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類道德評判不管用:紅松鼠為何殺嬰藏屍、吃同類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4-5 0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4-05 00:03:23 來源: 網易科學人

  海恩斯說,松鼠有一種預感。在豐收年,人們發現植物中含有較高濃度的名為「赤霉素」的激素,可能是這個原因,在春季,松鼠在食用樹芽時能夠覺察到這些化合物。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惜辰

  微信|網易科學人微信公號(ID:WYKXR163)

  據《國家地理》報道,不要被松鼠可愛的外表蒙蔽了。科學家們在育空地區找到了北美紅松鼠殺害嬰兒和同類相食的證據。研究發現,它們這麼做是遵循生存法則。

  

  (正是這隻雄性紅松鼠殺害了幼小的紅松鼠。一名生物學家恰巧看到了它的殺嬰過程。)

  育空地區的紅松鼠有著很多種死法:獵食的鳥類從空中發動襲擊,猞猁在雪地上消無聲息地接近。有時,紅松鼠會殺害自己的同類。

  《科學博物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中稱,幼小的北美紅松鼠常常被附近的雄性紅松鼠攻擊。有時候,這些謀殺犯還會把它們吃掉。

  阿爾伯塔大學的傑西卡·海恩斯(Jessica Haines)在加拿大育空地區克盧恩湖附近參與「克盧恩紅松鼠研究項目」時,親眼目睹了一些殺嬰行為。

  2014年,海恩斯第一次目睹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行徑。她看到一隻公松鼠爬到樹上一隻母松鼠的巢中。她一眼就認出前者是項目的跟蹤對象之一,因為每隻松鼠耳朵上都綁著一小段彩色金屬絲。它一口咬住一隻小松鼠,小松鼠從樹枝間掉落,並喪命。一周后,海恩斯發現了另一隻死掉的小松鼠。最終,整窩小松鼠都消失了。

  

  (研究期間,科學家們暫時把這隻小松鼠從巢中帶走。他們會為小松鼠們添加標記並追蹤它們的生活和行為。研究者還會從它們耳朵組織上取下一小塊樣本進行DNA測試以確定每隻松鼠的親子關係。)

  經過DNA分析,海恩斯和其他研究者確定,發起謀殺行徑的那些公松鼠並不是被殺害的小松鼠的父親。更重要的是,通過堅持不懈的觀察,研究者發現,在食物充足的年份里,殺害小松鼠的比率反而飆升。這似乎是違反常理的。

  不過,從另一方面考慮,公松鼠這麼做是為了遵循生存法則。在周邊有更多食物時母松鼠再生一窩小松鼠的可能性遠高於食物匱乏的年份。在第一次繁殖期,母松鼠與多隻公松鼠交配,因此公松鼠無從知道哪些小松鼠是自己的下一代。但如果他殺死這些幼崽,它們的母親就會停止哺乳,準備再次交配。這使公松鼠能夠守護母松鼠,並確保這一年晚些時候她所生育的是他的孩子。

  海恩斯表示,她渴望向人們展現松鼠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她說:「松鼠還會吃兔子幼崽、幼鳥和鳥蛋等東西。」

  殺嬰行為是天性使然

  在動物世界,殺害幼崽並非聞所未聞。事實上,一些物種早已因為類似行為而臭名昭著。例如,雄獅在成為首領後會殺死所有幼獅。

  只是大多數人無法想象蓬鬆的、吱吱作響的松鼠會成為殺害同類的案犯。

  

  (圖中這隻雌性紅松鼠的幼崽被公松鼠盡數殺害。海恩斯指出,她經常看到這隻母松鼠在公松鼠發動襲擊時坐在圖右的巢附近,似乎試圖防止自己的孩子遭襲。)

  海恩斯表示,人們通常把松鼠視為寵物或有害的小動物。但事實是,北美紅松鼠是野生動物,為了生存,有些事它們不得不做。

  海恩斯透露,有時候,這些幼崽的屍體會出現被公松鼠食用的痕迹。其他時候還可以看到公松鼠把屍體藏起來,大概是為了留著以後再食用。

  藏東西是松鼠的專長。據人類了解,動物們會在自己的儲藏室中堆著各種各樣的有趣東西。海恩斯說,她曾見過干蘑菇、兔腿甚至一塊郊狼顎骨。

  她解釋道,「它住的地方靠近高速公路,所以這塊鶚骨很可能來自公路。」

  亞利桑那大學的保護生物學家、《全球的松鼠》的作者約翰·科普羅斯基(John Koprowski)說,即使不是大多數,許多松鼠物種都表現出殺嬰的跡象。

  他說:「殺嬰行為對這些動物的行為演變的重要性可能遠遠高於我們目前的認識水平。」

  松樹的秘密

  

  (紅松鼠似乎能夠預測五針松盛產松果的年份,它們的食物以松果為主。)

  顯然,育空地區的紅松鼠會殺嬰藏屍,在「豐收年(mast years)」期間,這種做法更為盛行。恰恰在這些年份里,五針鬆鬆果的數量會激增,這是有待解開的大謎團。

  海恩斯表示,「松鼠的奇妙之處在於,它們實際上可以預測什麼時候將出現『豐收年』。」

  在食物充足的年份,每次生殖母松鼠會產下更多幼崽。但是五針松到秋天才會結松果。松鼠則在秋季之前的二月或三月進行交配。殺嬰率的上升也發生在松果長出之前。那麼,松鼠怎樣才能「知道」豐收年即將來臨?

  

  (這隻小松鼠死於公松鼠的襲擊。海恩斯親眼看到它的同胞被殺害的過程。)

  海恩斯說,松鼠有一種預感。在豐收年,人們發現植物中含有較高濃度的名為「赤霉素」的激素,可能是這個原因,在春季,松鼠在食用樹芽時能夠覺察到這些化合物。

  

  (這隻新生松鼠的傷口與其他幼小松鼠身上的咬痕類似。)

  這一切都表明,對於這些看似普通的生物,我們依舊知之甚少。海恩斯說,克盧恩紅松鼠研究項目已經展開了近三十年。

  「近三十年過去了,我們仍在研究松鼠,對它們我們還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