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頭部現金貸公司布局區塊鏈,兩個風口可以無縫銜接嗎?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8-3-31 1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3-30 16:24:32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一本財經    我有話說(1人參與)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奧卡

  來源:一本財經(ID:yibencaijing)

  2017年最大的風口,無疑就是現金貸。

  2018年,在監管的重壓下,現金貸已變得不再火熱。

  但此時,一個新的行業卻陡然崛起,這就是熾手可熱的區塊鏈。

  敏銳而追風的現金貸行業,已開始悄然往區塊鏈的風口處挪移。

  據一本區塊鏈了解,幾乎頭部的現金貸公司都在布局區塊鏈,甚至有些公司轉型,「all in區塊鏈」。

  金融是區塊鏈一個非常重要的落地場景,同時現金貸公司又不缺資金,他們可以順利進場,成為區塊鏈領域的主力軍嗎?

    01 進場

  頭部的現金貸公司,正在向區塊鏈涌動,明面上的,或者偷偷的。

  對於區塊鏈技術本身,現金貸公司已展現出完全熱情——有內部孵化,也有股權投資,還有戰略合作。

  

  早在2016年年底,玖富就宣稱投資區塊鏈金融技術公司SnapCard;

  而在2017年,入場的玩家變得更多,錢袋寶旗下快惠金服內部孵化LinkEye;前不久,掌眾金服與LinkEye達成戰略合作,也參與到區塊鏈項目中來。

  時間進入2018年,現金貸轉型區塊鏈的趨勢變得明朗起來。

  2345在前端時間,上線區塊鏈項目官網,併發布了《2345區塊鏈方案白皮書1.0》,發起「2345星球聯盟計劃」,並將發行「積分星」。

  「All in區塊鏈了。」2345的多位員工透露,他們未來的戰略重點,已全面轉型到區塊鏈。

  除了明面上公開宣稱做區塊鏈的,還有不少現金貸玩家,盯上了極具財富效應的「ICO」產業鏈。

  「我們想去做一個交易所。這背後有很多可行的邏輯,第一,我們有大量的現金貸用戶,第二,我們有大量的資金,最後,我們還有強大的技術團隊。」某頭部現金貸公司的創始人陳志業稱。

  目前,他們正在接觸東南亞可以發放交易所「牌照」的中介,項目開始啟動。

  「你檢索一下就會發現,已有超過二十家的新興交易所要上線或者即將上線了。」某位業內人士稱。

  而這些即將上線的交易所中,背後都閃現了現金貸平台的身影。

  「一個現金貸產業鏈條的從業者在新加坡上線了『數字幣交易所『,由新加坡DigiFinex經營。」上述業內人士透露。

  而還有很多平台,正在籌劃自己的ICO項目。

  「我們有一個10人團隊,都是區塊鏈的技術人才,也準備發一個ICO。」一頭部現金貸公司的負責人稱,在去年下半年,他們就開始籌備該項目,「只是最近交給交易所的上幣費用太貴,才暫緩。」

  除此之外,現金貸這條產業鏈上的玩家們,也紛紛調轉船頭,沖入區塊鏈之中。

  「All in區塊鏈,技術團隊趕緊補課。」鍾凱文曾經是貸款超市的創始人,如今他帶著原班人馬,開啟新的創業。

  曾經專註做大數據風控的服務公司,也紛紛開始區塊鏈的布局。

  比如同牛科技,也開始推出DCC項目,試圖搭建數據共享的生態。

  某安全公司,正在全力研發安全的交易所系統,並推出了整套防止黑客攻擊交易所的安全方案。

  整條產業鏈,也正在隨著風口的遷移而轉向。

  現金貸的人才,也開始了大遷徙。

  某頭部現金貸平台的聯合創始人,最近出走,已做成一個交易所。

  「正在上線推廣階段。」而他出走時,帶走了公司一個小團隊。

  「現金貸正在裁員,居然80%的人,出來后都湧入了區塊鏈領域。」某專註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獵頭稱。

  兩個風口的人才,正在無縫銜接。

  「除了技術人才,推廣、運營、產品之類的職位,都可以很好遷移。」該獵頭稱。

  有兩類現金貸領域的人員,現在最為吃香。

  一種是推廣人員,策劃活動,推廣產品,「越創新越有爆點的人,越吃香」;另一方面,社區運營成為最吃香的工種,主要工作就是「炒幣群的維護」。

  「幾乎90%的現金貸公司都開始布局區塊鏈了。」陳志業稱,兩個風口挨得如此緊密,幾乎是「無縫對接」。

    02 轉型

  「你們為什麼轉型?」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答案都不約而同。

  「現金貸確實不好做了,我們需要找到新的風口。」陳志業稱,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都是極為敏銳的風口追尋者。

