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熊貓時報熱帖: 馬雲重大挫折無人知!南早二篇文章揭示馬雲是哪一路人馬!

[複製鏈接]

134

主題

135

帖子

107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蕭十一狼 發表於 2017-12-28 1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特約華人評論員 蕭十一狼
       今年的水鄉烏鎮網路大會成了馬雲的「公關」大會,借這個平台,馬雲大展拳腳--利用一切機會為自己「洗白」,也以為已經成功了。
  可為何烏鎮大會二場業界領袖最重要的飯局,均沒邀請他參與?是避之則吉?抑或馬雲淪為業界「公敵」?馬雲一句「一頓飯局就能打垮我?開玩笑」顯示出某種寒意。
  一.馬雲與趙薇
  且不說馬雲是否成為業界避之則吉的對象,趙薇肯定是馬雲「避之則吉」的對象。烏鎮大會上,馬雲對外的洗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撇清與趙薇的關係,另一點就是將對他種種不利的社會輿論歸咎為是「有黑幕」,「有組織」的攻擊,言下之意自己是無辜和清白的。
  但第一個的「洗白」--「與趙薇見面不超過10次,其中5次還是公益活動上」卻是十分蒼白無力。惹來很多網友譏笑。
  而馬雲急著撇清與趙薇的關係,為何選在這個時候?在2016年7,8月間,趙薇涉台獨分子拍戲的公共事件,令趙薇成為風口浪尖人物時,馬云為何不選擇那時撇清與趙薇的關係?那段時間也有很多網民將趙薇和馬雲擺在一起,那張共舉一個手勢的合影流傳甚廣。馬雲當時幾乎是沉默應對。
  但現在要撇清關係了。去年那時馬雲根本不懼怕網民,根本不懼怕與刪帖的對象(如共青團委,軍警等方)為敵,換句話說,那時沒把社會放在眼裡,無須撇清,這是何等的自信?可現在趙薇被證監會禁入金融市場五年,情況似乎不妙了。
  馬雲與趙薇是否存在緊密聯繫?趙薇被禁入關馬云何事?馬雲的「撇清」可謂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選擇在2017年11月利用烏鎮大會要公開撇清與趙薇的關係,原因就二個字:政治。
  馬雲是怎麼撇清呢?他稱「見面不超過10次」。但這顯然是當眾撒謊。
  馬雲與趙薇的關係,社會一直以「哥們」來形容(馬雲也一直沒否認),二人的親密關係傻子都知道是親密無間。趙薇(包括丈夫黃有龍)和馬雲的合照數不勝數,不同的背景起碼超過10張。而這些合影都是二人緊密相鄰而坐,二人的表情也是幾乎一致。就算是一起參加公益活動,馬云為何不與其它人相坐,非要跟趙薇坐呢?其他人沒入其法眼此其一,跟趙薇關係非比尋常此其二。
  關鍵是趙薇入股阿里影業,趙馬的關係就不是見幾次面的問題了,性質上已經是生意的合作夥伴,有了金錢上的勾結,再拿見幾次面來解釋又有何意義呢?所謂解釋就是掩飾。
  趙薇和她老公當年作為入股阿里影業的第二大股東,佔比9.18%,後來減持到7.96%,套現10億港元。而馬雲和趙薇的關係不僅如此,趙薇執導的《致青春》一片就有阿里的投資;阿里發行的第一部電影就是趙薇主演的《親愛的》;在2016年的時候,馬雲還出席了趙薇公公八十大壽;趙薇還和任志強史玉柱一起合寫了本書《近觀馬雲》。其實背後更是黃有龍和馬雲之間的關係,早在2014年恆大和阿里簽署戰略合作的時候,2016比爾蓋茨馬雲見面的慈善晚宴之上,馬雲身旁都有黃有龍的身影。另外最為人所知的是王林事件。馬雲和趙薇曾一起拜訪王林。
  已經身亡的王林其實是趙薇與黃有龍的「紅娘」,而非傳聞的王菲。王林,馬雲,趙薇,黃有龍等其實是一個戰壕里的人,所有人脈關係的展開,王林是核心。
  馬雲究竟和趙薇是什麼關係,是否親密,我們聽完馬雲自己解釋,不妨再聽趙薇自己是怎麼說的,那時趙薇還沒被證監會禁入,所言極之可信。
  在《近觀馬雲》一書中,趙薇用了4000字從十個方面寫馬雲。
  其中包括馬雲的衣著外貌、待人接物、脾氣性情;趙薇「去馬雲家唱歌」,知道他「擅長蒙古長調」;馬雲則對趙薇的同學聚會邀約呼之即來,並曾親自領著趙薇參觀阿里巴巴。;趙薇分別以「馬雲是超級正能量的人」、「馬總很愛思考,愛學習」、「馬雲最適合的角色是『老師』」、「企業家都很大膽」、「馬雲長得就像『慈善家』」、「認識了馬雲,我才開始用淘寶」、「淘寶改變了我的生活」、「阿里巴巴是中國的『名片』」、「馬雲是有夢想的普通人」和「『明星』馬雲」來談眼中的馬雲。字裡行間不難看出二人的關係。
  你說馬雲和趙薇「不熟」?我看就剩一件衣服相隔了。
