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斯克和貝索斯要如何顛覆太空探索?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4-4 1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4-04 07:02:30 來源: 網易科技報道

  

  訊4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Fast Company報道,《火箭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傑夫·貝索斯和新太空競賽》作者、科技記者蒂姆·費恩霍爾茨近日接受採訪,講述馬斯克和貝索斯等人正如何試圖顛覆太空探索領域。

  SpaceX在2月初發射了它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這是太空探索近代史上最好的公關活動之一——不僅僅是因為伊隆·馬斯克的公司將一輛特斯拉汽車送上太空。

  數以百萬計的人觀看了這次發射,親眼見證SpaceX嘗試將所有的三顆火箭都帶回地球,最終其中一顆火箭墜向距離SpaceX海上平台的著陸點僅幾米的地方。讓所有人齊聚一堂的是,一家私人太空探索公司展示其大型火箭帶來的激動人心的前景——以及以極低的成本將超重負載送上太空的潛在希望。美國宇航局似乎已經對獵鷹重型火箭失去一些興趣,這無關緊要;公眾參與進來了。你會覺得,最終宇航局將不得不追隨進來。

  私人太空競賽已經激戰了好幾年了,地球上最富有的一些人紛紛投入進來,力爭領先地位。這就是Quartz記者蒂姆·費恩霍爾茨(Tim Fernholz)在他的新書《火箭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傑夫·貝索斯和新太空競賽》中探究的東西。

  最近,Fast Company採訪了費恩霍爾茨,了解一下在這場競賽中,哪位大亨更有勝算?是馬斯克?貝索斯?還是別的大亨?

  問:你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答:因為感覺一件歷史大事正在發生,但它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它是人類與太空聯繫的方式一個關鍵時刻,它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故事,對未來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問:為什麼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答:我認為,人們往往會忽視很多這樣的傢伙和很多這樣的公司,覺得他們很怪異,或者覺得他們在張口說大話。直到最近五年,我們才看到這些公司證明這是一個新時代,它們能夠做到NASA曾經做到的事情,甚至能夠做到NASA不能做到的事情。

  問:聽起來你認為這些人作為太空行業的參與者應該被認真看待?

  答:是的,我認為太空行業的任何一個人現在都會說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尤其要看看SpaceX對全球發射產業的影響,歐洲衛星發射公司Arianespace、波音和洛克希德的合資公司聯合發射聯盟等公司,因為SpaceX的成功全都不得不大幅改變它們的業務計劃,這也為追隨他們的新公司帶來了大量的機會,大量的資金,同時也促使很多人願意相信那些未曾被嘗試過的商業模式。

  問:你覺得SpaceX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呢?他們是因為做對了一兩件事而走到現在的地步嗎?

  答:他們做好了兩件不同的事情。一件是他們從零開始,他們沒有陷入行業常見的問題,無論是融資模式,分包,還是不信任現成組件的問題。他們真的是說,讓我們以儘可能低的成本來做這個,並將此作為我們的目標。

  第二件事是,他們願意承擔NASA當初不願承擔的風險,特別是在投資於這種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系統上面,那使得他們能夠使得自己的太空飛船比競爭對手便宜得多。

  問:「獵鷹9號」火箭曾連續多次發生爆炸。你覺得他們是否一直堅信自己最終會取得成功,還是也有過失去信心的時候?

  答:我想,他們有些時候可能也會想,「如果我們下星期沒有成功地發射這枚火箭,我們就將耗盡資金,關門大吉。」但我認為,他們一直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他們的目標。區別在於,如果NASA有個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項目,在嘗試讓它們安全降落的時候損毀了跟SpaceX一樣多的火箭,國會會取消那個項目。但是因為SpaceX是由馬斯克掌控的,他則會說,「我們接著干吧。」

  問:這場新太空競賽對於參與者而言意味著什麼?

  答:我想應該是數十億美元規模的業務。這涉及發射衛星,這是馬斯克正在做的事情,貝索斯旗下的Blue Origin也想要做;還涉及運營衛星星座網路,多家公司都在投入數十億美元來布局,其中包括SpaceX、OneWeb、波音和LeoSat等。然後,這些傢伙可能也受到了將人類帶到太空的希望的驅使,那是他們想要達到的目標。這仍然有點天方夜譚,但他們正在構建可將人們送上太空的工具。我想,你必須要看看他們在做什麼,然後說「好吧,這是我們得認為有可能發生的某種事情。」

  問:私人太空競賽對NASA等國家機構意味著什麼?

  答:一方面,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以比以往要低得多的成本購買太空發射服務,這可能意味著他們將更加頻繁地發射航天探測器到其他行星來展開研究。它將意味著美國的載人航天飛行的回歸,為2011年以來的第一次,波音和SpaceX將分別在今年晚些時候和2019年年初將宇航員送上太空;它也意味著他們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使命是什麼。獵鷹重型火箭2月的發射,對NASA來說是一個警醒:這些私營公司有能力完成真正巨大的任務,如運營世界上最大型的火箭,他們需要思考:「政府最好將資源集中在什麼地方?我們如何能夠利用私營部門來做到這些?」

  問:最終,你覺得公眾會如何從這場私人太空競賽中獲益?

  答:作為納稅人,你現在就已經能夠看到它的益處,因為現在政府用於發射軍事衛星或GPS衛星的支出大大減少了,得益於SpaceX進入並顛覆了這個市場。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我認為,各種不同的衛星商業模式具有巨大的潛力,比如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網際網路連接服務,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電視服務,促進物聯網的發展。太空也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實際上,每一筆金融交易都是由GPS系統來記錄時間。

  美軍也依靠太空來做它的事情。所以你每天對於太空的依賴要超出你的想象。

  問:讀者會對書中哪些內容最感意外?

  答:很讓我這個不算是太空專家的人驚訝的一點是,在開始創立私營組織來從事宇宙飛行和太空活動以前,人們其實有很長的一段嘗試失敗的歷史。

  在1980年代,有些公司嘗試失敗,1990年代也有些公司嘗試失敗。只有在這個新時代中,我們才看到人們獲得成功,這就是它為什麼非常值得注意。不過,閱讀其中一本來自供職於NASA的經濟學家亞歷山大·麥克唐納(Alexander McDonald)的書籍讓我覺得很有意思,他彙編了數據集,顯示富裕人群,億萬富翁級別的,投資於私人太空探索已經有一個多世紀了。

  早在18世紀,他們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望遠鏡。加利福尼亞州最富有的那個人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望遠鏡天文台,這發生在19世紀。現在,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貝佐斯正在打造巨型火箭,以在太空建造太空站。所以說歷史往往會不斷重複。

  問:寫這本書給你帶來了多少樂趣?

  答:我獲得了很多的樂趣。我得去觀看很多的火箭發射,這真的很酷。我得去參觀很多的高科技設施,在那些地方有比我更聰明的人給我解釋火箭科學,我覺得這是一種很讓人愉快的體驗。另外,我見了很多對太空和未來充滿熱情的人,這總是很讓人興奮。我也見到了馬斯克,這也很有趣。(樂邦)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