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對朝鮮動武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專家:很低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7-12-31 15: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澎湃新聞/日期: 2017-12-30

專題:朝戰即將爆發?局勢全追擊!
  11月29日,朝鮮(專題)成功地進行了「火星-15」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國際上普遍認為這枚導彈的射程超過13000公里,打擊範圍可覆蓋美國全境。不少人認為這開始觸及美國的「紅線」。從那時以來,朝鮮半島局勢愈加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美國的先進戰艦、軍機紛紛向朝鮮半島周邊雲聚,美國一些好戰媒體也不斷興風作浪,渲染不打不快,美國軍方也不斷放狠話,美國總統特朗普(專題)更是充分展示其「推特總統」的作派,不斷在推特上發表好戰言論。至於朝鮮方面,從其領導人到電視播音員,也是一副不惜一戰,不怕「早打、大打、打核大戰」的架勢(聯合國安理會22日一致通過一份涉朝決議,決定對朝鮮實施更嚴厲的制裁。對此,朝鮮方面聲明這次制裁決議是對朝鮮主權的侵犯,是破壞朝鮮半島和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的戰爭行為。而據美聯社23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提醒美軍為戰爭做好準備,但也同時強調,應該用外交手段避免衝突——編者注)。

  朝鮮半島局勢如何演變?美國會不會對朝鮮進行軍事打擊?朝鮮半島會不會爆發一場大規模戰爭?作為半島的近鄰以及與半島及朝鮮有特殊歷史關係的中國,國人對這些問題表現出嚴重關切是理所當然的。

  美國對朝動武是低概率事件

  根據各方面信息分析,在當前情勢下,美國出手打朝鮮是一個低概率事件,不打的可能性最少有八九分。美國無論是對朝核設施搞「外科手術式」打擊、還是對朝領導人搞「斬首行動」、或是對朝打一場具有全面戰爭性質的大戰,都是低概率事件。簡言之,對於美國是否對朝動武的問題,筆者的見解是「四不」:不能打、不敢打、不想打、因而不會打。

  一是不能打,其原因是美國軍事打擊朝鮮困難極大、不確定性極大,無必勝把握。換言之,在目前階段,美國尚不具備打朝鮮的必備能力。按一般的戰爭邏輯:美國是世界唯一超級軍事大國,有那麼多先進的武器裝備,為何不具備打擊朝鮮必勝的能力?

  其原因是由美對朝軍事行動的特點決定的。這不是一般的戰爭,而是一場有特別要求的特戰行動,有特定的勝利標準,這就是美國能否在一次「先發制人」的系統性軍事行動中實現對朝戰爭能力的全覆蓋、全壓制、全毀滅、徹底封殺朝戰爭機器,使朝鮮完全沒有機會進行軍事反擊?

  事實上,朝有約110萬軍隊、千餘枚中遠程導彈、沿三八線(電視劇)附近部署有上萬門遠程大炮、還有數目不詳的核彈頭(一般估計10-20枚)以及大量的生化武器,軍事目標總數不下數千個。且朝鮮境山高林密,地勢複雜,其數以千計的軍事目標大多深藏於大山深處數百米、甚至上千米岩層覆蓋的天然洞穴中,更有各種其它保護措施。美國必須在事先偵察清楚的條件下,同時攻擊並毀滅這數千個軍事目標,才能實現在一次「先發制人」突襲中徹底封殺朝戰爭機器的最低勝利「目標」。這是美國目前軍事技術水平和行動能力所做不到的。美國有可能攻擊並毀滅朝鮮大部分軍事目標,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毀滅朝鮮的軍事力量,使朝對美「先發制人」打擊完全沒有反擊能力。

  二是不敢打,不敢打的原因是懼怕朝鮮以殘存的軍事力量對美韓實施報復。朝鮮有三大軍事報復能力:一是首爾及一些臨近三八線的美軍基地皆在朝常規火炮打擊範圍內;二是朝鮮有能力以中程導彈攻擊日本城市及駐日美軍基地;三是朝鮮有核武器,即使能力不穩定,但朝鮮在迫不得已的困境下困獸猶鬥,也會對美韓產生極大的報復性後果。此外,美在攻擊朝鮮核生化設施時如措施不當,還可能引起災難性的核生化污染。如果出現上述這些情況,都意味著美軍事行動的徹底失敗,屆時特朗普政府在政治上很難向國內外交待。這是21世紀,不是1945年。

