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貓眼社評 《火與怒》揭示特朗普若在中國連科長都做不上

[複製鏈接]

134

主題

135

帖子

107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蕭十一狼 發表於 2018-1-12 1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特約華人評論員 蕭十一狼
  上周五,美國很熱鬧,一本名為《火與怒》的揭露美國白宮秘辛的書引起美國社會及國際社會的關注。這本書的主人公是特朗普。講的正是特朗普競選總統的前前後後及這個第一家庭的家庭事。由於特朗普聲稱要阻止、新書的發行,反而促銷了書的熱賣,各國媒體均對該書內容津津樂道。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及引發的關注點,筆者大概歸納一下:
  第一,特朗普沒想過自己會贏,參與競選的目的一是證明自己成為「騙子希拉里」的「殉道者」,二是幫女兒伊萬卡及女婿庫什納成為國際名人。一家子純粹就是為了「博宣傳」。競選期間,特朗普的模特夫人因曾拍攝裸照被人舊事重提,特朗普安慰她時保證自己不會當選。當勝選后,特朗普的夫人更因此落淚。
  第二,特朗普競選的關鍵人物班農,則能通過選舉達到成為茶黨運動的實際領袖的目的。
  第三,特朗普女兒伊萬卡認為自己有機會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
  第四,特朗普喜歡吃快餐特別是麥當勞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一直害怕被人毒害,選擇去吃麥當勞,就「無人知道他要來,而且食物是安全地預製」。
  第五,書中還揭露特朗普很仰慕「傳媒大亨」梅鐸,但梅鐸曾有一次在與特朗普通話收線后,爆出一句「白痴」。
  第六,伊萬卡曾向朋友揭示特朗普髮型的秘密,還嘲笑說「滑稽」。
  就上述內容而言,其實賣點不算多,過往很多新聞,都有直接或間接提到上述內容。這本書之所以火爆,皆因這一點內容:
  第七,出自班農的談話。
  當特朗普進入白宮后,班農也以「國師」的身份進入白宮。可見他的談話,外界認為可信度極高。
  這本書發行后因班農的言論隨即引發了特朗普班農的決裂與隔空罵戰。特朗普痛斥班農「失心瘋」,共和黨人也誓言護主,這導致班農與共和黨的盟友決裂。
  目前的形勢是在班農主導的極右翼網站《布萊巴特新聞網》上,大部分網路讀者幾乎是一面倒表態支持特朗普,而非班農。關鍵是共和黨也對特朗普表忠心。筆者看,這本書引發的政治效應很難撼動特朗普的總統寶座,即無法影響特朗普當前的執政,最多是讓社會多了很多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傳統保守派與擅長煽動群眾的民粹分子一直在特朗普旁爭寵,特朗普似乎也樂見雙方互咬。班農2016年8月距總統大選三個月前,才被特朗普選為最高競選操盤手,擺脫妾身未明的尷尬定位。他所經營的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為特朗普的崛起熱烈報道。
  特朗普政府上路歷經幾個月的紛亂后,班農離開了白宮,不過和特朗普表面上仍保持良好關係。他回布萊巴特新聞網重拾媒體武器,目標就是幫特朗普在2018年期中選舉的初選裏打敗共和黨建制派。但這種合作,目前看是到頭了。
  特普與班農開罵,共和黨建制派則如沐春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表示他支持總統對前白宮策士所說的話時,臉上掛著一抹微笑。前眾院議長及特朗普盟友金里奇說:「沒有班農,特朗普就可連任。」資深的共和黨策士羅林斯(Ed Rollins)還對媒體信心滿滿地預測:「我想這是班農的末路了」。
  在班農遭主要資助者及特朗普摒棄后,共和黨建制派則在政壇影響力的白熱化爭奪戰裏,重新佔得上風。算是這次出書風波的贏家。
