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得八福不是靠品德

[複製鏈接]

2

主題

2

帖子

3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證道堂 發表於 2019-2-6 04: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常有傳道人將人得八福的原因,歸於人的各種高尚的品德。這就像講人得救是靠其善行一樣,無疑是謬解了耶穌在山上寶訓中所講的八福的真意。
正如沒有人可以靠善行得救一樣,也沒有人可以靠著自己那點可憐的品德可以得到神的祝福。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神;同樣地,得到神的祝福,也是本於神的恩典,也因著人對耶穌(神)的信。若非神開恩賜下耶穌,若非人信耶穌,人何來神所賜的八福?
所以,耶穌的八福,都是指著神的恩典和人對耶穌的信講的。下面逐項分解。
第一福,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和合本這樣翻譯,根本就沒有傳達出原文的意義。原文的意思是說,「靈里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已經降臨」。所以這段經文和人的虛心品格無關。而是說,耶穌來了,帶下了天國,這是神的恩典,給了靈里貧窮的人因信得進天國的機會。這當然是一種福分或者福利。誰是靈里貧窮的人呢?他們不僅是耶穌講這話時在場的聽眾,而是天下所有的人。他們有哪一個不是靈里貧窮呢?
第二福,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哀慟是一種情緒狀態。哀慟的人是誰呢?是特指的某些人嗎?你可以說是。但是我理解這裡說的哀慟的人,也是指沒有喜樂、平安的天下人。他們在耶穌到來之前,都和萬物「一同嘆息、勞苦」,哪可能沒有哀慟呢?哀慟的人必得安慰,他們得誰的安慰呢?當然是因信神而得神的安慰,這也是神的恩典。神賜下耶穌,代罪受死,才給人類開通了一條與神和好的路,就是因信耶穌得喜樂和平安、得神安慰的路。
第三福: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這一福看似和人的品德有關。但英文的「meek」翻譯成「溫柔」也很勉強。實際應是指那些聽了神的道,懷著溫順的心領受並信耶穌的人。若他們不曾聽到神的道、不信耶穌,就是有溫柔或者溫順的品德,有什麼福分呢?此外,那些因順服、因信神而有福的人,承受什麼地土呢?是地上的土地嗎?顯然也不是。這裡的地土,顯然是指神在地上的教會(天國的預表和預償)和神在將來要降下的天國(新耶路撒冷、新天新地)。唯有承受這樣的地土才會有福。
第四福: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唯有這饑渴慕義,可以算作人的一種品德。但是若耶穌不來,神不啟示他們信神,就是饑渴慕義的人,如何有福呢?議士約瑟是個饑渴慕義的人,但若他不能認識耶穌是神,他如何能得到飽足呢?所以,就是饑渴慕義的人,也是因耶穌來了,才有因信耶穌、靈魂得到飽足的福分。
第五福: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憐恤別人無疑是一種品德,但就是有這樣的品德的人,若耶穌不來,他不信耶穌,如何會有福?如何會蒙神的憐惜,就是賜給永生的恩典呢?不也是活在神的震怒之下的人嗎?中國歷史上,有多少諸如鮑叔牙(憐惜管仲的貧窮和孤子)這樣的憐惜人的人,他們不信耶穌,會蒙神的憐惜而得永生嗎?顯然不會。
第六福: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心裡單純、清凈,是人的一種狀態。但若耶穌不來,就是有這等狀態的人,諸如尼哥底母,他們如何得見神的本體呢?神的威嚴和公義,讓一切罪人恐懼顫驚,他們見神面的日子,就是滅亡的日子。唯有靠著信耶穌,得以稱義,才看出耶穌是神子,並得以與神和好,坦然無懼地來到神面前,看見神。心裡不清、不潔、不單純的人,更是無法見神。加略人猶大心裡貪戀錢財,就是和耶穌在一起生活三年,依然看不出耶穌是神子,也不得平安地見神。絕大多數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儘管他們那麼熟悉舊約的律法和先知,也常常和耶穌打交道,但不信耶穌,甚至殺死耶穌,所以也無法看出耶穌是神子,不得平安地見神。就是其餘的十一個門徒,雖然曾經承認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但逼迫來臨,也紛紛跌倒。若不是神開恩,讓耶穌復活向他們顯現,在五旬節賜下聖靈,他們如何會有堅定的信心、信耶穌並因此與神和好,得以平安地見神的面呢?所以,就是清心的人平安地得見神的面,也是因為神的恩典,也是靠著對耶穌的信靠。
第七福: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一個在鄰里之間做矛盾調解,使鄰里和睦的人,需要一定的才幹和品德。但他如果不信耶穌,能稱為神的兒子嗎?會有這樣的天國之福嗎?顯然不能。否則,本身不信耶穌的居委會主任,就可以得這福分了。所以,耶穌這裡所說的使人和睦的人,是指耶穌自己和一切信耶穌的人。耶穌使神與信他的人和睦,使選民和外邦人和睦,使一切信耶穌的人之間,不再糾結於種族、膚色、國籍和階級,得以彼此和睦。因信被稱為神的兒女的人(基督徒),通過傳福音,讓人信耶穌與神和好,使人與人和睦。這樣的人,才有被稱為神兒子的福分。
第八福: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世間有各種被稱為義人的,也有各種所謂的捨生取義的人。他們也面臨各種各樣的逼迫,讓他們放棄他們的義。例如曹操、孫權,要關羽放棄和劉備張飛的兄弟之義,也有文天祥這等在敵人大軍壓境下,依然做孟子所說的捨生取義的人。他們可以進天國嗎?顯然不能。所以,耶穌這裡所說的「為義受逼迫的人」,是指他自己和一切因信神而受逼迫的人,因為有神預備的天國,因而是有福的。信神的人,因信耶穌被辱罵,被逼迫,人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他們,但他們是有福的,因為神為他們預備了天國。這樣,除了基督徒以及舊約里的信神到底的眾先知,沒有什麼其他的義人是有福得進天國的。
所以,總結下來,耶穌在山上寶訓中所說的八福,和人的品德沒有什麼關係。若不是神開恩,賜下耶穌,代替人的罪受死,並且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升天、賜下聖靈,人能有什麼福?有什麼得祝福的機會呢?就是他們有虛心、溫柔、憐惜人甚至心靈單純這樣的品格以及饑渴慕義的狀態,又有何用呢?如果不信耶穌,不信神,不都是要走向滅亡的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4: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