  三是不想打,因為打朝鮮並不符合美國在東北亞的戰略利益,與特朗普政府「美國第一」的決策原則不一致。

  其一,美國目前很難以解決朝核問題為其戰略重點。特朗普政府堅持「美國第一」,其施政重點振興經濟高於外交,其外交目前又重在中東地區與俄羅斯博弈,一時難以在朝鮮用兵。

  其二,打朝鮮成本高,美國難以承受。韓方曾估計美國如對朝鮮發動全面戰爭需要出動70萬地面部隊,蘭德公司則估計即使僅搞定朝鮮核生化設施美國也要動用10萬地面部隊。美對朝的軍事行動即使成功,其善後成本也極高。美方有機構曾估計打朝鮮將導致百萬以上的生命損失,而善後成本要高於美國打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成本,其總數將以萬億美元計。

  其三,在更深層次上,現在就打垮朝鮮並不符合美國地緣政治利益。從冷戰後20多年的歷程看,美國在東北亞需要一個分裂的朝鮮半島,需要半島局勢時緩時緊,甚至需要朝鮮不時發出戰爭威脅,這可以使韓國(專題)在安全方面繼續依賴美國,韓國不敢提前收回「戰時指揮權」、不得不按美國要求部署「薩德」就是證明;美軍繼續駐韓、駐日就有了合法性;美國也有理由拉緊美韓、美日同盟及加強美駐東北亞的軍備。相反,如打垮朝鮮、促成半島統一 ,一個統一的朝鮮半島可能對美鬧「獨立」、與日本纏鬥,從而解構美國在東北亞的同盟體系,並使美國在朝鮮半島及東北亞的駐軍失去合法性。

  其四,美國打朝鮮很難取得國際支持。不但中俄堅持反對,韓國尤其反對美國對朝動武。其原因一是首爾在朝鮮遠程大炮的炮口下,韓國擔心首先遭遇朝鮮軍事報復;二是擔心核生化污染;三是韓國擔心朝鮮一旦被打垮,重建朝鮮的大部分責任將落在韓國身上。韓國方面有估計認為要重建朝鮮,韓國每年要投入其GDP的24%,即3000多億美元,這是韓國難以承受,也不願承受的。韓國年輕人尤其不願付此代價。在中俄都反對、尤其是「東道主國」韓國不支持的情況下,美國很難下決心開打。

  而朝鮮有了遠程導彈,越過了美國的「紅線」一說也值得商榷。美國雖然宣稱「以能力界定對手」,特朗普常在推特上以對朝划「紅線」說事,一些美方要員更是宣稱朝鮮如擁有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就是最後的「紅線」,將為美國所不接受。但划「紅線」的宣傳價值大於實際價值。「火星-15」導彈雖然攻擊距離已可覆蓋美國全境,但其可靠性、準確性、再入能力、核導結合等技術問題還未全面解決,離實戰部署還有一個過程,且美國反導能力強,即使朝鮮以少量導彈對美髮動攻擊,美國也很容易將其擊落。因此,朝鮮導彈射程能覆蓋美國本土並不能自動成為美對朝動武的直接理由。

  當然,有一種情況也不能完全排除,即朝鮮玩戰爭邊緣政策玩過了界,逼得美國不得不動手。但目前看,朝鮮雖然屢屢挑戰美國的「紅線」,話說得很過頭,但其行動仍有一定的理性和分寸,是以不徹底惹急美國為界限。

  朝鮮還有可能棄核嗎?

  未來朝鮮開發其核導能力及國際社會的應對有四種可能。一是朝鮮不會停止搞核導試驗,但頻度將有所降低,且挑釁性話語也會有所降調。「核開發與經濟發展並進」會成為朝鮮政治、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但朝鮮有可能加強其潛射導彈試驗,不排除其擇時在太平洋某一地點進行核導結合實際飛行試驗的可能。

  二是各相關國家將繼續宣稱不承認、不接受朝有核國地位,繼續堅持半島無核化主張,而朝鮮也不會放棄其核武器,成為事實上的有核國家。這可能導致半島無核化的國際共識空心化。

  三是對朝制裁很難再加碼。朝鮮長期受孤立,經濟自給程度高,對外依賴程度低。自2006年開始的國際制裁,歷經2009年、2013年、2016年多次加碼,已經極其嚴厲,很難再加碼、也很難給朝鮮造成新困難,這有點像用不點燈的辦法懲罰一個瞎子。如果朝鮮今後減少核導試驗頻度、相關國家轉向默認朝為擁核國,對朝制裁有可能更難執行。

  四是朝鮮堅持擁核政策近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會變,但此後如何變化則難以預計,不排除此後朝鮮內部調整政策的可能性。所以半島無核化大旗要繼續舉、外交途徑和壓力政策也不能放棄。其結局可以應用那個古老的希臘故事:寒風凜凜只能讓行人裹緊爛棉襖,而陽光燦爛則可以使行人一件件脫光衣衫。

  (作者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教授。本文為作者在國際關係學院主辦的第17屆國家安全論壇上的講稿,澎湃新聞獲授權發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7: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