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嘴遠望系列----遠航篇

[複製鏈接]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3-31 0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引子

  也許是緣,也許是錯,也許是命中注定,從未想過要當兵的我,來到了這個綠色的軍營,飄泊在藍色的海洋,從事著航天事業,成為了一名軍人,一名遠望號船員。

  有的是苦,有的是澀,有的是歡樂,年老的時候,我還會記得,我曾是一名遠望號船員。

  1989年8月25日  大嘴於江陰

  摘自《大嘴從軍日記》

  一、大嘴遠望系列之遠航篇

  1、出航

  至今還未搞清楚,大學畢業后怎麼分配到了遠望二號船,父親一句「既來之則安之「就讓我成了遠望二號船的船員,之前我的理想是做一個電子工程師,真沒想過要去當兵,更沒想過要上船,要出海,要命的是我從不會游泳,來之安之吧,反正船上有救生圈。

  剛上船不久,還沒完全適應船上生活,連船上的」地形「還沒摸清楚,就接到通知,要出海執行我國某衛星測量任務,心裡緊張又興奮,這將是我平生第一次出海,第一次去體驗太平洋風浪的滋味。

  各位看官,先暫停,我有必要先介紹一下這條船:[摘自官方報道]遠望二號船是我國第一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控船,主要承擔我國航天飛行器的海上測量、控制、通信和打撈回收任務,是我國航天測控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船長192米,寬22.6米,高38.5米,滿載排水量2.1萬噸,最大行速20節,續航100天。遠望二號船組建於1978年,20多年來,先後25次遠征大洋,總航程30餘萬海里,累計海上作業時間1826天,先後27次圓滿完成了亞洲一號、東方紅三號、風雲二號、烽火一號等衛星和神舟號試驗飛船的重大海上測控任務。

  

  遠望2號船在錨地

  在長江里紋絲不動遠望號,一到長江口就不靈了,正值寒潮到來,大風一吹,江涌浪急,兩萬多噸的船上下起伏,左右搖擺。頓時我頭昏腦漲,在風浪中,嘴再大也沒用啊。正值設備保養時間,我晃晃悠悠往機房走,路過倉庫,發現一隻老鼠趴在走廊上,一動不動,我用腳尖踢踢它,還不動,反而翻著眼睛看我。這下把我樂壞了,原來這傢伙也暈船啊,哈哈哈。這一樂不要緊,感覺腦子輕鬆多了,好象暈船癥狀減輕多啦,原來「幸災樂禍「還是有好處的咯。

  船好不容易到錨地, 神志也清醒了,這才想起來是第一次出海,怎麼也得去看看大海的景色吧。大鐵錨還未在海底扎穩,我就興沖沖登上甲板,頓時耳目一新,錨地內風平浪靜,漸漸沉入大海的太陽給錨地四周的海島抹上了一層金黃,成群的海鷗在船的周圍自由飛翔,平靜的海面翻著刺眼的磷光~~~~~太美啦!

  好景不長,短短几天的休整補給結束了,遠望號船即將奔赴深海~~~因寒潮,這次航渡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從老船員們嚴肅的表情中已看出夠我們這幫新船員喝一壺的了。前面倒底會遇到什麼?再暈有長江口時的暈嗎?船安全嗎?風浪倒底有多大?心中坎坷不安,躺在一米寬的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突然又想起了哪只暈的發獃的老鼠,心中一陣悶笑,管它呢,再慘也比它強。再這一絲自樂的安慰中,迷迷糊糊做起了遙遠的夢。睡夢中一陣金屬碰撞的聲音傳來,「嘩、嘩、嘩」,看來是起錨啦,在黎明的黑暗中,巨大的遠望船向太平洋深處駛去。

