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貓族的代價,研究指日夜顛倒罹患心理疾病風險增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8-5-18 1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5-18 08:59   搜狐

  【Technews科技新報】身體每個細胞幾乎都有生理時鐘,生理時鐘會改變身體各組織的日常運作。科學家證實,生理時鐘紊亂可能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

  BBC 報導,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針對 9.1 萬人研究發現,打亂生理時鐘與憂鬱症、雙向情感障礙與其他精神問題有關。儘管該研究沒有研究手機的使用行為,但研究人員相信有些出現情緒障礙的人,晚上有使用社交媒體的習慣。研究人員表示他自己的手機晚上 10 點就會關機。

  受測者在一周的實驗期間,需要配戴監視器,以便研究人員查看他們的日夜節律,若晚上特別活躍,或是在白天特別沒勁的人被歸類為生理時鐘紊亂。與一般白天活躍晚上沒勁的人相比,日夜顛倒的人出現精神障礙的比率高 6%~10%。

  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雖然 6%~10% 並不是很大的差異,但引人注目的是晝夜節律顛倒的人出現各方面精神問題的機率都比較高,該研究發現,生理時鐘紊亂的人患重性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更孤獨、更低的幸福感,反應慢半拍,以及情緒更不穩定。

  然而,研究無法確定這種干擾是否會導致精神疾病,或只是精神疾病其中一種癥狀,需要進一步研究。但報導指出,由於情緒、荷爾蒙水平、體溫和新陳代謝都在每天的節奏中波動,生理時鐘肯定會在整個身體中發揮強大作用。如早上心臟病發作機率高,是因為身體引擎在早上啟動。而生理時鐘對情緒障礙的影響,應該給予更多關注。

  這項研究使用英國 Biobank 研究項目的數據。但是,許多參與者年齡都很大,牛津大學專家表示,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對調查心理健康的原因並不理想,因為 75% 的精神疾病在 24 歲之前就出現。

  但這項研究為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進行類似研究做好準備,並改變對精神健康障礙因果關係、預防和治療的理解。由於人類生活方式已經逐漸遠離自然節奏,因此這項研究等於一個警示。

格外小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