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何小鵬:小鵬汽車的前臉設計主要考慮年輕女性用戶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8-1-11 1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1-11 09:38:04 來源: 網易科技報道舉報


  

  網易科技訊1月11日消息,借2018CES之機,在拉斯維加斯極客公園舉辦的「極客之夜」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與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作了一場關於智能汽車的對話。

  何小鵬認為,網際網路跟造車有一個非常大的差異。即,對於網際網路領域而言,難點之一是找到差異化的產品思維,一個創業者如果想到一個新的產品思維,想到一個新的運營體系,再去做或迭代相對很容易。但是在製造領域不一樣,創業者對於一些事情是比較容易想到A、B、C,但如果要把這些想法平衡到一台車上,並且把它規模的量產的難度,是遠遠大於在網際網路上的。

  此外,何小鵬也透露了小鵬汽車的一些用戶調研數據及研發方向。比如在做第二次用戶調研時他們發現,中國智能汽車用戶正在增添,科技用戶是一個很有消費力的群體,而且很願意嘗新。但是科技用戶裡面又有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女性用戶在一個家庭購買車的掌控權往往高於男性。而且女性用戶對於顏值的看法,也是遠遠高於男性用戶的。所以小鵬汽車後來在前臉設計方面,基本上主要考慮靠近年輕女性用戶的主要想法。

  在談到合資公司時,何小鵬認為中國的合資公司基本上沒有什麼用,這是因為合資公司裡面的人實際上是兩個屁股、兩個腦袋,也就是說不是一顆心。所以一家公司如果在做重大的創新,或者做重大的跨界融合的時候,如果這個體系內不是一顆心去嘗試去作戰,那是做不到的。(錫安)

  以下內容為網易科技根據二人現場對話實錄整理:

  張鵬:我們大家今天可能在很多的新聞裡面已經都看到了,小鵬汽車今天首發了非常香艷的新2.0版的造型,這個讓我印象很深,因為1.0我看到的時間才沒過幾個月,你竟然2.0就推出來了。我首先想問問,這個2.0別人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些外邊的變化,你是最了解這個變化裡面的內核是什麼,你要不給我們分享分享,這1.0到2.0的進化里,到底什麼東西改變了?

  何小鵬:今天大家所看到的實際上主要是顏值,但是實際上整個從小鵬汽車2.0到1.0,包括顏值,包括整個續航、自動駕駛、內飾、部分供應商等等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實際上從某種角度來看,最開始我相信在去年比較早的時候,當時我們都覺得,就是說我們能看到全球的車廠做出第一款車的時候我們發現有一個問題,就是第一款車的品質不太好。

  張鵬:品質不太好?

  何小鵬:所以我們在想,這個問題是一個共性問題,還是一個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覺得很難解決,因為所有的新公司都會碰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當時在想的一個事情就是,是不是我們可以在1.0上,能夠把我們的品質提高。

  張鵬:就是不讓我們用之前你先造出你的第一個,等我們開始買的時候,你已經迭代好幾次了?

  何小鵬:我先把1.0造出不到1000台,跑完了之後我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2.0都解決了。所以說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早的思維就在想,我的這一款車的下一個更新換代的是什麼。

  張鵬:所以本身你很早就已經有這樣的一個計劃,一個快速的迭代。所以這一次跟上一次比,哪些東西做了根本性的調整,就是2.0比1.0。

  何小鵬:比如說今天的這個前臉,還有臀部,經常都說車的臀部一定要很性感。最開始我們做了一台在設計上的一台車,後來我們根據這個設計款的車做出一台展示的車,我們覺得這個改動了大概5%。根據這個展示的車,我們又做出來了開模的車,我們發現又動了5%到10%的點。這5到10個點就很痛苦。

  張鵬:造這麼大的一個東西的5%到10%,這個量可就大了去了。

  何小鵬:所以從某個邏輯來看,網際網路跟造車有一個非常大的差異。網際網路領域裡面非常困難的是找到差異化的產品思維,你想到了一個新的產品思維,想到了一個新的運營體系,你去做它,或者迭代它很容易。但是在製造領域不一樣,你是比較容易想到,你要想到A、B、C,但是你把它平衡到一台車上,並且把它規模的量產的難度,是遠遠大於在網際網路上的。所以就出現了你的設計到研發,從研發到試製,從試製到小規模生產,從小規模的生產到大家工況可以落地,從落地的生產到規模生產,從規模生產到規模的分發這樣一個過程。

  所以當時我想說一個事情就是說,我們最開始設計的臀部挺漂亮的,後來發現有車規的問題,有成本的問題,有安全的問題,有風阻的問題。然後所有的問題加在一起,你會發現把一個性感的臀部改成一個不性感的臀部了。所以我們2.0裡面,把臀部也做了很大的變化,就是說既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又能夠把顏值拉回來。

  張鵬:所以1.0的時候,那時候沒有真正把它變成一個量產,你要符合各種東西的時候,你光是一個初步設計做的東西是不夠的,2.0其實更接近於向量產這個形態又邁進一步,越往後看越能夠足夠支撐你量產的訴求,是吧。前臉我記得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這個往上提了很多,這個是出於什麼考慮?