  對於這本書,特朗普曾讓律師阻止但未果,就算提起法律訴訟以「誹謗罪」入稟法庭,專家指出「公眾人物很難打贏誹謗官司」。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本書火爆的背後,揭示出美國民主選舉制度的重大缺陷。而這個缺陷,根本是一人一票無法解決,甚至一人一票淪為幫凶。
  《火與怒》這本書,內容是否涉及誹謗見仁見智,但筆者相信空穴來風並非無因。
  特朗普從政經驗為零仍能勝出,單憑這一點就令西方選舉制度呈現出致命死穴。將一個國家,還是一個領導世界的超級大國,交到一個毫無公職經驗,毫無政治經驗的一個人手上,這是十分荒唐和危險的。美國國會近日出台制衡特朗普的「核按鈕」規定,其實正是反映出這一點,別忘了,美國總統是名義上的三軍統帥,要限制其權力,與其說是「民主」,不如說對其不信任。
  其他國家如中國,其國家領導人均在不同崗位,不同地點歷練,達到一定時間和經驗后,才能晉身領導層,對比之下,美國的選舉制度實在是太兒戲了。肆意的民主,帶來的卻是對國家,對國際的傷害和造成不穩定。
  特朗普從沒想過自己會贏得大選,這對其他競爭者,對選舉制度實在是十分諷刺。
  該書一方面反映了現任總統與曾經下屬的公開爭執,下屬的「爆料」似乎有違職業道德之嫌,這在中國很難想象會發生。也同樣折射出美國選舉制度的另一致命死穴,就是黨爭。
  黨爭,即是選票之爭,為吸引選票,競爭者都會以各種承諾吸引選票,而這種承諾,肯定是挑好聽的,也會因此吸引到選票。但這是選舉遊戲,一旦當真履行,後果就不是那一回事了。
  特朗普當選后的一系列國際「退群」動作,給國際社會造成了傷害,但其實特朗普是在履行自己的競選諾言---特朗普當真了,把選舉遊戲真的當真了。你想一個毫無政治經驗的人,又怎會明白選舉與當權二者的區別呢?又怎會明白西方政治需要說一套做一套的奧妙之處呢?(例如希拉妮就承認自己有二套競選語言,一是對金主,一是對選民)
        上述的情景說明,競選承諾雖能贏得選票,但不能帶來成功。
  共和黨正因特朗普毫無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馴服」,包括不到一年就撤換特朗普大部分主要內閣骨幹(這一點,在中國政壇也很難會發生,因為都是經過慎重挑選和集體討論),包括利用「通俄門」遏制特朗普,建制派基本恢復對白宮的控制。特朗普再有個性,也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美國重回金主控制的政治模式,而這種模式,正是當初選民為拋棄這種模式而選擇「反體制」的特朗普的原因。
  西方政壇,主流媒體一直指責中國的政治制度,殊不知自己的制度滿布死穴。西方國家的體量十分小,最大的美國,也不過3億1千萬,這與13億人口大國相比,無法同日而語,人口數量的差別,帶來很多不同。但關鍵還是在筆者之前曾提過,東西方最大的不同在於文化,西方崇尚個人文化的民主,而東方則崇尚族群文化的民主,不同的民主實情,造就不同的體制。
  近至特朗普,遠至希特勒,崇尚個人文化的西式民主,既有丘吉爾,里根等那樣的成功例子,也有發動越戰的約翰遜,發動伊阿戰爭的布希的失敗例子。這說明西方本身的政治制度並非唯一的治世良方,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治制度。
       在中國的政治體制下,生活不檢點,工作零經驗的特朗普別說國家領導人,就連普通一個科長都做不上。但在美國竟然可以當總統,美國的「自由」真是令人嘆為觀止,苦的就是眼巴巴充滿期待的百姓。
  在西方哲學中,亨廷頓除了大家熟知的《文明衝突論》外,還有另一本書,叫《變革社會的政治秩序》,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著作。是他考察了全世界亞非拉國家,即第三世界后寫成的書。主題是新興國家的現代化過程,應如何走。亨廷頓得出一個觀點,就是秩序和穩定,是對新興國家最重要的,而自由不那麼重要。亨廷頓認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帶領國家走向現代化。即民主與自由不在首要考慮之列。主流追求是國家富強。
