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潘建偉:「黃金時間」搞科研,必有更大作為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8-3-11 12: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03月11日 03:50 科技日報

  
  科研人員有話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 潘建偉

  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量子信息前沿研究領域在若干方向上實現了領跑,但暫時的領先地位一直伴隨著發達國家激烈競爭。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責任重大。

  當初我們提出衛星量子通信的構想時,常常被人問及:「美國有沒有在做?」「歐洲的情況怎麼樣?」但我們認為,中國的科技創新不能僅滿足於跟蹤和模仿,我們一定能做出開創性的成果。

  憑藉著這樣的信念,我們得以發射成功國際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實現了廣域量子通信技術的國際引領。使得眾多西方科技強國,包括奧地利、德國、義大利、加拿大等,先後主動請求加入到我國的量子衛星項目中開展合作研究。

  當今的科技創新,迫切需要跨學科和大協作。比如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快速突破和率先發射成功,正是得益於中國科學院的有力組織,凝聚了院內相關的所有優勢力量開展協同攻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部署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同時要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向,布局一批體量更大、學科交叉融合、綜合集成的國家實驗室,組織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協同攻關。我感受到,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正是在新時期以更高質量的協同攻關實現更大突破的保障。

  科技創新最終還是落實在人才的創新實踐之中。多年來我們在量子信息領域能夠取得一些成績,得益於凝聚了一支優秀的團隊。我們團隊中的許多年輕人才在加入之前,分佈在美國、英國、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多個國際一流實驗室。之所以願意放棄國外優厚的生活條件和先進的科研條件,內因是中國知識分子與生俱來的家國情懷,外因則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形成的巨大吸引力和凝聚力。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中國的科技工作者迎來了『黃金時間』,必將有更大作為!」潘建偉說。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12: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