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哈薩比斯恩師:深度學習只能幫助我們解決10%的難題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1-29 1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1-28 13:50:34 來源: 網易智能

  

  本文系網易智能工作室(公眾號smartman 163)出品。聚焦AI,讀懂下一個大時代!

  【網易智能訊1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新興科技峰會EmTech China在北京舉行。會上,MIT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教授Tomaso Poggio發表了演講,闡述了過去五年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探索,以及未來可能在哪裡取得突破。

  Tomaso Poggio表達了對深度學習的看法,他說,深度學習有點像這個時代的「鍊金術」,但是需要從「鍊金術」轉化為真正的化學。

  Tomaso Poggio認為,過去五年人工智慧領域最重要的兩個成就是:AlphaGo和自動駕駛,而這兩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學生,一個是AlphaGo的領導人哈薩比斯(Hassabis),另外一個就是Moblieye的CEO Amnon Shashua。

  AlphaGo和Moblieye所取得的進步,背後是什麼動因呢?Tomaso Poggio認為這要歸功於機器學習的演演算法,也就是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它們都來自於認知科學以及神經科學。

  

  「但是,深度學習可以幫助我們解決10%的難題,剩下的90%需要來自神經科學以及認知科學的研究。」Tomaso Poggio稱,未來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人的思維和大腦。據悉,目前Tomaso Poggio正在領導麻省理工學院的CBMM中心研究這個問題,「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在理解認知方面獲得新的進步,同時也需要去了解整個智能的架構和智能背後的科學原理。」Tomaso Poggio說到。(小羿)

  以下為Tomaso Poggio演講實錄:

  Tomaso Poggio:今天我想和大家談一下人工智慧領域正在發生什麼。首先,我想說說我們在人工智慧最近所取得的一些成功,尤其是過去五年,以及我們人工智慧未來可能在哪裡取得突破。然後,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有點像我們這個時代的鍊金術,但是需要從鍊金術轉化為真正的化學。這樣我們才能知道,深度學習在未來到底可以實現什麼。

  過去五年,人工智慧領域最重要的兩個成就是:AlphaGo和自動駕駛。我在這行待得夠久了,因此兩個領域都有我的學生:一個是AlphaGo的Hassabis(哈薩比斯)先生,他是DeepMind員工,現在在谷歌;另外一個就是Moblieye的CEO Amnon Shashua,他現在已經加入了英特爾。

  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一下過去23年機器學習取得了哪些進步。

  23年以前,我和哈薩比斯(Hassabis)希望可以把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進行整合,然後創造出一個學習系統辨別行人。在這個短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機器識別出了行人和信號燈,基本上每秒鐘會出現10個錯誤,當時是1995年,所以我們對這個結果還是非常滿意的。

  但是,Moblieye後來做到了每30英里只出現1個錯誤,把錯誤率降至當年的百萬分之一,可以看出機器學習的準確性顯著提高。

  AlphaGo和Moblieye所取得的進步,背後是什麼動因呢?

  首先我認為是機器學習的演演算法,第一是深度學習,第二是強化學習,它們都是來自於認知科學以及神經科學。

  深度學習的架構最早是在60年代研究猴子的視覺系統時被發明出來的,從而更好地研究他們大腦在學習時的神經結構,然後一直到Fukushima提出了首個量化模型,再到20年前現代版的HMAX被提出。這些架構都是一脈相承的——從腦科學到現在的深度學習,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層級架構。從下到上,神經的等級越來越高。這個結構的局部中並沒有很多的連接,每一個高級的神經元只會和下一個等級的神經元相聯繫。

  2012年我們也開發出了AlexNet,它也是性能最好的一個架構。基於神經科學,我們通過工程學的研究並不斷地發展。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實現人工智慧。

  深度學習可以幫助我們解決10%的難題,剩下的90%呢?我的答案是我們可能也需要來自神經科學以及認知科學的研究,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人的思維和大腦。這也是我們MIT大腦、心智和機器中心(CBMM)在研究的問題,五年前我們開始開展相關的研究,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在理解認知方面獲得新的進步,同時也需要去了解整個智能的架構和智能背後的科學原理。關於智能的科學會幫助我們回答最宏大的問題,了解生命的起源包括宇宙的起源,以及時間的源頭。大腦中智能的產生,是科學現在需要解決的元問題。

  CBMM想通過以下三條路徑解決這個問題。

  一:計算機科學+機器學習

  二:神經科學

  三:認知科學

  我們會同谷歌這樣的商業公司合作,探索在工程和科學領域合作的可能。

  過去幾年中,技術發展和理論發展、包括深度神經網路領域的發展很顯著。要了解深度神經網路的運作原理,需要回答背後的三個基本問題:

  1、逼近理論:深層網路什麼情況下會比淺層網路更有效?

  2、最優化:應該如何設計經驗風險函數?

  3、學習理論:為什麼深度學習不會產生過擬合?

  這三個問題是機器學習的奠基石。他們的答案很複雜,要解決這種問題,我們需要一開始就思考深度學習的一些技術理論,以及它的局限性。

  現在是應用人工智慧的黃金時代,因為深度學習及其工程應用,終於幫助我們將傳統的人工智慧科學理論應用於了工程實際,而且能夠為我們進行賦能。假如我們可以超越深度學習的理論,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人類智能的話,我們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們人類到底是什麼。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