  早上起來,牢記著老船員的教誨「保持快樂的心態,保持良好的體力,能吃多少是多少」,快樂地吃完早餐,快樂地打掃完衛生,快樂地檢查完機房,然後快樂地回到住艙發獃,任憑大海把船晃的七葷八素的。「鈴、鈴、鈴……」,一陣緊促的鈴聲伴隨著值更官的通知聲:「全體船員上甲板集合,向祖國告別。」,此時,船已到領海線,我穿戴整齊跟著大家跑向飛行甲板,參加向祖國告別儀式。在大幅度搖晃的甲板上,東倒西歪的船員們拚命控制著身體,在國歌聲中,向緩緩升起的國旗行注目禮,默默地向祖國說一聲「再見」。生平第一次,我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第一次感受到「祖國」這兩個字的內涵。以前離開家、離開親人也重未有今天離開祖國這樣地傷感。為什麼老華僑離開大陸時要帶一把家鄉的泥土?為什麼老華僑死後也要葬在生他養他的祖國?為什麼人們把成家比作尋找一個港灣?我明白了!望著腳下這一百多米長、二十多米寬的甲板,原來這就是祖國的領土!為什麼鄧世昌寧與船亡而不肯偷生?我明白了!在震撼人心汽笛聲中,遠望號船暫別了祖國。

  人們散去后,我一個人坐在船尾的上甲板,感受著海風咸澀,大海白花花一片,浪花翻滾拍打著船舷,思緒也隨著波濤洶湧。隨心所欲慣了的我,一到部隊怎麼也適應不了,在學員隊區隊長辦公室,幾乎是在幾個彪形大漢的強制下,才剪去了我一年理一次的長發。記得第一次回家探親,母親說「這才像個人樣」,現在想想也好笑,以前怎麼就不是個人樣。單調枯燥的隊列訓練整整延續了二個多月,機械重複的動作磨鍊著我的稜角。在農村學農的日子裡,居然身體強壯地在寒冬臘月下河洗澡,在野戰部隊下連當兵的65天里,才發現雪裡紅如果放油炒炒是多麼可口的下飯菜,如今面對比陸地部隊高出十倍標準的伙食,卻被大海搞的沒有一點味口。世界真是有意思,你想做什麼,迎接你的偏是你不想做的。「嘩~~~~~」一陣大浪打過來,船身顫動著向一邊斜去,海浪拍打船體濺起的海水劈頭蓋臉澆了我一身,我逃也似地跑回了住艙。

  

  巨浪濤天

  2、島鏈

  船過日本酒米島,很奇怪舷窗外一陣沉悶的轟鳴聲,拿著撲克牌玩了一上午魔術的同艙老船員頭也不抬地說:「小日本來了!」。我一聽轉頭就往外跑,「回來,換鞋!」老船員還是頭也不抬,我忙把拖鞋換掉,隨手操起了照相機衝上了甲板。甲板上已有好多人在注視著天空,一架帖著膏藥外形像EP-3的小日本偵察機幾乎貼著船上雷達的天線轟鳴而過,飛機肚子上不停地閃著鎂光,甲板上也同樣沖著小日本的飛機閃著照相機。我抓拍了幾張后,學著老美常用的動作,四指握攏中指突出,由下自上,沖著小日本飛很瀟灑地一戳,算是給小日本的見面禮啦。這時,人們又聚向左舷,一艘幾百噸位的巡邏艇追隨著遠望號船,船樓上清清楚楚印著「海上保安廳」幾個字,三個小鬼子一會拍照、一會攝像、一會拿著望遠鏡東張西望。正值一個浪頭,拿望遠鏡的小鬼子一個踉蹌差點跌進大海,遠望船甲板上的人們一陣哄船大笑,我敢保證當時100%的人忘掉了暈船的痛苦。

  

  小日本的巡邏艇

  

  小日本的偵察機

  據老船員講,每次我們出海都得過小日本島鏈,小日本也會準時來拍幾張紀念照。唉,也沒辦法,北有小日本,中間台灣還沒收回,南有菲律賓,我們出海還必須「借道」。除了強國強軍,沒有別的出路,頓時感覺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老船員還給我講了八十年代初的故事,我船出海執行某火箭任務,在公海上美國的觀察島號測量船一直尾隨我船,更甚者與我船并行航行,兩船間距不足百米,企圖迫使我船改變航線。全船官兵意義憤填膺,就是撞沉了也不改變航線,船長親自指揮,把住航速把住航線,硬是把觀察島號擠到了一邊。

  