  何小鵬:我相信第一個就是說在原來的車,最開始的設計裡面,是沒有去考慮充電口的位置的。然後把充電口的位置放在這個前臉的車牌的下面。

  張鵬:所以每次是掀開。

  何小鵬:所以掀開車牌下方,實際上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所以在2.0的設計,其中第一個挑戰就是要把這個去掉。第二個實際上我們在第二次做整個的用戶調研的時候,我們發現中國的用戶增添,科技用戶是一個很有消費力的,而且很願意嘗新。但是科技用戶裡面我們又看到另外一個有趣的觀點,女性用戶在一個家庭購買車的掌控權往往高於男性。而且女性用戶對於顏值的看法,也是遠遠高於男性用戶的。基本上我們在前臉的設計裡面,基本上主要考慮靠近年輕女性用戶的主要想法,所以如果她們喜歡的話,我們覺得一個家庭,或者真正有…

  張鵬:接受度就比較高了。

  何小鵬:會更容易接受。

  張鵬:所以你這次做了很多取悅女性用戶的設計?

  何小鵬:所以我們後來用戶調研的時候,實際上是專門請了一些女孩子,年輕的女性來看這個車,新的前臉跟舊的前臉的設計,到底是她的考量點是怎樣的。

  張鵬:所以你看剛才Harry剛才也在這兒激烈的批評了一下傅盛的唯產品論。當時我覺得小鵬你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網際網路錘鍊出來的產品經理,而且是一個超級產品經理。造車這件事,是不是也是高度需要超級產品經理?

  何小鵬:對,實際上在原來,我覺得造整個硬體的領域裡面,就比較少有一個人能夠從端到端的全部看完。比如說從汽車的設計裡面,有沙發加輪子,有一個Pad加輪子,現在未來的人工智慧是機器人加輪子。光從整個的設計跟研發領域裡面,基本上沒有一個人能看完。這個做完了之後,你還有整個的供應鏈,試製、生產,包括中間的品質的控制流程。

  所以我想說的第一個,一個很強烈的感覺就是說,原來網際網路領域裡面類似技工貿,我們說技工貿,有人說貿工技,中國有很多企業主要是以貿易為主。但是在網際網路領域裡面,技和工和貿是一體化的。所以一個產品晶體是比較容易去按照他的想法,只要想出來差異化就能做,它的迭代速度當然很快。

  張鵬:它改代碼嘛。

  何小鵬:因為這個成本很低。你也知道我們現在想改一個自動駕駛的,關於一個硬體架構體系,我們可能要提前兩年去開始溝通。然後我們中間有一個返廠的升級可能要重做六到十二個月的工作,這個裡面重新做的,比如說我們1.0不做了,我們只做幾百台車,不到一千台,我們基本上丟掉了幾個億的盈利。就是網際網路根本不會出現這種。

  張鵬:對呀,你自己真正投身到造車領域之後,有沒有覺得很痛苦,跟以前做軟體的時候,做應用的時候,這個差別太大了。

  何小鵬:太大了,所以第一個要平衡,就是你需要了解各方各面,然後去考慮,在各方面平衡的情況下,如何能夠做到高顏值,能夠做到低成本,又能夠做到高度的差異化,這是第一個我覺得是一個非常需要去考慮的一個事情。第二個整個的超級產品經理,一定要對整個原來的供應鏈,在原來的汽車網際網路領域裡面,基本上沒有後面的跟別人合作來導致要做出一個事情,但是汽車這個差別太大了。供應鏈相關裡面的,整個供應鏈的溝通,整個供應鏈的品質,整個供應鏈的導購,你看我們最近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北京霧霾,影響了我們一個供應鏈的天津工廠,這個天津工廠影響了它的一個中部的工廠,然後導致了我們整個供應鏈體系有幾個零件,有幾個生產的零件工期有問題。

  在網際網路領域裡面,基本上整個產品經理是不太考慮這一點的,所以從平衡的藝術到全權的把握,到成本的控制,我覺得整個製造的產品經理這個挑戰難度會高很多。

  第二個就是說我們網際網路都講究一個叫快速迭代。在汽車領域,快速迭代大家一定要謹慎,也就是說供應鏈是一回事,但是快速迭代原來取決於你是可以快速生產。快速迭代的成本很低的,召回成本很低,浪費成本很低。但是在新的硬體領域裡面,我們被迫要能夠想得更遠。別人只有做兩次,你要做四次,看起來你迭代快了,但是問題在於,你成本大大提高了,也就是說網際網路所關注的是速度,在製造行業+網際網路行業,我認為關注的是效率。

