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會出現總數超過50萬顆的小行星帶?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8-4-22 1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4-22 08:44宇宙/人類

  宇宙是一個既神秘,又極富有規律的存在,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非常有限,但是這有限的認識就很有規律性,所謂大道至簡。我們發現宇宙有兩大基本特性,一是宇宙是物質的,也就是宇宙是有物質組成的,組成宇宙的各類物質我們稱為天體;二是宇宙是運動的,組成宇宙的天體都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

  

  小行星帶的成因

  宇宙中的各類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組成不同等級的天體系統,我們發現不管天體系統的等級高低,其運動的基本形式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做「繞轉運動」,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中心轉,至於銀河系繞著什麼轉,就不清楚了,不過肯定也是在做繞轉運動。

  

  小行星帶位置示意圖

  在太陽系中,八大行星幾乎在同一平面上,以相同的方向,以橢圓的軌道繞著太陽做周期性運動,幾乎是一種完美的運動形態。但是,在完美的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畫面中好像有一些不協調的因素,那就是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不是存在著一顆大行星,而是一個小行星帶,裡面存在著無數的小行星,估計其總數超過50萬顆。

  

  地球、月球和穀神星

  人類對於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進行了編號,目前已經編到了120437顆小行星,這些小行星個頭差異很大,其中有三顆最大的小行星,分別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直徑都超過了400千米。在小行星帶中還有一顆矮行星,名為穀神星,可以說是小行星帶中的老大了,直徑大約為950千米,上述四顆由於個頭較大都呈球形形態,至於其他小行星,由於個頭很小,多呈不規則形態,有的甚至只有塵埃大小。

  

  月球和穀神星、智神星、灶神星和婚神星對比圖

  總數超過50萬顆的小行星,分佈在繞太陽運行的巨大軌道上,其實是非常稀薄的,那麼,為什麼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會有這麼一個小行星帶呢?關於小行星帶的成因,科學上有各種說法,其中比較公認的觀點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在不同的軌道上,物質由於引力不斷聚集而形成行星,也就是說本來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也會形成一顆行星的。

  

  小行星帶

  不過,由於該軌道位置距離木星太近,而木星的體積和質量巨大,由於受到木星重力作用的影響,使得物質很難形成巨大的行星。當然,也有觀點認為,起初在小行星帶位置上是有一顆大行星的,後來由於發生了巨大的爆炸,從而碎裂形成小行星帶。還有觀點認為,小行星帶上本來有多顆類似穀神星的矮行星,然後彼此發生了碰撞,從而破碎形成小行星帶。這些假說都沒有定論,小行星帶的真正成因還有待我們人類去繼續研究。

  

  小行星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5: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