  美國「觀察島」號航天測量船

  3、暈船

  出了日本島鏈,海況更差了,為保存體力,全船除正常值班的外全部放下了手中的活,抗暈船成了當前首在任務。暈船的滋味真是難以形容,遠望官兵曾用這樣的幾句話來描寫暈船的:「一言不發,二目無神,三餐不進,四肢無力,五臟六腹,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十在難受。」

  萬噸級的遠望號船在大海里不過是一片樹葉,隨涌浪左右、上下、前後晃動,再強壯的人也吃不消這種推磨式的折騰。全船近80%的都卧床不起了,有的哥們吃什麼吐什麼,喝完水,船一晃又出來了,沒的吐了就吐膽汁。我們那位雷達操作手,自船一出長江口就沒起來過,船動他不動,船不動他動。更可憐哪幫操舵兵與機電兵,身邊放個桶,邊吐邊工作。整條船靜悄悄的,沒人說話,沒人走動,靜的可怕。只有海浪與金屬碰撞發出的巨大響聲,還有船體扭曲發出森人的吱吱嘎嘎的聲音。不能看書,也不能看電視,只要多看幾眼,胃裡就會往上涌。睡覺成了最常用的抗暈方式,我就曾創下了連睡37個小時的個人記錄。

  好在本人嘴大好學,同艙的老同志也喜歡帶我,他是80年的老兵,在遠望號上已幹了十幾年,抗暈船自有他的辦法。

  「起來!」,他對我說。

  「不起!」,我有氣無力地說。

  「起來,搬四個椅子到走廊上,再拿一個桶。」,他命令道。

  我只好爬起來,把椅子搬出去,把桶放在中間。我想,要吐也不至於圍在一起吐吧。他不知從哪又找了二個人來,還搬來了兩箱啤酒。四個人圍著桶坐定,一人發支煙,一人發瓶啤酒。老同志舉起酒瓶道:「干!」,音還完,酒已下了半瓶,「前年我回家探親的路上,笑死我也~~~~」,遠望故事會就開始了。酒一下肚,話也多了,各自講著自己開心的故事。邊喝著酒,聽著他們的故事與笑話,自己也慢慢融了進去,頭也不怎麼暈了,精神也好啦。大家就這樣講啊、說啊,原有的故事沒有啦,就編故事,編笑話,再沒有啦就唱歌,喝啤酒。不知不覺十幾瓶啤酒下了肚,身體也有點飄飄然了,時間也不晚了,大家帶著笑意醉意各自回艙睡了。

  躺在床上,還回想著老同志的教導,抗暈船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意志堅強,要挺住,不能倒,一倒就完了。是的,要挺住!不過喝酒倒也是個好辦法,喝的八分醉然後倒頭就睡,可惜這個辦法沒法全船推廣。還有哪只小老鼠,下次捉住它也給它灌點啤酒,讓它舒服一下,哈哈。不用說,這一覺睡的最舒服。

  在風大浪高的大洋中,除了海就是天,像這樣幾萬噸的船靠在岸邊是哪么地巨大,到了海里卻顯的哪么地渺小,哪么地孤立無助,有一天沉下去,海還是海,不會因之而乾枯,天還是天,不會因之而動容。如果人掉下海去,只不過魚兒們多了一點點食物而已。在這世界上,在蒼天面前,在大海面前,人是多麼地渺小。生活上的艱難、工作上的不順心、領導的責罵、戀人的不理解等等這一切人間的煩惱,在大海面前又算的了什麼?統統丟進大海里去吧!讓大浪沖走你心中的苦悶,讓海水洗刷你心靈的傷痛。沖著大海高聲大喊吧,你會得到永生。這就是大海!

  遠望號船承受著巨風大浪的考驗,船員們也經受著肉體與精神上的磨練。夜深人靜,大浪撞擊著船舷,就像有人用大鎚在你耳邊猛力地擊打鐵塊,涌浪抬著船體,慢慢無情地撕扭,鋼鐵發出「嘎嘎嘎」痛苦地呻吟,從無有過的恐懼瀰漫著人弱小的心靈。「上帝啊,救救我吧!」,從最空曠的深處情不自禁發出求助的聲音。

  挺住,挺住!一切都會過去的!