  我們以前基本上速度等於效率,但是在製造行業,人的效率、組織的效率、資金的效率、硬體的效率,該怎麼耦合起來,這個在網際網路裡面有很多效率是不考慮的。所以有很多時候,我們加快了速度,但是實際上等於降低了效率。比如說在汽車領域裡面,良品率降低了,你速度提高了,良品率如果大幅度下降,你的成本會大大提高,那你豈不是快就是慢,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張鵬:所以從你的視角來講,我覺得真的是硬體領域都是如此,汽車更複雜,汽車因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硬體,所以基本上我覺得除了飛機可能就是汽車了。這一條體系裡面,你怎麼去重新定義這個快慢,這個感覺我覺得還蠻,本來是我準備想挑戰你的問題,說你一個做軟體出身的人,去做這麼龐大的一個硬體。看來你悟的很快,你這個是因為團隊裡面有這個硬體體系的人跟你們一起很好的做了融合是嗎?因為新造車大家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8-1-11 10:15 | 只看該作者
 何小鵬:這點我覺得我向雷總學習。

  張鵬:雷軍?

  何小鵬:就是多問、多學,多去和行業的專家去學習。但是所有的學習你都要聽,但是要把他的歸納跟概括的知識化到你的大圖上去。我們經常說打仗就是一張圖、一顆心,一場仗。我們原來在網際網路上把很多表象的東西,無論從產品還是從組織上,我們想把它歸納到一張圖上去,那麼在製造行業,實際上那張圖,我認為有百分之幾十都是相同的,但是還有百分之幾十是完全額外去補充的。所以替不同的人思考,然後去把這個思考的精髓歸納到這張圖上,然後再在你的平台去實踐,這個是最重要的。

  張鵬:所以其實還是要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

  何小鵬:一定。

  張鵬:所以你剛才說的叫一張圖、一顆心。

  何小鵬:一場仗。

  張鵬:一顆心是指你下定決心?

  何小鵬:不是,就是所有的跨界,所有的創新,都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是說原來的人和現在的人他不是一顆心,也就是屁股和腦袋。所以我們經常就說,中國的合資公司基本上沒有什麼用,這是因為合資公司裡面的人實際上是兩個屁股、兩個腦袋,也就是說不是一顆心。所以我們在做重大的創新,或者做重大的跨界融合的時候,如果我們在這個體系內不是一顆心去嘗試去作戰,那是做不到的。

  張鵬:一張圖、一顆心,一場仗。

  何小鵬:要通過一場仗去磨合出一顆心,用一場仗去證明大家的能力,當然也要淘汰不好的,然後把這樣的一個篩選的過程。

  張鵬:理解了,所以其實我們說的所謂的過去網際網路說的超級產品經理,在這兒就是一顆心,就是要變成一顆心,能夠帶領著,雷軍當年其實也是,帶領著一堆做手機領域裡面有基礎的人,但是有他的一顆心帶著往前走,而不是變成一個傳統的。

  何小鵬:凝聚成一顆心,畫出一張大圖,然後帶著大家打一場,打多場仗。

  張鵬:剛才差不多,對你的待遇放在後面談。你這個也要寫一個詞,今年在CES上感覺到印象最深的趨勢,或者最有代表性的一個關鍵詞是什麼,做一個解讀。

  何小鵬:兩個吧。

  張鵬:兩個,好。好,這兩個詞大家看到,AI,出行。所以裡面AI,AI肯定我們大家都能理解,這幾年最熱的一個詞,為什麼沒寫汽車,寫的是出行?而且我今天觀察到,你們沒有在汽車那個館,你們好像是在一個就叫智慧出行那個區域裡面做這個,是出於什麼考慮?

