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共日新三國演義 第1回 為共和孫中山矢志革命 耍詭計袁世凱趁機奪權

[複製鏈接]

3

主題

5

帖子

3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懷仁俠 發表於 2017-12-29 1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1回     為共和孫中山矢志革命     耍詭計袁世凱趁機奪權
    縱觀五千年中國歷史,除堯舜禹三代王位主動地禪讓給賢能者外,均為封建的家族獨裁統治,他們把國家視為私有財產,朕即國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位採用封建世襲制,父傳子,子傳孫;他們視人民為奴隸,任意剝削責罰,甚至無辜殺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的話,就是法律,所謂「金口玉言」,違者甚至誅連九族。皇帝眷養著一大批軍隊,這些軍隊是鎮壓人民的劊子手,皇帝就靠著這樣殘酷的鎮壓以維護他的統治。皇宮裡則過著驕奢淫逸、三宮六院、腐化靡爛的生活。他們橫徵暴斂,搜刮民脂民膏,完全不顧人民的死活,不顧民族利益,不顧國家安危。
    王朝傳至清朝道光年間,英國向中國輸入大量鴉片,毒害中國人民,清廷林則徐赴廣東厲行禁煙,打了勝仗,燒毀了幾百箱鴉片,當時林則徐曾提出,購買外國先進武器,學習製作先進武器和先進機器設備,以夷制夷,是振興國家的良策。可是腐敗昏庸的清廷,不但沒有採用林則徐的建議,坐失發展的良機;反而聽信接受英人賄賂的奸臣琦善的饞言,將林驅逐流放。林的策略收入《海國圖志》,日本人將其譯成日文,促成日本的明治維新。中國卻因鴉片戰爭失敗,於1842年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第二年,又簽訂了更加喪權辱國的《虎門條約》:第一,賠款二千一百萬兩;第二,割香港;第三,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第四,海關稅則,非經外商同意,不得修改;第五,英國人在中國享有治外法權;第六,中英官吏平等往來。
    清咸豐六年,即1856年英法聯軍進攻天津大沽口,並未獲勝,清廷仍與其簽訂《天津條約》,英法要求賠償損失。1860年英法聯軍再次進攻大沽炮台,僧格林沁不能支持,天津告急,不得已簽訂了《北京條約》,英法要求在北京設立使館,並開放各口岸通商。
    俄國是侵略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趁我國回民之亂佔領了我國新疆伊犁,咸豐末年,趁太平天國和英法聯軍之亂,強佔了我國黑龍江以北及烏蘇里以東的大片土地,共三十萬平方英里。現在俄國的阿穆爾省及濱海省,包括海參威在內,都是那次搶去的。
    同治皇帝駕崩后,西太后扶三歲的小孩為皇帝,年號光緒,由西太后掌權,垂簾聽政;但西太后卻沉溺於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的遊樂之中,全然不顧國家民族的安危,為追求個人享樂,竟把國家興建海軍的錢,移用於修建頤和園,在1894年甲午海戰前七年,中國沒有增添過一艘新船。因而甲午海戰對日作戰中,中國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列島,賠款二萬萬兩,外加贖取遼東費用三千萬兩,承認高麗為中日共管。
    光緒二十三年,德國藉口山東曹州有兩個傳教師被殺,出兵強佔了青島,俄國見德國佔了便宜,於是調兵佔領了旅順、大連,又修了中東鐵路、南滿鐵路,這樣一來,我國花了三千萬兩銀子贖回來的遼東半島,就又變成了俄國的勢力範圍。英國要求祖借威海衛和九龍,法國要求租借廣州灣及廣東、廣西、雲南的特權,日本要求福建的特權,這種瓜分是由甲午海戰失敗引起的,世界列強瓜分中國。