  4、赤道風光

  幾天後,船終於走出了寒流的控制,風浪漸漸減弱,船不晃啦,人們也精神起來,船上也恢復了往日的熱鬧。食堂里就餐的人也多起來,晚餐后甲板上散步的人也多起來。說起遠望號船上的散步可謂國內一絕,全船幾百人晚飯後,在太平洋的霞光中圍著經緯儀平台,繞著上甲板,繞著飛行甲板,一個挨著一個,首尾相連,像推磨一樣,轉啊轉啊,直到通紅的太陽掉進太平洋里。船員們邊走邊聊家庭、工作、思想,邊欣賞太平洋美麗的風光。有人算過,全船所有人在甲板上散過的步加起來,可以繞地球兩圈多。

  遠望號船平穩地航行在赤道信風帶,像一把小刀輕輕地劃過深藍色的綢緞,白雲在微風中不斷變化的形狀,還有哪再美麗不過、令人流連忘返的太平洋晚霞。

  

  遠望號船航行在赤道

  

  

  赤道的晚霞

  「全體船員注意,現在我船正航行在赤道線上,東經145度38分,緯度0度,航速二,請船員們到甲板上拍照留念,請注意安全!」,一向話言不多,整天板著臉的船老大今天也好像特別高興。大家三五成群地到甲板上拍照留念,並舉行了簡短的紀念活動。望著腳下不知聽了多少年,而又看不見的赤道線我突發奇想,忙跑回住艙,找出了一雙不穿的布鞋,跑回甲板,一隻從右舷丟進大海,一隻從左舷丟大海,哈哈哈,大嘴一腳踏北半球,一腳踏南半球,就差大嘴咬著赤道線了。

  按遠洋的習俗過赤道要把所有沒用的物品丟進大海,幾個哥們吵吵著要把這沒有的大嘴丟進大海餵魚,除非找一個替代品來,這遠望號上去哪找沒用的物件啊。你別說,還真讓我找著了,天不讓我去餵魚啊,哈哈!在一個倉庫里楞讓我找著一輛破的不能再破的自行車,也不知哪位哥們哪一年放在這的。各位看官,這車有多破,你看看下圖就知了。幾位興高采烈地抬起來丟進了大海,幸好我幫他們拍照沒有參加這一壯舉,不然龍王爺會怪罪大嘴的,「怎麼丟這麼一個破玩意給我吃?」。

  

  赤道留念------這活誰干過?

  5、漁夫

  在達到任務海區后,為節省燃料,船熄火飄泊。這下給遠望官兵帶來了無限樂趣,海釣!準備工作早在出海前就準備好啦,一尺長的鯊魚鉤、麻繩、海桿等應有盡有。釣鯊魚最刺激,船飄個三天,成群的鯊魚就聞腥而來,圍著船轉來轉去。把麻繩一頭綁在系纜樁上,一頭繫上鯊魚鉤,掛上塊肉扔到海里,貪婪的鯊魚見肉就咬。「上鉤啦!」,幾個棒小伙一起往上拉,把幾百斤的鯊魚拉上來還真是很不容易。鯊魚出了水面,在甲板上拚命掙扎,有力的尾鰭打的甲板「梆梆」做響,誰讓它掃一下,非到大海里去不可。但這海里的霸王,一旦離開了大海也只有俯首稱臣了。坐在船尾甲板,在太平洋的暮色中拋拋海桿,又是一種其樂無窮的享受,水平高的一晚能釣幾十條各種各樣的魚。

  一個晚上,正在睡夢中的大嘴被一陣奇香誘醒。哪位同艙的老船員正在烹制他的勝利果實,一條臉盆大的鯧邊魚。船上明文規定不準用電爐,但有時候我們還是悄悄地善意地違反一下。鯧邊魚不加任何佐料,就用白水煮一下,聞著香的不得了,入口也是其鮮無比。在海鮮館里也嘗不到如此鮮美的海鮮啊。不過一會,隔壁的人來敲門啦。剛開始我們反鎖著門死活不開,敲門聲也不急不緩,直到把門敲開為至。好傢夥,隔壁的6位仁兄全來啦,還帶著他們的存貨,一箱啤酒,幾包榨菜,幾包速食麵,一包花生米。這又少不了海闊天空一夜。