  何小鵬:我來CES是第一次,但是我每年的CES都有很多的關注。我覺得CES裡面有兩個領域一直都不太變化,一個是3C,電子產品,一個是汽車。每一年都會有新的熱點,從VR、無人機、智能音箱等一系列的熱點變化。今年我在看到,我現在所看到的所有的,我沒有看過全部的場館,我看到的第一個感覺就是,AI已經在各行各業出來。

  張鵬:無處不在。

  何小鵬:就像剛剛James所談的。但是我覺得今天AI還在一個很早期的環境,因為比如說舉例,為什麼移動網際網路能夠在,特別是在後期起來的非常快,我覺得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整個硬體跟軟體的系統平台已經非常固定了,大家可以用同樣一套方法去開發。但是今天在AI上,無論是hardware,還是OS,就是platform,還是整個基礎能力的平台,都沒有達到。所以我覺得AI還在一個相對早期,但是快速會,未來的三到四年會快速變化。

  為什麼是出行呢?因為實際上小鵬汽車一直的目標就是,今天剛才傅盛那個問題,原來我做的企業UC是轉了四次戰略轉型。

  張鵬:四次轉型,對。

  何小鵬:每一個轉型都很難。所以傅盛,剛才問你他笑什麼,我也在笑。所以我想,今天所有的製造商,將來都會考慮從製造到服務,從服務到運營。而我認為汽車正在從製造到運營轉變的一個巨大的趨勢的一個前夜。而且今天豐田也發布了…

  張鵬:自己要做出行公司。

  何小鵬:它說它在2020年,就能夠實現裡面的部分功能。我覺得豐田一個這麼大這麼慢的公司,豐田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公司,它都說它要all-in轉型到出行的公司,那我真的是覺得非常驚訝。所以我今天去看了豐田的很多概念型的,有些是車,有些我認為甚至都不是車了。這個跟小鵬汽車的未來五年後我們想去做的,實際上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做一些事情,但是可能在兩三年後會推出到市場上去做一些想法,有很多從方向性上是一致的。

  張鵬:確實是,AI+出行,尤其是出行其實是對交通、車這個領域一個更深的理解,最終它改變的是一個人的生活中的某一個部分,這一點我能感受到。其實我們也安排了有,我們叫「真心話大冒險」,但是我有一個問題就不想讓你抽,我就特別想問。因為今年這個會上我們都看到,國內過去這一段時間裡,幾個新造車公司,這次會上拜騰動作很大,這個CES之前是李斌的蔚來,這次你在上面把這個2.0給發了,應該緊接著回頭再我們一月份的大會上,會有一個正式在國內的2.0的發布,我們汽車工業創新大會上。所以三家公司在最近三箭齊發,這個新造車運動這個事做實了。我就想你自己簡單的評價說,三家裡面,你的優勢是什麼,你的特點是什麼。可以打擊他們。

  何小鵬:我覺得我們都是好朋友。

  張鵬:都是好朋友,不會打擊。

  何小鵬:市場是把增量的蛋糕越做越大,而不是去搶現在那麼小的新能源,或者在這個裡面的新的市場,這個市場非常的小。我覺得小鵬汽車跟他們的差異有很多,第一點小鵬汽車是一個很注重產品和務實的公司,這一點跟其他的公司相比會差別很大。

  張鵬:務實,這個是很重要的。

  何小鵬:第二個小鵬汽車是非常關注效率的,在以前做網際網路的產品的時候,我非常關注速度,今天我開始關注效率。我覺得從效率的角度來看,我們比其他的公司,從單位時間、單位人所花的單位錢上面,我們會遠遠的要小。而且在未來,效率是使一家公司能夠獲得更高利潤的一個關鍵點,我覺得是效率。

  第三點,小鵬汽車在網際網路跟自動駕駛的研發上的投入我覺得是最大的。因為今天我們都說了,沙發+輪子轉成Pad+輪子,我認為還是原來當前的主流整車廠的前景,例如大眾、豐田或者中國的這些整車廠,有一部分肯定它能夠轉型的很好。但是未來的汽車是一個新的出行的生活方式,未來的汽車是一個機器人。大家要知道,在家庭裡面做好一個機器人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的機器人成本是很低的,機器人的要求很高,因為它跟你的小朋友,跟你的老人要交互,這個難度是極高的。

  但是在汽車領域裡面,有了大腦,有了小腦,有了眼睛有了耳朵,有了控制系統,有了中樞神經有了手跟腳,所以如何在汽車領域裡面開發新的大腦、小腦,利用新的sensor去作出新的動作,無論是車內智能,還是車外的自動駕駛智能,還是線下的,我覺得這點機會太大了。

  因為小鵬汽車我們看到了,在所有的這些公司裡面,在這些線上的研發的人的決心和未來的投入最堅決,最大。基本上我覺得未來的科技公司,一定是,就像雷總最近講的一句話就是說,創新才能使公司越飛越高,但是品質使公司越走越遠。所以為什麼我們2.0和1.0迭代,我們保證品質育顏值的提高,而為什麼我們在研發上的投入是最大的,我們相信創新是一家公司長期的戰略。

  張鵬:好,我們感謝小鵬非常真心的分享。今天這是第一次把你的核心競爭力定義的這麼完整。好,謝謝小鵬,謝謝。

  何小鵬:謝謝。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5: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