清王朝政府的腐敗無能,喪權辱國,是封建帝王專制獨裁,只顧自己貪得無厭地享樂,不顧人民死活的必然結果,要想人民幸福,安居樂業,必須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人民共和國。
    在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統治下,中國成了被列強瓜分的肥肉,人民生活在動蕩不安的水深火熱之中,時時面臨著被倂吞、亡國滅種的危險。外國侵略者蔑視中國人,稱中國人為東亞病夫,稱中國人是帶尾巴的支那豬。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願做奴隸、不願被侮蔑的中華兒女覺醒了,紛紛組織起來反抗,反對帝制,建立共和。在二十世紀初,領頭反對滿清帝制的便是廣東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先生姓孫名文,字德明,號逸仙,因在日本進行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故而又號中山。廣東香山縣人氏。在香港雅麗氏醫學院學習期間,即與陳少白、尤列、楊鶴齡結交為友,經常在一起痛罵清朝政府,倡言革命,但人們懾於清廷的恐怖鎮壓,唯恐招來殺身之禍,附和者不多。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中慘敗,中國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激起了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怒,這都是不顧國家安危,只貪圖個人享樂的慈禧,將籌建海軍的巨款挪用於建頤和園造成的。清朝政府如此腐敗無能,中國成為各國瓜分的肥肉,人民再也無法容忍了,孫中山的主張才逐漸被人們接受。是年孫中山乘機在美洲的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團體興中會,倡導驅逐韃虜,建立共和。
    當時中國去外洋留學的學生大部分都在日本,多時有一萬餘人。孫先生立刻赴日本發展革命運動。這些留學生都是血氣方剛的熱血青年,熟悉中外情況,知道要救國必須推翻清朝,結束帝制,建立共和,所以個個贊同孫中山的主張。日本也就成了孫中山革命的大本營。
    慈禧太後為了防備留學生造反,也想了很多辦法,派了一個叫姚雲甫的佞人擔任日本留學生的督學。這個姚雲甫甘願當慈禧的走狗,密報了孫中山在日本的革命活動。慈禧大為惶恐,聽說孫中山當時正在英國倫敦,就密令中國駐英會使館設法逮捕孫中山,偷運回國殺害。
    這天孫中山正去看他的英國朋友康德黎博士。康博士住在倫敦波德蘭區。快到康家時,孫中山碰到了兩個在英國留學的青年男女。他一聽他們說的廣東話,不禁動了鄉情,上去和他們攀談起來。那兩個青年學生倒也熱情大方,特別是那位姑娘,秀麗端莊,主動拉起孫中山的手,傾訴對清朝政府的不滿,鶯聲燕語,聲聲入耳。海外逢知己,孫中山滿心喜悅,也忘了警惕。正行走間,突然從旁邊的門裡走出兩個彪形大漢,不容分說,就把孫中山架上樓去,關在一間房裡。
    孫中山不知這是什麼地方,為什麼把他關起來。直到中午,有一個英國僕役來送飯時,孫中山才知道這是中國公使館。這個僕役叫柯爾,他告訴了孫中山,那兩個廣東青年男女根本不是留學生,是中國公使館派出來引誘他的。孫中山一聽急了,問柯爾:"你聽說公使館打算怎麼處置我嗎?"柯爾看看後面,壓低聲音告訴他:"聽說公使館正在交涉租一條輪船,把你裝在箱子里運到船上,押解回國。"孫中山一聽就明白了,這是慈禧太后要把他抓回去殺害。現在能救他的只有康德黎博士了,於是他寫了一張名片,許以重金,要柯爾送給康博士。