  第二天,船長一個電話把老船員叫走了,我們幾個心裡有數,東窗事發了,心裡都為老夥計捏把汗,航渡期間私自用電爐一經發現要處分的。過了一會,老船員平靜地回來了,又把電爐插上,把還剩的一條小魚煮了,然後裝在飯盒裡走啦。看的我們雲里霧裡。他回來后,我們七嘴八舌問他怎麼回事,他點支煙慢悠悠地說:「聞到海鮮香,船長也跳牆。」,我們一聽頓時輕鬆地放聲大笑。

  6、任務

  任務臨近了,大家又緊張忙碌起來。

  檢查設備狀態,檢查備份板,熟悉任務資料,反覆驗證應急方案,衛星測控任務容不得我們有絲毫的差錯,嚴格執行著周總理所教導的「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十六字方針。

  船上的劉高工,大嘴非常敬佩,他自己不僅在遠望號船上工作了十幾年,還把自己唯一的兒子也送到了船上,上陣父子兵啊。在海況惡劣,大家暈船卧床不起時,劉高工還堅持天天到機房巡視、維護雷達設備。雷達高頻箱故障時,不顧危險爬到十米高的雷達天線上排除故障。老將如此,我等小輩還有什麼好說的?

  「一分鐘準備!」

  此時,只能用「嚴肅、寂靜、緊張」六個字來描述任務時的場景,第一次參加任務的我,更別說啦,緊閉著大嘴,生怕心臟會跳出來。

  「點火!」――「起飛!」

  「長江二號發現目標!」

  「長江二號跟蹤正常,遙測信號正常」

  ……

  「衛星進入預定軌道」

  成功啦!機房裡頓時歡呼一片,兄弟們興奮地擁抱在一起。

  「長江二號視情撤出任務……」

  7、返航

  「船怎麼走的這麼慢?」,「幾號靠碼頭?」,這是返航間聽到的頻率最高的話。飄泊的人最盼望駛進港灣,靠上碼頭。

  靠在欄桿上,望著茫茫大海,不由得思念遠方的她......

  

  看處天高雲淡,憑欄遠望,默視鱗光。

  殘雲蕭疏,頓感大洋月涼。

  海風輕,航程遙。晨露起、海水漸黃。

  雙臂張,戀人何在,大嘴茫茫。

  難忘:古城廟會,幾度明月,人影成雙。

  山高路遙,不知何處是蕭湘。

  念鴻雁、難托遠信,惆悵間、心已歸航。

  下碼頭,鑼鼓聲里,獨立斜陽。

  某年某月某日,遠望二號船順利抵達江陰碼頭。

  8、結束語

  多年來,我一直做著一個夢,遠望號船行駛在馬路上,在河溝里航行~~~~~。很多船員都做過同樣的夢。

  遠望人,船就是他的夢。

  

  http://www.usa-mil.com/aspnet/bbs/dispbbs.asp?boardID=30&ID=2704&page=1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沙發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3-31 02:58 | 只看該作者

大嘴遠望系列----螺絲篇

引子

      螺絲,盛產於江南水鄉。小河溝、稻田裡,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螺絲。螺絲不同於田螺,個頭比田螺小,是它的四分之一左右,其肉質卻比田螺細膩。我生於重慶,長於北方,從來沒見過什麼螺絲。大學畢業後有幸來到江南,來到遠望號船基地,從此與螺絲結下了不解之情。

