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心的寄錢故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3-27 1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s://big5.backchina.com 倍可親 2005/03/27 01:03   稿件來源: ceiba熊貓盼盼




【倍可親網訊】  看到兩個給家裡寄錢的帖子,因為我的情況和他們比稍微有些相似有些 話不吐不快。我是F2,由於我父親很早就去世,媽媽在不到40歲帶著我和哥哥,一直沒有 再婚,並把我供著讀了大學。我的哥哥也由於學習不好,只當了個工人。從經濟和環境上 ,我上大學是很不容易的。在我的家族裡,不是工人就是農民,我算是很出息的。我的一 些親戚雖然沒像ouranlogin的叔叔那麼誇張,每月給1000什麼的,但也幫過一些忙。因此 我一直覺得很虧欠他們。大學畢業后,我在一個不錯的單位工作。自此開始儘力在經濟等 各方面彙報母親、幫助哥哥和所有曾經幫助過和沒幫助過我的親戚們。一切由於我認識老 公並最終結婚出國陪讀而有所改變。出國后,除了老公一點微薄的獎學金,我沒有任何經 濟收入,二人本身生活就非常拮据。根本無法再給母親、家人和親戚們任何經濟幫助。因 為我原本英語就不是很好,在國內又工作了六年,很多單詞什麼的都忘光了,而且年齡大 了,記憶力體力都不如前,我的GT之路非常艱辛。經過一年多了努力終於G、T終於考了不 錯的成績,得到滿意學校的Admission,但由於我是文科,第一年基本沒什麼獎學金的機 會,所以面臨著交近兩萬學費的壓力。從我出國到現在已經兩年過去了,雖然我只讀碩士 ,但也意味著還要兩年,而且畢業是否能找到工作不到時候誰也說不清。因為我過去幫助 家人習慣了,這幾年裡沒能給他們什麼,自己感覺很是愧疚,總是感覺自己很無能。加上 考G、T申請及對未來那種未知的彷徨,我要強的性格使我幾近崩潰。唯一的發泄就是對我 的丈夫,我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找一些說辭,比如他沒有給我買保險,比如他忘了我的 生日,來大吵大鬧一番。發生的時間常常是給家裡人打電話時,他們說想買個什麼東西( 在國內時他們這麼說,毫無例外我是會幫忙的。)我實在因為自己的經濟實力無法相幫而 心中煩躁和難受。而作為F1,老公的壓力也很大,要due老闆的project,要寫paper,要做 Intern掙錢加上他本身就不是會甜言蜜語,愛哄人的,自己也老委屈的很,每次都是雙方 折磨自己又折磨對方,結果雙方都精疲力竭,他耽誤了工作,我耽誤了學習。舉個例子, 我和老公兩年以來經歷的最大的一次爭吵。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我的哥哥對我說想買計算機 ,以便跟我聯繫,要我從美國幫他帶個筆記本,錢嘛沒說,意思當然是我們掏。雖然買個 計算機只要花個4、500美金,但我要交學費而且要請父母來玩,我們實際已經處於借債狀 態。老公表示目前無力承受。於是我雖然拒絕了哥哥,表示沒錢幫他買,但自己心裡也很 不好意思,於是在煩躁的狀態下和老公又吵了起來。當然吵架時會很不理智,但每次吵架 之後靜下心來看和仔細想想,我們又都深愛對方,為何是這樣的結果?曾經一段時間,我 總以為自己得了抑鬱症,覺得人生很無趣。我曾經看過很多帖子,說道農村出來的孩子的 事情,因為幫助家人或者有心幫助家人而帶來很多麻煩,其實不是農村出來的也有一樣的 煩惱。經過和老公討論,和朋友交流加上自己的反覆思索。我總結出下面幾條:

1、 對父母是一定要多交流,讓他們覺得孩子雖然人在外國,但心仍在他們身上。很多中 國父母在傳統上都是有養兒防老的思想,孩子到國外在目前中國人出國還不是非常方便的 情況下,他們會覺得孩子走了就是說明不管他們了。經濟上對父母一定要盡義務,責無旁 貸,比如父母生病等等。總之,父母是唯一可以讓你委屈自己的人。