  

  風口消逝得猝不及防。

  「現在我們基本都在虧錢。」某現金貸公司負責人李辰說,「去年底虧了幾千萬,現在正在善後。」

  李辰忍痛割棄現金貸業務,並付出昂貴的成本。

  就在他躊躇難行的節骨眼,一個新的風口出現。

  區塊鏈恰如其分地出現了。

  而鍾凱文,就是被身邊一群為幣而狂的朋友帶動的。

  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區塊鏈,「這裡面有需求。我們還是做送水的角色,為炒幣者和交易所提供服務。」

  除了嗅覺靈敏,他們轉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資金充裕。

  「儘管後面幾個月虧了一些錢,但現金貸業務的利潤是極為豐厚的。現在賬上趴著十來個億,需要新的布局。」陳志業稱。

  另一方面,就是金融確實是區塊鏈落地的一個重要場景。

  「金融就是數字資產,和區塊鏈有天然的銜接性。特別是在支付和清算領域,區塊鏈已發展得較為成熟了。」陳志業稱。

  不論是風口之前的主動布局,還是監管之下的被動入局,戰場已從現金貸轉到區塊鏈——這個神秘而又充滿誘惑的領域。

    03 無縫對接

  目前,現金貸公司都在哪些領域布局區塊鏈?

  第一個場景,就是針對行業最大痛點,推出了區塊鏈的「數據共享」。

 
格外小心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沙發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8-3-31 11:06 | 只看該作者
 因為中國完整的徵信體系一直未建立,現金貸曾產生了嚴重的多頭借貸問題。

  

  這成為行業頑疾,雖然曾出現大量「數據共享」平台,但因為數據摻沙、相互之間不夠信任等諸多問題,導致行業起色不大。

  信任的機器區塊鏈,是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LinkEye號稱,要建立區塊鏈技術的徵信聯盟。

  「會有很多人失信欠錢不還,我們試圖共享失信人名單。」徐磊稱,他們試圖聯合多家現金貸平台,共享數據。

  而在區塊鏈試圖在其中解決的問題,就是數據保密。

  「我們設計了一套嚴格的加密和密鑰交互流程,保證黑名單流轉過程中,只有數據提供方和數據查詢方可見。」徐磊稱。

  但是,這個模式很性感,卻依然面臨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

  雖然數據上傳后,能保證公平公正,但,如何讓這些平台信任這個新的項目,並加入進來?

  「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要花費大力氣說服金融機構加入我們。」徐磊稱。

  可見,項目在落地的過程中,還有漫長的市場教育和信任培育。

  還有更大野心的玩家,他們試圖將區塊鏈和現有的模式相結合。

  比如,DCC號稱要做一家「分散式銀行」。

  所有的用戶都有一個ID,在這個金融體系中,所有的金融交易行為都會被記錄,譬如,申請貸款、支票貸款、還款、逾期貸款、收款、壞賬等等,這些,未來又會成為這個ID「信用評分」的一部分。

  「未來,就可以做到真正的點對點,P2P借貸。」項目方稱。

  「分散式銀行通過Token實現去中心化,是踐行區塊鏈最核心價值所在,這與中本聰的初衷越來越近。」項目方稱。

  但是,這個模式在落地過程中,還存在諸多難點:早期的用戶怎麼來?如果用戶上傳假的數據怎麼辦?

  「其實,現在來看,區塊鏈和金融的結合項目,願景都很好,但尚未落地,未必能解決行業真正的痛點。」陳志業稱。

  此外,還有部分現金貸平台,試圖參與到ICO浪潮中。

  他們可以無縫銜接嗎?

  「其實沒那麼簡單。」陳志業稱,不論是現金貸也好,區塊鏈也罷,現在都面臨監管問題,處在夾縫中。

  「如果要做交易所和ICO,那就只能去國外。」陳志業稱。

  這讓他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要麼完全去國外,重新做一個項目,但就會和國內業務脫節;

  要麼在國內,和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但就不能ICO,也不能發幣。

  但如果不能發幣,用戶的積極性又很難調動。

  儘管困難重重,但他們野心勃勃。

  追趕上區塊鏈風口,都是一群怎樣的人?

  他們眼光獨到,嗅覺敏銳,且極為果敢。

  「而進入,我們有錢有技術,真正懂金融。」陳志業稱,「未來,還是屬於我們的。」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