  馬雲說「有人一定要把我和趙薇放在一起」,想直接給輿論定性,但恐怕作用不大,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馬雲身上太多「亮點」了,無法忽視。
  筆者下面列出馬雲身上的「亮點」。
  二.馬雲的重大挫折
  馬雲與趙薇的關係其實不是重點,那關係最多是「突破口」而已。馬雲的野心慾望或好聽叫凌雲壯志,才是重點。
  有一件事,堪稱馬雲事業的重大挫折,也足見馬雲的野心所在,但這事目前不為人知。
  據中國證券網訊 2015年7月30日報道,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雲宣布聯合中科院成立一個全新的實驗室,共同開展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研究,後期將研製量子計算機。當年7月31日證券日報也報道,「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30日正式在上海成立。實驗室將結合阿里雲在經典計算演演算法、架構和雲計算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中科院在量子計算和模擬、量子人工智慧等方面的優勢,顛覆摩爾定律,探索超越經典計算機的下一代超快計算技術。
  報道指,根據聯合實驗室的研究計劃,預計到2025年,量子模擬將達到當今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水平,初步應用於一些目前無法解決的重大科技難題;到2030年,研製具有50-100個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突破大規模量子計算機的晶元工藝,從物理層設計、製造,到演演算法運行實現自主研發,全面實現通用量子計算功能,並應用於大數據處理等重大實際問題。
  新聞的背後,大家看出什麼端倪沒?馬雲想參與國家頂層計劃,想控制量子終端,就像美國政府控制根伺服器那樣!
  這是何等的野心?憑什麼?有財?還是有才?這跟萬達在海外與國家隊搶生意有何本質區別?--恐怕個人慾望使然,分不清東南西北做起帝國春夢了。
  那麼馬雲得逞沒有?
  2017年5月3日,報道指「科技界迎來了一則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中國科學院5月3日在上海(筆者註:即與阿里成立實驗室的城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了這一消息,報道指這個「世界首台」是貨真價實的「中國造」,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攻關突破的成果」。
  大家可見,在上述量子計算機研發成果發布上,官媒卻沒有提到與阿里合作,沒提「聯合實驗室」,這值得玩味。
  筆者尋找了當時的阿里股票漲跌,找尋判斷依據。
  筆者觀察阿里的日K線:2017年4月28日,阿里巴巴的收市價為115.55元,而在5月5日(即中科院公布后),收市價為116.04元。值得指出的是,當日還一度錄得跌幅為114.80元,也就說,當日的阿里股價,完全沒有反映出「量子計算機新聞」的利好,這麼重大利好消息,阿里股票不漲?若阿里有參與其中,股價不飛漲才怪。而以馬雲的德性,不出來得瑟一下,就是不是馬雲了。
  這個說明,政府已經把阿里即馬雲踢出局----網際網路量子技術,不能讓私人參與,控制,這可是與國家安全,軍事發展乃至國家民族前途生死攸關的高端領域。
  馬雲事業最大的挫折,當屬這個「量子項目」。不過,目前沒有一個人看到這次馬雲事業最大的「滑鐵盧」。馬雲自己更不會提。
  三.馬雲收購的《南華早報》顯山露水
  其實,在馬雲諸多收購項目,並以此組成的商業帝國版圖上,有一個項目,可能成為他的「禍害」,這就是2015年12月對南華早報的收購。這個項目,揭示了馬雲欲在國際層面控制輿論的野心。
  若馬雲不是商人,而是一個專業的媒體人士,例如像傳媒大亨梅鐸那樣,那麼收購南華早報外界是不會有對其野心的猜疑的。但馬雲是個商人,還是屬於中國的商人。「筆杆子「是一個敏感區域。後面發生的事,顯示馬雲收購南早確實是一種布局。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南早所在的香港,也是某既得利益集團的洗錢大本營。
  「網路加上傳媒會是很有趣的事。」──馬雲早在2009年已開始架構他的媒體王國。那什麼是馬雲眼中「很有趣的事」呢?