――――――――――――――――――――――――――――――――――――――――――
1、學吃螺絲

      一次出海執行完海上衛星測量任務后,遠望官兵隨船來到上海修船、整休。由於船在塢內無法開伙,船廠食堂又無法承受幾百人的同時就餐,下發伙食費自由就餐就成了,兄弟們也樂得擇食而餐。一到吃飯時間,幾百人湧向黃埔江邊大大小小的餐館,二人一組、四人一群,自然是聊得來的革命同志走到了一個餐桌上,所謂臭氣相投嘛。於是乎「軍民小吃店」、「軍地緣」  、「八一飯店」、「遠望餐館」~~~鋪天蓋地,連成一片。各位店老闆就差打個「熱烈歡迎遠望官兵前來就餐」的橫幅了。
      黃建中,江蘇人,吳大鵬,湖南人,王無了,江西人。大嘴,四川人。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借著軍民小吃店三尺桌台,走到了一起。黃建中,研究生畢業,年紀最大,博學多才,被尊為老大,其長像嘛,嘿嘿,你見過基尾蝦沒有?把它立起來,再放大一千倍,這就是我們的老大。四個人輪流坐莊,四菜一湯,八瓶啤酒,坐莊者點菜買單。每次點菜老大還必點一道菜:螺絲。俺見也沒見過,更別說吃了。一個螺旋型的外殼,裡面筷子頭大小的肉,有什麼吃頭。看著哪老兄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總要被俺心裡罵一句:這個死老大,為什麼不點基尾蝦呢?也沒招,不吃白不吃啊,誰叫俺是大嘴呢?學著吃吧。咱沒哪筷子功,只好動手,捏一個放入嘴裡,嗯,很鮮,味道不錯。學著老大的樣子,對著螺絲的開口處猛吸,連吸十來次,也不見螺絲肉入口,越是吸不出越是用力吸,螺絲肉藏在堅硬的外殼裡就是不出來,著急。哪大蝦白眼睛翻一翻,裝做沒看見,瀟灑地夾一個螺絲丟入口中,蝦唇包著螺絲,輕輕一吸,舌尖一頂,將螺絲肉吸出螺殼,小白牙輕輕一咬,將螺絲前端的肌肉部分咬下,其餘內臟部份留在殼內,欣賞般地嚼嚼咽下,再端起啤酒杯遐意地喝上一口。嘿~~~~,這不是故意氣我嘛。俺拿著螺絲認真地吸進來,臉上來帶著微笑,不能讓這死老大笑話啊。又吸了幾下,螺絲肉還在殼裡就是不出來。沒招,只好悄悄地丟到一邊,再拿一個放入嘴裡,吸不出來,再悄悄地丟到一邊,再換一個~~~~~~~吸了七八個,總算吸出來一個,心中一陣大喜,忙不疊地吞下去。也不知是螺絲肉好吃還是吸出螺絲肉來了高興,吸出一個來俺要喝上兩口啤酒。
      一盤螺絲吃完了,俺的嘴也吸的生疼,哪死老大還來勁了,用筷子頭拔拔我面前的螺絲殼,蝦腦袋搖搖,蝦嘴裡說出幾個字來沒把我氣暈過去,「浪費啊」。
      回到船上,忙找了同艙的老船員,請教吃螺絲大法。哪傢伙來擺擺譜,「這個嘛,說不清楚」,「明天我請客吃螺絲」。看來不下血本是不行了。
      第二天,請上老船員,點了兩盤螺絲,先敬杯酒,說些恭維的話,就等著老船員傳綬螺絲大法了。他美美地吃了一通后,慢條斯理地說起來。這螺絲有兩種吃法,一是北方吃法,燒好后直接用牙籤挑著吃,另種吃法就是南方吃法,將螺絲尾部剪掉,燒好后吸著吃。因為螺絲尾部剪掉后螺絲殼已形成通路,用嘴唇包緊螺絲口,用寸勁,只需輕輕一吸,就出來了。原來絕竅就在一緊二寸。嘿嘿~~~原來如此。又練了一番后,徹底掌握了螺絲大法,越吃越來勁,越吃越熟練。俺背著死老大苦練了幾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啊,一盤螺絲俺只要十來分鐘就消滅光了,呵呵,大嘴就是大嘴。
      又該俺坐莊了,「老闆,三盤螺絲,加點辣」,在死老大疑惑的眼光中,俺平靜地、面帶微笑地將一盤螺絲放在面前。開吃!不等客氣,俺就幹上了。低著頭、專心致志,像完成一項重大任務一樣,按標準、有節奏、高速度地吸著螺絲,不時地還端杯敬一下對面的老大。一盤螺絲很快就干光了,死老大還吃了一半,俺笑嘻嘻地將剩下的半盤端到面前。這下該死老大傻眼啦,哈哈哈。
      從此以後,每餐螺絲的數量就變成了四盤。
      慢慢地,螺絲吃多了,也就品味出其中的樂道了。螺絲在這一帶被稱作「一口鮮」,沾著湯汁入口,在滿口鮮香中,輕輕一吸,肉殼分家,再喝上幾杯啤酒,幾位朋友聚坐一起,天南海北胡侃一番~~~一個字,「爽」!