2、 對兄弟姐妹和親戚朋友「救急不救窮」。對父母有絕對義務,但對兄弟姐妹和親戚朋 友是情分。在幫助他們之前,要量力而行。衡量標準是一件事,幫助了之後會不會抱怨, 如果即使幫了,像columxia說的給大舅子買了計算機,但心裡又很不平衡。那就說明超出 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了。而且很多時候,幫得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使他們造成依賴型反 而是害了他們,要讓他們知道責任義務是相互的。像columxia的大舅子是個混混,估計也 是家裡人和MM慣的。還有ouranlogin的那些親戚們一而再,再而三,拿慣了不手軟,也和 他們夫妻太顧親戚情面,不知拒絕有關。

3、 要讓家裡人了解自己在國外的實際生活狀態。很多出國的人(其實不僅是出國的,只 要是在外混沒在父母身邊的),特別是家境普通的,都會是家裡的驕傲。國內很多普通人 沒有機會出國,也缺乏對國外的理解。加上在外的人很多都怕家人擔心而報喜不報憂,很 容易讓家裡人想到的就是在國外風光的一面,而體會不到壓力的一面。因此,有時他們提 出的要求可能是你給他們一貫的印象,你給他們幫這些忙很小菜一碟,不會給你帶來任何 麻煩。 最後幾條特別針對F2說的

4、 不要把自己的壓力轉嫁給自己的配偶。畢竟兩個人在一起是緣分,很不容易。我相信 99%的F1和F2都是因為相愛而結婚,而不是專門為了出國或別的什麼。在我身邊的例子, 如果一對夫婦是F1和F2,那麼這個F1對F2往往比夫婦都是F1對F1更體貼。其實我覺得很多 F1在家庭中有時都會有如履薄冰之感,怕傷F2的自尊。特別在中國(或J2/H4)家庭主婦 不像美國、韓國、日本等很多國家那麼有家庭地位。F2過來在家裡呆著會受到雙方父母甚 至七大姑八大姨的壓力。這種情況我身邊的絕大部分F2朋友都跟我抱怨過。遇到什麼情況 ,最好是和老公開誠布公地談談,如果和朋友,特別是早一點的F2交流交流,往往會有意 想不到的效果。

5、 要想清楚人活一世是為自己活著的,而不是為了老公、父母、家人也不是為了什麼面 子。因為我的生長環境,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欠很多人的,一直都處於自卑狀態。其實所有 親戚朋友,我償還他們都遠遠不止他們當年資助我的。我一直努力,考上大學,努力工作 ,好像一直都是覺得為了有能力報答他們尤其是我的母親。到美國來,我努力考GT申請, 好像也是為了這個和不讓老公覺得自己找個沒能力的女人而沒面子。在這樣的出發點下, 我常常覺得委屈辛苦,常常覺得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事實上,想清楚就好了,人活一世是 為了讓自己快樂和充實,只要設定目標前想一想是不是自己願意的,實現的過程才有動力 。這一條不是提倡人性是自私的,而是因為你如果活得不快樂,你身邊的所有人也都不會 快樂(當然如果有人快樂那隻能是你的敵人)。其實F2不僅只有讀書這一條出路,除了把 配偶孩子料理好之外,只要注意學習英語,多讀書看報,多和外界交往,多了解這邊的風 土人情和文化,不要來了美國天天縮在家裡,浪費了國內很多人羨慕的大好機會。如果可 能盡量自己找點事情做做。美國的家庭主婦也不是好當的。當然如果經濟上無法自立,也 別太高消費,量力而行,不要讓配偶壓力過大。畢竟在美國,中國人還是壓力挺大的。 還有一條對F1說的

6、 關心你的F2,尤其是剛來的一段時間,要幫助他或她適應。如果自己實在沒時間,幫 他們找同類人做朋友,會對他們很有裨益。尊重他們的選擇,如果他們不想讀書,也不要 太push,大家都知道有個push的老闆不好受。 總之:

7、 長遠的來講,一起為將來做個打算,互相體諒,設身處地為對方來想想。大部分夫妻 在中國的傳統下對婚姻關係看得很重。我身邊有一些夫妻因為一些事情沒有處理好,夫妻 關係就告終結,F2一方黯然回國,留在這的F1因此也學業停滯不前,令人嘆息。 羅里八所寫了一大堆,貌似一個有感而發的回帖,其實也是自己做了2年F2的心得,希望 對F2兄弟姐妹們有用。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9: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