  馬雲在烏鎮有很多方面「洗白」,其實還有一方面,就是提到自己「沒有干預影響南華早報的新聞報道」。這又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解釋。網路大會你提南華早報幹啥?馬雲是南華早報的大老闆,人是他請的,找什麼人,辦什麼報紙,達到什麼目標,還不是馬雲說了算?有無干預影響,以馬雲的作風,天知道!
  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南華早報有幾篇涉事文章進入筆者視野。
  2017年5月15日《南華早報》稱儘管急需資金的發展中國家歡迎中國的慷慨,北京日益增強的政治影響力在其他國家中引發擔憂。外界不可避免地將「一帶一路」倡議與二戰後美國重建西方歐洲經濟體的「馬歇爾計劃」相比較。該文章變相抹黑中國的「一帶一路」。
  2017年7月20日,南華早報在十九大召開的敏感時期,刊登了某現常委官員直系親屬「斂財」的文章,雖然次日道歉並刪除了文章,但惡劣影響已經造成,海外敵對媒體大量轉發。該常委聲譽形象損失無法估量。變相影響十九大人事布局。刊登—刪除道歉,這是一種套路。
  2017年12月2日,南華早報刊文,指某反腐功臣「雖然在中共十月召開的十九大上退居二線,但實際上他還影響中共決策最高層的運作」。暗指其「老人干政」。變相用輿論影響高層未來人事安排。而該反腐功臣早已成為各路既得利益集團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將7月20日的報道與12月2日的報道結合來看,可以發現南早針對的均是核心身邊的人。這一目前不為人知的細節,揭示馬雲參與了國內政治。至於馬雲屬於哪一路人馬,還需要筆者指出嗎?
  馬雲收購南華早報,根本不存在西方所說的「染紅」,純粹是為了參與政治,謀某個既得利益集團的一己之私罷了。這個既得利益集團,趙薇或是其中的白手套之一。
  有海外媒體指南華早報捅婁子,而且捅的都是大簍子。若真是「捅婁子」還好,問題現在是「捅刀子」呢。馬雲是否後悔買下了南華早報不得而知,但馬雲進入傳媒業,建立其媒體帝國,後面「惹」的事,估計還會有。
  四.商業上的馬雲,也非善男信女
  報道指2017年11月11日,中國年度電商購物大戲雙11迎來了最高潮,天貓雙11總成交額達1,682億元,無線成交佔比90%,全天支付總筆數達到14.8億,全天物流訂單達8.12億。但新華社的評論以《優惠套路背後陷阱瞞不住》為題痛批雙11優惠套路很「燒腦」,背後的套路很虐心。暗指馬雲。
  馬雲稱,阿里雙11其實不怎麼賺錢,就是希望給消費者、商家帶來快樂,並提升自己的技術。
  新華社則發文稱,為何不能痛痛快快全場五折? 文章表示,實際上,每一項優惠背後都有套路。 比如,「預付定金」是為了提前鎖定客戶,「滿99減10」是為了讓顧客湊單,「逛品牌抽獎」是為向品牌商家導流……按照張偉的經驗,這些優惠大多通過嚴格精密的數據模型計算,一般在「雙11」前幾個月甚至半年就做出了方案。
  今年「雙11」最燒腦的是優惠不斷套疊,讓網友們驚呼「比奧數還難」。「本質上很簡單,就是平台商家拿出一個降價幅度,電商平台設計成優惠,這些優惠可以按品類、地域、時限進行任意劃分,劃分得越細優惠疊加越多。」
  「燒腦優惠」想挑戰的還有消費者的耐心。華東某大型連鎖超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雙11」活動中,不少家電產品被爆出先漲價再降價,其實是在利用優惠,區分購買群體。「有錢的人嫌優惠麻煩買了就走,差錢的人研究利用優惠也能買到,有錢沒錢都消費了,這才是最終目的。」
  新華社批馬雲並非無中生有。馬雲這種「燒心」的企業發展套路,跟他最近掛在嘴邊的「精準扶貧」簡直是換了個人。左手「燒心」賺錢,右手「善心」派錢---這可真是有名有利,名利雙收,馬雲高人也。
  提起這個「精準扶貧」,馬雲成名多年,當首富也有一段日子了,這時候才「響應」十九大提出的「精準扶貧」,不難看出其投機湊熱鬧的一面。
  但馬雲對特朗普也曾信誓旦旦說過提供五萬職位,卻一直是打雷不下雨,沒有下文,那麼這次「精準扶貧」是開空頭支票的忽悠抑或花錢買「保命」納「投名狀」,抑或是積攢民意收買人心?答案在馬雲心裡,咱們走著瞧。
  五.野心勃勃的馬雲還會走多遠?
