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每年被吃掉1500億片,阿司匹林真是萬金油?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1-2 0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1-02 08:32:11 來源: 科技日報舉報


  國外電影中,經常能看到服用阿司匹林的場景。「美國人吃阿司匹林就跟吃補品一樣」網友笑言,阿司匹林在西方絕對是神品,相當於中國的板藍根和「多喝熱水」。

  報道顯示,全球阿司匹林年消耗量近年來基本維持在5萬噸左右,相當於每年服下1500億片阿司匹林藥片,僅美國的阿司匹林原料葯耗用就佔世界產量的30%—40%。

  由於藥效眾多,阿司匹林素有萬能葯、「大力丸」之稱。作為名副其實的百年老葯、世界醫藥史上公認的三大經典傑作之一,以及網上流傳的床頭救命三寶之一,阿司匹林真是「一片在手天下不愁」嗎?

  不治病根的「萬金油」

  阿司匹林的英文名字Aspirin透露了它的來歷,它與柳樹有關。從阿司匹林的化學名稱乙醯水楊酸,還可以洞悉它的製作過程。柳樹皮中的活性成分水楊苷被分離、純化,再水解、氧化成水楊酸,水楊酸是一種中強酸,會使口腔感到灼痛或胃痛,於是,通過酯化反應,把水楊酸變成乙醯水楊酸。結晶后就製作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阿司匹林。

  那麼,為什麼國外影視劇,尤其是美劇中人們那麼熱衷於服用阿司匹林呢?

  美國人怕疼論是一種解釋:不管什麼病,只要疼就吃止疼葯。而服用阿司匹林一般是用於鎮痛。美國對藥品控制其實很嚴,但很多超市的櫃檯上卻可以找到各式止疼葯。但也有博主表示,美國人並不更怕疼,他們只是被灌輸了疼痛是一種必須要馬上去掉的感受。

  此外,恐怕藥效廣泛也是阿司匹林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除了解除疼痛外,查閱阿司匹林藥品說明可以發現,它還能解熱、抗炎、抗風濕、抗關節炎、抗血栓以及可用於兒科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的治療。這樣看來,阿司匹林簡直是一專多能。

  英國科學家發現阿司匹林這種「一專多能」緣於其可阻止前列腺素形成。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伊鳴指出,阿司匹林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等致敏機械性或緩激肽、組胺等化學性刺激物質的合成,可減弱炎症所產生的活性物質帶來的疼痛感。

  科普作家方舟子也寫文章對此作過論述,他說,阿司匹林能夠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正是這種前列腺素能夠參與肌體炎症、升高體溫和增加疼痛感,使血液凝結並參與肌體其他部位的活動進程。某些前列腺素可以促進血小板的凝固,形成導致心肌梗塞、中風和其他心血管病的血栓。阿司匹林阻止前列腺素形成,從而也就阻止了這些疾病的發生。

  雖然阿司匹林真有點「萬金油」的意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功能主治說明大多附有「本品僅能緩解癥狀,不能治療病因,應用其他藥物對病因進行治療」的類似說明。也就是說阿司匹林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百年老葯也不能任性吃

  既然阿司匹林不治病根,那麼像影片中那樣,動不動就吃阿司匹林到底行不行?

  伊鳴認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在預防血小板凝集的同時,有引起胃腸道反應、損害肝腎,和出血的風險,因此需要仔細權衡利弊,在醫師指導下合理使用。

  英國心臟病基金會的斯圖爾特教授建議:「沒有心臟病或心臟病癥狀的人不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因為內出血的危險太大;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也不要忙於停用,任何關於是否服用或停服阿司匹林的決定都應該由醫生來作。」

  阿司匹林藥品不良反應說明顯示,它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腸道反應發生率為3%—9%,停葯后多可消失,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可引起胃腸道出血或潰瘍。因此,有專家提醒,患者服用時間過長,如超過5年,應定期監測消化道出血的風險。且哮喘患者、手術患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活動性潰瘍患者、血小板減少患者和凝血功能不佳者忌服阿司匹林。

  一般來說,嚴格按照規定劑量和療程服用阿司匹林基本不會導致成癮。但專家也指出,作為常規用藥,要想不上癮,不能長時間、大劑量服用。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