2、船菜

      遠望號船的官兵,與其它作戰部隊不太一樣,是一隻非常純粹的科技部隊,以年青人為主,平均年紀可能不到三十,流動性又強,基本上三分之一在海上漂泊,三分之一在上海修船,剩下三分之一不是在碼頭就是在廠所學習,也造就了遠望船員豪爽、健談、來之則安的性格。因螺絲價格便宜、烹制簡單、味道鮮美,不知不覺中,螺絲成了遠望官兵聊天、談心、接待親朋好友的必點之菜。螺絲便成為遠望號船的船菜了。
      轉業后,每次回部隊,老朋友們還是以螺絲相見,聚在一起,吃吃螺絲,喝喝啤酒,聊聊部隊的事情,談談地方的情況。為改善遠望官兵的生活工作環境,以前除了水溏就是水泥的碼頭區也建起了生態園,小橋流水,綠葉蔥蔥,在生態園的正當中,基地司令特意批示要建一個小餐館,專買螺絲與啤酒。哪幫小子可真有口福啊,不像俺們還要到處亂竄找螺絲吃。要早知如何,為了這小餐館俺也不轉業了啊,哈哈。
      轉業到地方后,為保持「革命傳統」,每個星期六晚飯,二斤螺絲是俺家飯桌上必有的一道菜。俺哪自稱為小嘴的寶貝女兒,會吃飯後就會吃螺絲了,更有意思的是,還從來沒人教過她怎麼吃。唉,有其父必有其女啊。動作慢一點的話還搶不過她。真是革命事業後繼有人啊。

3、掌勺
      說了半天螺絲怎麼好吃,恐怕早有人要問俺這螺絲怎麼燒法了吧。呵呵,不急,待大嘴慢慢道來。下面是大嘴絕不外傳的「螺絲烹調絕技」,多少飯店花重金來買,俺都沒答應,為答謝廣大論壇的筒子們對本論壇及美國軍事網站的支持與厚愛,現奉獻給大家。如果各位在烹調過程中還有什麼疑問,請拔打螺絲熱電話:www.usa-mil.com.
      一鍋螺絲以二斤為宜,買回來后,先在清水中滴幾滴色拉油養二天,買來的螺絲一定得是活的,待螺絲將體內臟物吐盡后,用老虎鉗一個個將螺絲尾部剪掉,再在清水中洗凈,準備下鍋。
      將鍋燒熱,倒一兩左右色拉油,油溫適中時放入一撮花椒煎炸,待煎出香味后把花椒撈出,再放入幾片生薑片(愛吃辣的,可放入干辣椒一起炸。記住,一定要干辣椒),之後倒入螺絲,翻炒十餘下,加入開水,水面略底於螺絲為宜,有條件的可用啤酒代替,味道更佳。再略加點醬油上色,喜甜者此時可加入適量白糖。再放小蔥幾根,大蒜幾瓣。水燒沸后,再翻抄幾下,附於螺絲上的硬蓋脫落後十秒,立刻起鍋,不可再晚,早了不熟,晚了就燒老了,吸起來就很費力。這是最關鍵的火侯。
      行啦,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螺絲大菜就做好了,敬請享用吧,哈哈。
      忘放鹽啦,哈哈哈!記住,鹽一定要最後起鍋時放,不然螺絲肉就不嫩了。


尾聲

      人人都有不開心不順利的時候,此時不妨炒盤螺絲,專心致志吃它一通。在「嘖嘖「的吸食當中,你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全文完)

這是一位老兵的文章,分兩部。作者大嘴是我所在的美國軍事網站站長,曾經多次出遠洋參加航天測控任務,是位很有思想的人,平時就好喝個革命的小酒~~~

http://www.usa-mil.com/aspnet/bb ... ;ID=3553&page=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3152

帖子

103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38
3
夢女 發表於 2005-3-31 17:57 | 只看該作者
又講解又作圖,師兄多費心了:)

呵呵第一次上船,偶也暈來著~~

一邊看文看圖片,一邊想象著它的氣魄,心馳神往啊!
生如夏花絢爛,死如秋葉靜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5: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