球強國  中國能從足球弱國變為足球超級大國嗎?筆者覺得不太可能。
  在這項全球運動方面,中國擁有資金和政治資源擴大其商業和政治影響,就像中國對奧運會和國際關係所做的那樣。中國企業買下了幾支歐洲知名足球隊,中國品牌還在今年世界盃上大做廣告。中國提出新建7萬塊足球場和2萬所足球學校,目標是到2020年有3000萬-5000萬中國孩子參與足球運動。那麼,今後20年,中國足球水平很有可能會大有提高。但筆者認為中國缺少文化和體制實現贏得世界盃的目標。
  首先,從歷史上看,由於中國的行政等級制度,中國足球投資必然主要偏向沿海大城市和省會城市。中國約一半的人口至今生活在農村,而投向那裡的資金流動緩慢,數量也很少。

  其次,競爭激烈的學術文化也阻礙足球人才培養。為取得好成績,中國的孩子從學齡前就開始學習,小學和中學更加強化,到最後是非常難的大學入學考試「高考」。即便學生有體育天賦,平時的考試和家庭作業必然擠壓課外活動的時間。筆者也有孩子,聽過不少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堪課業負擔。這種情況下再給孩子增加體育項目似乎不太可能。
  另外,如果說中國在培養下一代足球球星,至少筆者沒有看到任何跡象。連中國的經濟繁榮也對足球發展不利。中國大量人口生活在中東部,那裡的城市房價居高不下,休閑娛樂空間卻稀少。在日本,平均每1萬人有200個運動場;中國每1萬人只有7個運動場,且多數在學校。平均而言,美國人接觸到體育空間的機會是中國人的19倍。
  中央欲打造足球強國,但文化鴻溝難以逾越。在中國,筆者很少看到小孩用易拉罐或氣不足的球在街頭打比賽,而這在拉美和非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