  馬雲的「湖畔大學」也很受非議,筆者看這學校專收已經名成利就的各領域富豪做學生,這一年一期班的模式,一年一批新成員,年年壯大,其實跟富豪俱樂部沒啥區別。只是把昔日的「江南會」的牌子換成「湖畔大學」牌子而已。
  今年3月在湖畔大學第三期開學典禮上,馬雲說:「某些中國公司喜歡從微軟、谷歌挖來『超級大牛』並委以重任,希望靠一兩位『諸葛孔明』來扭轉乾坤。結果是屢試屢敗,屢敗屢試。」這被解讀為影射李彥宏,因為百度現任COO陸奇曾就職微軟,前任百度研究院負責人吳恩達則來自谷歌。。。
  這些事說明,馬雲有利用湖畔大學建立平台拉幫結派,搞商業上的山頭,攻擊和孤立商業對手之嫌。但這種起點很低。一眾中小富豪,趨炎附勢要跟馬雲「綁在一起」,結局難猜。
  看來馬雲做校長,這是要當中國商界乃至經濟界「教父」的節奏啊?這「校長」稱謂怎麼令筆者想起昔日的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呢?昔日的蔣介石,就是利用「校長」的地位,控制人脈,進而控制國家的。那馬校長會否通過控制人脈,進而控制經濟(以民營經濟為籌碼與政府叫板)呢?細思極恐。
  馬雲的控制慾望,似乎是沒有盡頭,在與騰訊馬化滕的一次隔空交鋒,大家也可見一斑。
  報道指在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馬雲和騰訊公司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上演一場關於競爭與創新的「隔空」對話,成為全場最大的「爆點」。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領頭羊,他們都將公司定位為一個「賦能者」,輸出創新動能支持幫助更多的企業獲取成功。
  馬化騰對開放、合作生態打了一個通俗的比喻:「譬如蓋房子,我們不是出租,而是請你來建房子,建完房子就是你的,客戶、粉絲都是你的,不需要再交月租,不需要每年漲價。」 馬化騰認為,如果以後百分之百的渠道都在別人的生態里的時候,基本上命運就掌握在別人手上,利潤也掌握在別人手上。從賦能最終格局來看,賦能者的安全程度、命運、利潤等等都掌握在中心化的賦能者手中;而騰訊進行的是去中心化的賦能。暗批馬雲的「月租」模式是搞中心化,搞終端壟斷。筆者認為,中心化是一種新型寡頭的思維,這種寡頭並非傳統的財富行業寡頭,而是新科技下軟實力式的新型寡頭。僅在這一點上,馬化騰與馬雲是高低立分,誰對社會發展最有利?
      上面提到的馬雲欲控制中國領先全球的量子終端,也是這種寡頭思維的產物。
  馬雲2013年退黨,恐怕沒幾個人知道,馬雲公開的簡歷更不會提。
  馬雲曾在港台二地搞青年創業基金會,卻沒有眷顧內地青年,財富來自內地,特別是阿里巴巴的小商戶,但回饋社會就沒內地青年的份,沒那些小商戶的份。厚此薄彼之下,馬雲到底怎麼想的?
  馬雲還曾私下見奧巴馬,會談不被公開,眾所周知,奧巴馬力推圍堵中國的「亞太再平衡」,對華實施「顏色革命」,他私下見奧巴馬,意欲何為?馬雲見奧巴馬,怎麼令筆者想起達賴見奧巴馬的情景呢?
  筆者與馬雲沒有新仇舊怨,寫這些就是想告訴馬雲之流,在中國,別想搞「經濟王國」,「經濟帝國」,更別想做「教父」,中華民族不需要。
  還是那句老話,要懂政治但不要參與政治,在政治面前,你誰啊?但就算不參與政治,中國也難忍寡頭出現。
  欲控制量子終端,現控制富豪群體,馬雲的「人生目標」是什麼?網路有人戲稱他為「馬總統」。看看馬雲拍的《攻守道》,將甄子丹,李連杰等一流巨星一一打敗,唯我獨尊,這是在告訴世界:一流巨星在我面前都是呼之即來,在我面前都要俯首稱臣!---我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是超一流的實力派!(可悲這些巨星淪為馬雲的背景板,可憐這些巨星趨炎附勢--那些合影,別到時候又來「撇清」了--馬雲趙薇的「教訓」,教導大家別順便「合影」。)
       王健林拋售海外資產,以求自保。馬雲呢?南早等何時拋售?不要以為與眾多國際政要建立關係會令人投鼠忌器,別忘了,人還在中國呢。知名度越高,執法的漣漪效應就越強。
  《攻守道》的片尾,馬雲遇到4位華山派出所的警察,是連忙作揖,超一流高手的影子早跑沒了。。。這會不會成「一片(語)成讖」,最後惹上官非收場?野心勃勃的馬雲還會走多遠?
  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2017.12.25貓眼社評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熊貓時報》見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