  而儒家文化圈,也十分支持這樣的觀點。
  但筆者看,就算中國有一日脫離第三世界,不再是發展中國家,也未必適用西方理論中的「民主與自由」概念。這是中華文化決定了的。族有族長,村有村長,就連戶口本,也有戶主。這就是中國的族群文化,國家文化。西方沒有族長,沒有村長,更沒有戶主。社會結構與中國截然不同。這也決定了中西體制也會截然不同。中國只有走適合自己國情的體制之路,才能走向富強。
  現實里,中國最富的一百個商人是沒有辦法左右中央政治局的,而美國最富的那幾十個人,一句話就可以影響到白宮。這是體制不同決定了的。
  因此美國政治家目的一是安撫寡頭金主(畢竟美國的政治獻金法令行賄受賄合法化)還有就是安撫百姓,給美國老百姓承諾。每一次競選,每一次都有換湯不換藥的承諾,美國老百姓總覺得換個政黨生活就能變好。
  而中國百姓就會不斷反思自己國家的一些問題謀求改變。老百姓不管誰當權,生活幸福就行。一億個人一億種民主思想,在當政者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思想都符合當下時代社會背景的時候,不需要任何人用其對民主的認識去定義別人的民主,畢竟現世里「民主」都是相對的,最起碼中國不隨隨便便定義民主,更沒有拿著「民主」的幌子去蠱惑人民。
       為何那麼多公知在中國推崇西方制度?因為後面有大量既得利益集團支持,這些既得利益者無時無刻不想奪取中國最高權力。他們的理想的途徑,就是實行「一人一票」的制度,然後通過不義之財買票最終獲取權力。真是痴心妄想。
  帶領中華民族擺脫1860年以來的屈辱的,除了現在的執政黨,還有誰?還能有誰?看看台灣的「民主」,不依然選出巨貪阿扁,數典忘祖的空心菜嗎?別說中華民族了,就連2300萬人口的小島台灣,這幾個人都沒帶好。還希望內地向他們「學習」?學習什麼?與阿扁比貪?與空心菜比背叛?
  中國的領導人遴選制度,成功避免了野心家如四人幫,如薄令周孫的篡黨奪權;更杜絕特朗普式的衝動型,零經驗型,靠嘴型這樣的人上位領導國家。目前成功維持著13億人的國家機器運作在正常軌道上。多個領域更邁向全球第一。中華民族有望再次歷史性地站在世界之巔。這裡面,中國就因為沒有西方體制的死穴存在。
  現在,西方很多國家非常羨慕中國的集權模式。因為,中國經過民國民主化,自由化結果就是大亂的歷史過程。大國必須集權化,這是中國幾千歷史最智慧的政治精華之一。這個道理,看來筆者比北大教授賀衛方等人還懂!
        不過,筆者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列強是不願意看到中國成功地,畢竟中國成功,就意味著他們的「政治不再正確」。結構性的對立,顯示東西方的博弈永遠存在。
  目前美國火熱的這本書,再次揭示出美國總統,也就是那麼一回事,「民主」也就是那麼一回事,理論上是「人人可當總統」,「十分民主」,但誰把這當真的,那真是呵呵了。
  《火與怒》,不僅是茶餘飯後的談資,更是東方看西方的一面鏡子,令人玩味。白宮風雲,折射出美國政治日落西山的夕陽殘血,這才是這本書帶給大家的門道。
  (2017.1.8貓眼社評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熊貓時報》上見報)

37

主題

241

帖子

57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5
沙發
風在吼 發表於 2018-1-12 22:31 | 只看該作者
目前美國火熱的這本書,再次揭示出美國總統,也就是那麼一回事,「民主」也就是那麼一回事,理論上是「人人可當總統」,「十分民主」,但誰把這當真的,那真是呵呵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