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恐怖,腦電波監測員工工作狀態不可行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5-20 09: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5-19 08:57:00 來源: 南方都市報(深圳)舉報


  張田勘專欄

  據參考消息網報道,中國一些公司利用能讀取腦電波的頭戴裝置來探測員工是否感到疲勞、走神和有壓力,希望以此提高生產力。這種把無線感測器隱藏在安全帽中的監控裝置實際上是利用採集的不同腦電波來解讀員工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以評估員工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創造價值,姑且可以稱為科技監工。相較於過去採用人力監工,如工頭、班組長等,在管理上也許是前進了一大步,而且也有些公司採用這樣的監管獲取了更多利潤,但是,這樣的管理是否可以成為今天和未來,尤其是人類進入生態文明(信息文明)時代的管理方式,值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腦電波監控當然有其科學原理,但是,評定或認定一種科技發明或措施是否真的有依據和效果,首先需要學術界的一致認同。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對此的評論是,「在皮膚表面對大腦進行監測,這種方式能探測到的內容仍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那些信號與人類情緒之間的關係還不是很明確。」也就是說,這項技術的可信度和真實性存在爭議,由此必然會影響其使用和普及。

  進一步看,如果一項技術只是應用於生產和監管,爭議性也還不算大,但如果要應用於司法領域,就需要慎之又慎,專業認定更是必需的。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在診斷疾病和判斷健康方面有科學性,但是,fM?RI結果能否成為法律認可的證據在美國則需要滿足弗賴標準。弗賴標準的核心是,一項科學原理或發現是否能「普遍接受」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確定科學原理或發現所屬以及相關的科學界的專門領域;二是判定這一科學領域是否已經接受該技術、原理或發現。未來無論是應用於生產還是生活領域的科技手段,都必須滿足弗賴標準。從這個意義上看,腦電波監控技術的結果尚未得到相關領域科學家的普遍接受,因此,其監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並不可靠。

  另一方面,即便這種監控獲得科學界的普遍認可,但要應用到實踐,也需要經過倫理認證和批准,其中最核心的是知情同意,以及判斷其是否促進人的健康和身心愉快,從而有效地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而非相反,即在對員工的高強度壓力之下催促和督促其全力以赴工作。

  從原理上看,監控裝置是放在監控帽或監控衣服裡面的一個小盒子,盒子內含演演算法軟體和存儲器,既能採集到員工的腦電波,又能實時分析處理,並將結果通過網路傳輸到管理中心。在讓員工穿戴時,首先得讓員工知情並同意。如果有員工不同意,認為這是對其不信任,或是在工作時戴上這樣的裝置不自在,員工是否有權拒絕?

  其次,當這種監控裝置真的監測到員工「不在狀態」時該如何處置。一些企業使用這種裝置的情況是,當監測到員工尤其是駕駛員處於疲勞狀態,甚至是在打瞌睡時,可以及時發出警報,避免事故發生。然而,如果對不在狀態的員工進行警告、扣發獎金和工資,甚至辭退,理由是科技儀器探測到其工作不認真不負責,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實際上已經是對員工的嚴酷壓榨了。

  當然,如果這種監測的數據是可靠的,可以發現員工的身心狀態是否正常或優秀,如不僅探測到員工處於疲勞狀態,還可能監測到員工的其他負面情緒,比如抑鬱、焦慮或憤怒,這時需要的管理當然要科學考評,是否該讓員工在當前繼續工作。如果不能繼續工作,則應當讓其休息並找到原因,化解員工的抑鬱和焦慮,而不是對其訓斥和扣罰。即便是這樣的人性化管理,同樣還涉及一個問題,對員工是否要採用這種窺探個人最隱秘的思維空間的方法,這遠比「老大哥在看著你」更讓人感到恐怖。(作者系北京學者)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