    康德黎博士接到孫中山要來拜訪的信后,連忙作了準備,一連等了幾天,卻不見孫中山的蹤影。正疑惑間,接到柯爾送來的孫中山的名片,這才知道孫中山被中國公使館綁架了。他急忙向英外交部和警署報告,又讓《環球報》登了消息。英國輿論大嘩,一致反對公使館的野蠻行徑。市民們包圍了公使館,大家嚷著要衝進去砸爛公使館,救出革命家。慈禧的走狗、公使館館長龔照瑗在樓上看見群情洶洶,嚇得渾身發抖。正當市民們要衝進公使館時,突然警笛長鳴,一大隊警察在探長喬佛斯的帶領下開了過來。他們和康德黎博士及外交部的官員走進公使館,找到孫中山,把他救出使館。
    陳獨秀和鄒容都是留日的愛國青年,鄒容在日本留學期滿,就要回國了,跑來和陳獨秀辭別。陳獨秀拉著他的手問:「你是先回四川老家巴縣呢,還是先在成都住一陣子?」鄒容發愁地說:「我回國后,想先找一個地方把我的《革命軍》印出來。」陳獨秀見他憂愁,忙加勸慰:「不要緊,我的好朋友章士釗正在上海主辦《蘇報》,他是我在日本的摯友。我寫封信,他一定會幫你的。」陳獨秀匆匆寫了封信交給鄒容說:「我也要回安徽老家了,把安徽的革命烈火燒旺些。」這天晚上,兩人煮酒敘懷,不覺大醉,抵足而眠。
    鄒容別離陳獨秀,乘船回國。船抵上海后,他便去蘇報館找章士釗,恰好章太炎、蔡元培都在館中。大家看了鄒容寫的《革命軍》,齊聲贊好,章士釗立即命在報上發表。清廷閱報,非常惱怒,向上海公共租界交涉,封閉《蘇報》,逮捕章太炎、鄒容。會審之後判處章太炎監禁三年,鄒容監禁兩年。鄒容死在獄中,章太炎刑滿后,被孫中山接到東京。這時革命形勢異常高漲,孫中山已在東京團結同志組成了同盟會。章太炎到東京后,孫中山請他擔任《民報》的主編,介紹他和黃興、汪精衛等革命黨人認識,又組織七千人大會歡迎他。孫中山在會上演說:"我們革命,總要有個主義。那麼我們的主義是什麼呢?就是民生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後來有一個黨人叫馮自由的,在香港辦黨報《中國日報》,把這三個主義取其第一個字,簡稱為三民主義,既便當又穩妥。革命黨一致叫好,於是三民主義就這樣叫起來了。
    在日本興中會改組成同盟會,同盟會多次在國內組織起義,但都失敗了。徐錫麟和秋瑾在安徽、浙江舉事,也都失敗了,二人英勇就義。黃興又在廣州組織起義,又失敗了。黃興在女同志徐宗漢的掩護下,脫逃出來。革命義加同志情,黃徐兩人遂結為革命夫妻,成為辛亥革命一段佳話。
    孫中山率革命黨人的起義屢舉屢敗,但不屈不撓屢敗屢舉,革命黨人的勇敢行動,喚起了更多人們的覺悟,一個人倒下去,千萬個人站起來,革命的烈火,愈燃愈烈,清廷統治已搖搖欲墜。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接連死去,宣統繼位。這時的宣統不過是一個三歲的小孩,能懂得什麼?雖有他的生父載澧攝政,也難挽頹勢。清朝政府不思改革,反而變本加厲出賣主權,取悅洋人,竟宣布將川漢鐵路和川粵鐵路收歸"國有",讓洋人去造。原來這川漢、川粵兩條鐵路主權本已由清政府賣給外國,各省商民為了保住主權,集資贖回,清政府方才答應這兩條鐵路由商民籌股自建。於是四川商民籌集大量款項,準備開工。現在清朝政府一宣布"國有",四川無數商民的血汗錢就都入了清朝政府的腰包。川人聞訊十分憤慨,組織保路同志會,向川督趙爾豐請願,並公推著名士紳蒲殿俊、羅綸、顏楷、張瀾、鄧孝先為代表,往見趙爾豐。這時督署中警備森嚴,五人進了大堂,眼看大兵荷槍實彈排滿大堂,不禁大驚。蒲殿俊大著膽子說:「四川鐵路,是先皇光緒皇帝准歸商辦。制軍為什麼不遵先皇遺命,壓制輿論?」趙爾豐不等他說完,大喝一聲:「你五人名為紳士,膽敢聚眾謀逆。還不快與我拿下!」士兵們聞令一齊上前,把五人綁起來押了下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2: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