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用數據說話:戰爭對野生動物造成的巨大傷害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1-12 1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01月11日 09:22   來源:Nature自然科研

  本周《自然》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Warfare and wildlife declines in Africa』s protected areas為戰爭對野生動植物造成的影響進行了定量分析。該研究對生態保護政策和實踐有明確的指導意義,它提出紛爭地帶里長久穩定的動植物保護活動及停火之後的快速干預有助於挽救大量處在危險中的野生動植物種群和物種。

  莫三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的大象、河馬等野生動物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遭受內戰的摧毀,但由於莫三比克政府召集了一批自然保護者、科學家和當地人士進行生態恢復方面的開拓性努力,這些大象的數量在過去十年裡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恢復。

  

  大象在莫三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進食。 Robert Pringle

  

  在莫三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一隻河馬正趟入烏雷馬湖的水域中。 Joshua Daskin

  

  莫三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裡的雌性黑斑羚正仰頭嗅著濕潤的空氣。 Robert Pringle

  論文討論了武裝衝突對野生動植物種群的影響。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Joshua Daskin和Robert Pringle研究了武裝衝突對非洲保護區里253個大型食草動物種群的影響。他們使用1946年到2010年期間收集的數據,包括許多代表性瀕危物種,比如大象、河馬、小旋角羚等。在此期間,超過70%的非洲保護區受到戰爭的影響。衝突頻率是預測野生動物數量變化的唯一最重要指標;動物數量的增長速度隨著衝突頻率的增加而下降。

  新的研究顯示,武裝衝突是非洲珍稀野生動物數量持續下降的因素之一。

  

  在肯亞的萊基皮亞高原,依稀可見夜色下的幾隻網紋長頸鹿和細紋斑馬。它們和其他瀕臨滅絕的物種共同棲息在這片動物和人類區域交錯的土地上。    Robert Pringle

  

  南非Hluhluwe野生動物保護區里的白犀牛。除了戰爭,犀牛還會遭受到捕獵者對犀牛角的非法獵取。   Joshua Daskin

  

  黃昏時分,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里的獅子和獅子寶寶們正在休憩。 Robert Pringle

  

  一隻公象在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里孤獨地覓食。 Robert Pringle

  來自衝突地區的生態學數據很少,因此很難嚴謹地研究戰爭對野生動植物的影響。該研究是首個在大陸範圍和跨多個年代的尺度上對戰爭如何影響野生生物的定量分析。雖然種群崩潰確有發生,但是頻率較低,表明戰爭區的動物種群通常能夠恢復。?

  關鍵詞 : 野生動物戰爭大象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4: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